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浦銀國際發佈研報稱,截至2025年6月6日,港股創新藥實現了78%的漲幅,刷新自2018年以來半年漲幅記錄。隨着年內多款國產創新藥有望實現出海授權、國家政策對於發展創新藥的明確支持(包括鼓勵丙類目錄)、數個國產重磅創新藥物年內獲批、創新藥銷售收入的高速增長以及更多生物科技企業迎來商業化盈利,2H25醫藥行業基本面有望進一步提升,板塊情緒保持積極,對2H25醫藥板塊整體持樂觀態度,儘管漲幅或較上半年溫和,首選推薦創新藥板塊。
浦銀國際主要觀點如下:
1H25回顧
截至2025年6月6日,MSCI中國醫藥指數/恒生生物科技指數今年以來分別上漲31%/48%,大幅跑贏同期MSCI中國指數(上漲16%)/恒生指數(上漲19%)。按子板塊來看,表現最好的是創新藥板塊,上漲62%,尤其是港股創新藥實現了78%的漲幅,刷新自2018年以來半年漲幅記錄;表現最差的板塊爲醫藥流通(下跌8%);其餘板塊表現居中。
浦銀國際認爲,醫藥跑贏大盤的原因在於(1)創新藥行業對“關稅戰”基本免疫;(2)基本面的持續提升,包括中國創新藥企研發能力越來越受到海外多家公司認可使得“出海”授權交易迎來爆發期、更多研發管線藥物在主要醫學會議上讀出多項積極數據、以及多家創新藥企業逐步邁入收穫期,首批生物科技公司已實現盈虧平衡;(3)過去三年板塊下跌導致估值處於歷史低位。上述三大原因吸引新的資金持續流入創新藥板塊,推動整體醫藥板塊上漲。
2H25展望
隨着年內多款國產創新藥有望實現出海授權、國家政策對於發展創新藥的明確支持(包括鼓勵丙類目錄)、數個國產重磅創新藥物年內獲批、創新藥銷售收入的高速增長以及更多生物科技企業迎來商業化盈利,2H25醫藥行業基本面有望進一步提升,板塊情緒保持積極,對2H25醫藥板塊整體持樂觀態度,儘管漲幅或較上半年溫和,首選推薦創新藥板塊。
創新藥:首選推薦,重申看好研發能力強、核心產品商業化潛力大、出海前景光明、短期有重點研發管線數據讀出、重磅BD潛力的生物科技企業或龍頭創新藥企,首選推薦信達生物(01801)、百濟神州(06160)。
信達生物作爲中國頭部生物科技企業,短期商業化及出海催化劑豐富,包括重磅GLP-1藥物即將國內獲批上市、IBI363作爲潛在Best-in-class藥物短期出海潛力大;百濟神州作爲優秀的全球生物科技企業,年中及下半年催化劑密集,包括季度澤布替尼銷售及公司盈利好於預期、重磅CDK4抑制劑POC數據讀出(預計6月底)、以及積極的多款早期研發管線藥物POC數據讀出(預計2H25)有望推動股價上漲。
此外,建議關注和黃醫藥(00013)、再鼎醫藥(09688)、亞盛醫藥(06855)、恆瑞醫藥(01276)、中生製藥(01177)。
醫療器械:繼續看好創新高值耗材、醫療設備板塊。其中高值耗材股價彈性更高,2H25業績增速有望在去年同期低基數的基礎上實現復甦,醫療設備2H25年則有望充分享受設備更新政策落地帶來的增量需求。建議關注愛康醫療(01789)、歸創通橋(02190)、邁瑞醫療(300760.SZ)。
CXO:1Q25各家CXO公司新簽訂單增速有所恢復,2025年業績確定性較高。但中美地緣政治摩擦預計將長期持續存在,以及今年多家跨國藥企陸續宣佈在美國投資建廠計劃,或有可能影響中國CXO公司長期展望。整體來看,整體CXO板塊或具備短期波段性機會。在覆蓋的CXO公司中,重申看好高成長性的藥明合聯(02269)和受益於GLP-1藥物增長的藥明康德(02359)。
醫療服務:看好消費需求相對穩健的中醫診療及眼科服務。
醫藥流通&中藥:看好高股息率的國企改革龍頭企業。
風險因素:創新藥支持政策落地不及預期,醫療設備更新進度不及預期、設備反腐影響持續、中美地緣政治緊張加劇、出海授權不及預期、美國降息節奏慢於預期。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