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蘇超”聯賽爆火,引發熱潮!
江蘇,作爲經濟強省,網友們一直稱江蘇是“散裝”,13個地級市號稱“十三太保”。不僅如此,江蘇在資本市場上,同樣成績斐然。
“十三太保”的GDP
來源:Wind
蘇州以26,726.98億元的GDP總量繼續領跑江蘇省,佔全省GDP總量的約19.5%,是江蘇省的經濟核心。
南京以18,500.81億元位列第二,作爲江蘇省會,南京的經濟總量依然強勁。
無錫、南通和常州也進入了“萬億俱樂部”,分別以16,263.29億元、12,421.9億元和10,813.6億元位列第三、第四和第五。
徐州以9,537.12億元的GDP總量位列第六,其經濟增速爲6.4%,是江蘇省內增速較快的城市之一。
鹽城和揚州分別以7,779.2億元和7,809.64億元位列第七和第八,兩者GDP總量接近。
泰州以7,020.95億元位列第九,GDP增速爲5.1%。
鎮江以5,540.01億元位列第十,GDP增速爲5.9%。
宿遷以4,801.85億元位列第十一,其GDP增速爲6.9%,是江蘇省內增速最高的城市之一。
連雲港以4,663.13億元位列第十二,GDP增速爲5.8%。
淮安以5,413.02億元位列第十三,其GDP增速爲7.1%,是江蘇省內增速最高的城市。
總結:
江蘇省2024年的GDP總量達到137,008.03億元,增長5.8%。其中,蘇州、南京、無錫、南通和常州的GDP均超過萬億元,合計達到84,706.68億元,佔全省GDP總量的約61.8%。其餘8個城市的GDP總量均在5,000億元以下,但整體經濟增速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江蘇各城市內上市公司數量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6月16日,江蘇省共有706家上市公司,總市值約爲7.06萬億元。這一數字反映了江蘇省資本市場的發展程度和企業的整體活躍度,表明江蘇省企業在資本市場的整體估值較高,具備較強的市場影響力。
江蘇省各城市的上市公司數量及總市值如下:
來源:Wind
1、上市公司數量:
蘇州市以221家上市公司位居全省第一,遠超其他城市。
南京市和無錫市並列第二,均爲124家。
常州市以74家位列第四。
鹽城市以7家上市公司數量墊底。
2、上市公司總市值:
蘇州市以18,283.13億元的總市值位居全省第一。
南京市以17,254.57億元緊隨其後。
無錫市以11,782.05億元位列第三。
宿遷市以1,491.25億元的總市值排名第六。
鹽城市的總市值最低,僅爲320.95億元。
3、行業分佈特點:
江蘇省的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製造業、金融、信息技術等領域。
蘇州市的上市公司多涉及高科技、製造業和服務業,南京和無錫也有較多的大型企業和金融機構。
鹽城市、淮安市等城市的上市公司數量較少,且總市值較低,可能與其產業結構和經濟發展水平有關。
江蘇省內市值TOP25的上市公司
來源:Wind
蘇州、南京、無錫等地一直是江蘇省上市公司的集中地。例如,蘇州上市公司數量佔江蘇省上市公司總數的三成以上。
南京市和無錫市的上市公司數量較多,且總市值較高,體現了較強的經濟實力和資本市場活躍度。
江蘇省內市值最高的10家上市公司,在行業分佈上:
醫藥製造:恆瑞醫藥
醫療器械與證券業:華泰證券
電子與消費類:藥明康德、洋河股份
電子元件:滬電股份
江蘇省作爲中國第二大經濟體,擁有強大的製造業基礎和創新能力,其上市公司整體表現穩健。江蘇省的上市公司數量和總市值近年來持續增長,尤其是在科創板和北交所的上市企業數量上處於全國領先地位。從市值角度看,江蘇省內頭部企業如恆瑞醫藥、藥明康德等在醫藥、科技等領域具有較強競爭力。
(文章來源:理財週刊-財事匯)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