【財華社推薦】CAGA主席石柱:香港有望成為國際AI創新與合作的關鍵樞紐

財華社
06-13

2025年6月10日,由蝴蝶發展教育基金髮起的“人工智能時代系列講座”暨“2025年AI未來校長論壇(香港站)”在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市區教學中心成功舉辦。系列講座活動以“AI與金融的未來”爲講座主題,吸引100多位港澳、內地教育界、金融界及科技界的代表,共同探討人工智能技術與金融、教育行業的深度結合。中國國家行政學院(香港)工商專業同學會(簡稱CAGA)擔任此次活動指導單位。

圖爲CAGA主席、香港經濟智庫主席石柱先生

CAGA主席、香港經濟智庫主席石柱先生在致辭中表示,AI+正在成爲各個行業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動力。他提及,任正非先生對中國在人工智能發展和與美國競爭方面的優勢概括的非常到位:中國有數億青少年,這是極其龐大的人才儲備;中國有豐富的電力和最先進的電力輸送技術;中國有世界領先的通信技術;中國有最完備的製造業體系。至於在單芯片方面落後於美國的劣勢,可以通過疊加和羣計算來彌補,也可以達到差不多的效果。過去我們強調,中國人要睜眼看世界,其實現在中國人也要睜眼看自己,看自己的國家取得的巨大進步。

石柱認爲,香港在發展人工智能方面具有諸多優勢, 有望成爲國際AI創新與合作的關鍵樞紐。 他指出,香港政府高度重視培育AI產業鏈,正在設立創科基金推動這個領域的投資;香港超算中心算力達5000 PFLOPS(全球前列);匯聚超800家AI企業,24家重點企業屬數據科學與AI領域;粵港澳大灣區數據跨境流動,以及內地AI迅猛發展和技術資源(如DeepSeek模型本地化)向香港的外溢;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對AI產業的賦能等。

石柱先生進一步表示,CAGA和香港經濟智庫推出了系列專業性研討活動--香港新質生產力論壇,希望聚焦香港經濟、產業、民生的突出問題,以求真務實爲原則,聚合政、產、學、投各方面的專家智慧,力求找出具有創新型、具有可操作性的解決方案,以新質生產力推動香港經濟、產業的健康發展和民生問題的有效解決。

圖爲AI未來校長課程執行校長馬成功先生

AI未來校長課程執行校長馬成功先生提到,“善經濟”視角下的AI教育應聚焦人的全面發展,而非單純技術工具的灌輸。同時馬校長還深刻的闡述了蝴蝶發展教育基金成立的初衷及發展。

圖爲香港教育傳媒集團創辦人陳翠賢小姐

香港教育傳媒集團創辦人陳翠賢小姐(Iris)則在開幕式致辭中指出,香港作爲全球金融和人才樞紐,需在人工智能時代立足灣區、發揮資源整合優勢,推動AI教育與產業需求的深度對接,培養兼具創新思維與社會責任感的未來人才。

中國國家行政學院香港工商專業同學會副主席及廣州南沙新區香港服務中心聯絡官張江亭先生

中國國家行政學院香港工商專業同學會副主席及廣州南沙新區香港服務中心聯絡官張江亭先生建議將“AI倫理七原則”納入校本課程,通過跨學科項目式學習(PBL)培養學生判斷技術應用邊界的能力,呼應《關於加強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中“融入倫理教育”的政策要求。

AI 教育實踐與倫理構建並重,構建技術與人文平衡的教育範式

技術應用與教學創新:AI 未來校長課程執行校長馬成功提出“技術工具 + 價值引導”雙軌模式,強調通過 AI 優化教學效率的同時,需以培養學生解決真實社會問題的能力爲目標,例如結合“AI 驅動的社區服務”等實踐項目。

張路博士以《光神經中樞系統》爲例,闡釋 AI 技術應作爲“輔助協作工具”增強學生自主學習,避免替代教師的情感互動與價值引導。

圖爲蝴蝶發展教育基金法律顧問王敏律師

蝴蝶發展教育基金法律顧問北京市煒衡律師事務所合夥人王敏律師結合當前政策導向及AI技術發展對國家安全的新挑戰指出,AI時代需將數據隱私保護、算法公平性審查等法律知識系統性納入基礎教育體系——數據安全關乎國家數據主權,此類風險需從基礎教育階段構建防範意識。

圓桌論壇上,在陳翠賢小姐的精彩主持下,嘉賓圍繞AI與教育展開討論:朱嘉添先生探討AI助力個性化學習;李志文先生聚焦AI提升學校管理效能;仇恆初先生分享AI賦能融合教育案例;譚永基校長分析校企合作中AI落地痛點;程志祥校長髮表了AI時代教育倫理與挑戰的思考;還探討了未來校長需具備的“AI素養”。

資源整合與生態共建:騰訊微信小程序教育平臺分享“AI + 教育資源共享”實踐,通過智能匹配技術縮小區域教育差距,並與科大訊飛及香港本地AI教育單位一同探討了需整合企業、高校及社會機構資源,構建“技術研發 — 教學實踐 — 倫理審查”的協同機制,推動 AI 教育從單點嘗試向系統化生態發展。

以 “善” 爲綱制定 AI 教育行動方案,推動可持續發展

蝴蝶發展教育基金與香港優秀教育專家

活動現場專家學者圍繞“善經濟”與“科技向善”理念構建 AI 教育藍圖:課程體系分層設計,小學至高中階段分別以趣味體驗、基礎知識學習、項目實踐爲主,並融入倫理教育;教學方法創新採用任務式、項目式學習及混合式教學,藉助智能平臺實現個性化教育;師資培養從多學科選拔教師,聯合多方開展技術與倫理兼備的專項培訓;資源建設整合優質內容並推動校際共享;社會公益聯動方面,組織學生參與公益項目、設立獎學金並開展科普活動,傳播“科技向善”理念。

蝴蝶發展教育基金創辦人姜波在總結中表示,本次論壇凝聚了“技術創新與價值引領並重”的共識,未來將持續推動“百位校長引領、千校聯動、萬師參與”的AI教育生態建設,讓科技真正成爲培育“善經濟”人才的基石

本次活動的成功舉辦,標誌着香港及內地教育界在AI教育領域邁出“善經濟”、“科技向善”的關鍵一步,爲落實《2024-2035年教育強國綱要》中“培養適應國家發展需求的高技能人才”目標提供了實踐範本。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