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市象
據豆瓣小組“收視率研究中心”統計,《藏海傳》最終雲包場座位累計突破43萬份,收入超1200萬元,斷層刷新紀錄,成爲歷史第一。
相比騰訊、愛奇藝動輒幾十萬月卡的“撒幣式”包場操作,以往優酷向來剋制,參與包場的劇集極少,多半也只送半月卡,還附帶領取門檻。但《藏海傳》播出期間,優酷一反常態,不僅默許、甚至鼓勵粉絲髮起雲包場,還上線“拉新榜單”刺激傳播,幾乎等於官宣入局。
當然,回到劇集本身也不失硬實力:雲合數據顯示,《藏海傳》最高市佔率高達40.1%。從開播至收官,正片有效播放市佔率多日連續排名第一。
這部鄭曉龍執導,肖戰主演的男頻爽劇,早在籌備階段就備受矚目,因爲其復仇權謀的題材疊加名導鄭曉龍親自執導,早早被不少人看作是下一部《琅琊榜》或《慶餘年》,並且被認爲是優酷繼《甄嬛傳》之後又一“養老”之作。在開播之前,《藏海傳》就已經被鎖定爲了招商冠軍,即便其廣告價格不菲,但各家品牌依舊搶破了頭。
不少人認爲,《藏海傳》的出現,拯救了一直在長視頻平臺間“吊車尾”的優酷。的確,今年上半年的長視頻市場,優酷靠《藏海傳》贏下一局,但優酷還遠沒到鬆口氣的時候。
它贏了一場漂亮的流量戰,卻也把自己的問題擺到了檯面上——靠頂流撐起爆款,靠雲包場製造數據,靠暢銷榜刺激粉絲衝榜。但內容平臺最核心的能力,從來都不該是“賣會員”,而是“造內容”。
優酷要的不是下一個《藏海傳》,而是製造《藏海傳》的能力。
01 “爆”得漂亮,但靠的是粉絲和包場
《藏海傳》的成功是顯而易見的,從數據層面來看,燈塔統計截至6月16日,《藏海傳》集均播放量5423.4萬,累計播放量21.84億。預約量、熱度創優酷歷史最高;成爲優酷2025年拉新劇集TOP1。最高市佔率達40.1%意味着,每五個追劇人中,就有兩個在追《藏海傳》。
《藏海傳》劇作本身除了製作層面的精良,劇情層面也拋棄了大火的“短劇式”風格,迴歸長劇該有的人物邏輯敘事風格,紮實的表現了人物該有的成長線和故事線,是現在浮躁的長劇市場最欠缺的精品劇。業內人士也透露,《藏海傳》的成績無疑給處在寒冬的長劇市場增加了一些信心。
同時,頂流明星肖戰的參演,爲這部劇帶來的加持也不可忽視。
豆瓣小組“收視率研究中心”所統計公開的雲包場(總)數據顯示,《藏海傳》最終雲包場座位達43萬份,收入1200多萬元,在雲包場的歷史中成爲了斷層第一。43萬份雲包場中,肖戰粉絲佔絕大多數,這意味着直接爲優酷拉新43萬實打實的會員,爲劇集本身增加的熱度值更是難以衡量,更不用提肖戰粉絲爲劇集做數據、做二創,拉動劇集熱度值。
雲包場的模式,只要運用得當,可以將其從單純的粉絲應援,變成一場精準的營銷戰役。優酷過去參與雲包場的經驗相較於騰訊和愛奇藝並不多,但這次顯然下足了功夫,不僅推出 “包場專屬彈幕”,還聯動品牌推出“藏海傳聯名會員卡”,粉絲每購買一份包場權益,就能解鎖品牌優惠券,完成“平臺+粉絲+品牌”的三方聯動。
肖戰的個人影響力和雲包場的頂級營銷加持之下,這部2025年第一“爆劇”,不免讓人產生懷疑,除去這些,劇集本身的情況如何?
雲合數據顯示,同被標榜爲“劇王”的《慶餘年2》,熱播期集均破億,比《藏海傳》集均6123萬高出快一半。而這一數據甚至不如去年優酷破圈爽劇《墨雨雲間》,燈塔數據顯示,《墨雨雲間》累計播放量在35.72億量級,集均播放8060.3萬。
業內人士向“市象”透露,雖然今年長劇行業整體無法與往年相比,但《藏海傳》沒跑過去年同平臺的《墨雨雲間》,依舊爲行業內敲響了警鐘。在今年各平臺爆劇數據全部大縮水的情況下,“劇王”之名彷彿成了寒冬之下的安慰劑。
如果說《藏海傳》是優酷的階段性勝利,那麼優酷需要的是一套長久的勝利公式。
02 優酷也捲進了“雲包場”的死循環
提起長視頻平臺,總是離不開“愛優騰”,但實際上,優酷早已掉隊,處於第二階梯。根據QuestMobile發佈的報告數據,2024年12月,優酷月活躍用戶數1.84億,早已無法和愛奇藝、騰訊視頻相提並論,且先後被芒果TV(2.77億)、B站(2.08億)反超。紅果僅差一千萬月活就可以追平優酷,對於優酷而言,變革迫在眉睫。
五月中旬,優酷站內悄然推出了一列“年度暢銷榜”,這個榜單並不陌生,騰訊視頻就是長視頻平臺中最早玩轉“暢銷榜”的平臺。所謂“暢銷榜”計算規則是“根據過去7天/365天會員開通熱度排序(含會員雲包場等)”,所以也可以直接理解爲“拉新榜”。每部劇爲平臺做出了多大貢獻、可以擁有什麼地位全都一目瞭然。
目前優酷的“暢銷榜”上,《藏海傳》毫無懸念的登頂。
業內一位製片人透露,有了暢銷榜單會更加刺激雲包場“內卷”,或許優酷要一改往日對雲包場剋制的態度,加入這場混戰了。
自從雲包場模式出現後,關於這一模式“收割粉絲”、“包場賠罪”的爭議不斷。但陷入爭議的平臺,一直是騰訊視頻和愛奇藝。根據豆瓣“影視數據研究中心”統計的數據顯示,在《藏海傳》播出之前,雲包場數量前20中,愛奇藝和騰訊佔據19個位置,優酷僅有一部《國王在冬眠》,且包場贈送的也並非會員月卡,而是半月卡。
相較於騰訊和愛奇藝動輒送出幾十萬份月卡的包場規模,優酷一直較爲剋制,參與雲包場的劇集並不多,還大都是隻送半月卡。
業內人士透露,一部劇不論內容多好,只要大規模參與了雲包場,那麼其數據就會被視作有水分。且雲包場模式是一種相當短視的行爲,大規模推廣的後果是失去真正願意爲內容付費的觀衆。
結合《藏海傳》劇播期間,優酷鼓勵肖戰粉絲包場的種種操作,以及優酷推出拉新榜單這一行爲,不難看出,優酷最終也加入了這場“雲包場”大混戰,未來優酷或也會有更多的劇集參與雲包場,雲包場也已經從一種自發行爲徹底變爲了“規定動作”。
優酷的急切不難理解,據《Tech星球》報道,知情人士曾透露上個季度優酷雖然宣佈了首次單季度盈利,但靠的是對每一部劇投資都進行嚴格的成本覈算,儘可能將投入產出比打平,簡單來說就是靠着“降本增效”扭虧爲盈。但核心業務會員付費業務並沒有太大增長,當盈利的壓力在面前擺着,如何拉動付費業務成了最核心的一環。
顯然,僅靠一部《藏海傳》,只能讓優酷短暫的喘口氣,雲包場和拉新榜也只是“治標不治本”。可以說,雲包場是一劑速效興奮劑,但它透支的是平臺長期的信用與內容價值。如果優酷把雲包場、暢銷榜當作救命稻草,其實暴露的是——它沒有自己造爆的肌肉。
優酷真正要面對的,是優酷目前IP儲備與開發量不足、無法構建可持續內容生產體系的問題。優酷需要的不是偶發的一部爆劇,而是製造下一部《藏海傳》的能力。
03 優酷要贏,不是靠爆款,是靠爆款製造能力
“今年的影視行業大盤冷是事實,但也正因如此,熱播劇已經滿足不了各平臺要求了,必須得更多的‘爆款’出來纔行。”製片人玲子透露。
長視頻平臺中,似乎唯有騰訊擔得起“爆款製造機”的稱號,在市場已然開始波動的2024年,騰訊從年初到年尾用《繁花》《與鳳行》《慶餘年第二季》《玫瑰的故事》《山花爛漫時》《永夜星河》《九重紫》等一系列當之無愧的爆款穩住了平臺的付費業務,相比之下沒有出現太大波動。
優酷去年也同樣推出了出圈爆劇《墨雨雲間》,爲平臺拉新做出重大貢獻,但在此之後卻足足等了一年,才又等來了一部《藏海傳》。長視頻平臺說到底是內容爲王,如果無法穩定地出品好的內容,那麼優酷很難走出“間歇性爆款,持續性滑坡”的困局。
今年,優酷號召長劇縮減集數,推行短劇政策,副總裁關旭帶頭大力推進“優酷原創”廠牌,發力精品短劇。不難看到優酷想要迎頭趕上的決心,但真正能幫優酷持續產出爆款的,是IP生態化和劇場標杆化。
和愛奇藝“迷霧劇場”與騰訊“X劇場”相對應的是優酷的“白夜劇場”,但相比之下,優酷並未推出像愛奇藝《隱祕的角落》或騰訊《漫長的季節》一樣的標杆作品,這一點讓優酷的劇場始終無法獲得品牌效應。
同時,優酷的IP儲備也較爲薄弱,對比騰訊視頻“劇集+遊戲+文學”的泛娛樂矩陣,優酷對阿里大文娛的協同利用仍停留在版權採購層面,但IP儲備是爆款產出的基礎,只有足夠的IP儲備,才能從“單點爆破”轉爲真正的“穩定出品”。
“爆款能否出現,實際上就是在考驗平臺的‘押寶’能力,押中一個有潛力的IP,比什麼都重要。所以能押寶的前提一定是有足夠的IP可以挑選。”玲子表示。
《藏海傳》的爆發如同一劑強心針,若優酷能將《藏海傳》的流量轉化爲IP孵化燃料,打通“內容-技術-生態”的任督二脈,或許能真正走出困局。否則,即使偶有爆款,也終將是曇花一現。
在行業進入爆款稀缺的寒冬,誰能把爆劇變成常態化能力,誰才能留在牌桌上。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