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在人工智能的發展賽道上,一場無聲的轉變正在發生。不再是誰的模型更大、誰的算力更強,而是“誰能真正融入用戶生活”。在算法、參數和推理速度之外,AI真正的較量已經走向另一個階段。
在這樣的背景下,榮耀CEO李健在日前舉辦的2025年上海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發表了主題爲“開放共生,衆木成林,讓AI走進生活”的演講。李健並未將重點放在參數更大的模型或更炫目的技術上,而提出產業共識正在改變,即AI的競爭焦點正從“模型”轉向“落地”。
李健指出,在通往通用人工智能(AGI)的長遠道路上,行業已逐步從思考走向行動,當務之急是要讓AI能解決問題。只有讓AI落地生根,讓用戶日常使用起來,才能真正釋放AI的潛力。
當前,AI的產業邏輯正在悄然發生變化,具體體現在競爭焦點從模型能力轉向落地能力,價值定位從工具效率轉向結果閉環,產品形態從雲端計算轉向貼身存在。
圍繞AI如何落地,李健提出了核心判斷:AI落地需要“兩大支柱”,即硬件與Agent。硬件是核心載體,是用戶內在人格的延伸,與用戶共處、共感、共生;Agent是核心入口,是理解用戶意圖、自主執行任務與結果交付閉環的生態入口,是用戶的“第二個自我”。
不過他也坦言,行業在實現AI落地的過程中,仍面臨三大挑戰,即場景、性能與信任尚未形成有效閉環。
舉例來說,在場景閉環方面,仍存在斷層、碎片和割裂問題;在性能閉環方面,算力不足、時延過長、功耗過高依舊制約AI流暢度;在信任閉環層面,仍存在幻覺、隱私和倫理問題。
針對上述障礙,李健提出瞭解決思路。
他指出,首先要“打破孤島”,在數據、服務與設備層面實現互通共享。其次,要實現“端雲協同、軟硬協同、算網協同”,提升AI處理效率與表現。最後則要在模型算法共創、隱私標準共建與AI倫理共治方面推動行業形成統一規範,從而讓AI可靠、可信、可控,讓用戶無後顧之憂,獲得安全感。
爲了推動AI終端生態進一步落地,李健倡議組建AI終端生態聯盟。他呼籲產業鏈各方,包括AI模型企業、運營商、AI終端企業與互聯網企業,在GSMA平臺下構建開放合作的生態體系,在技術與商業模式創新、標準定義與人才培養多個維度形成合力,引領行業變革,加速AI落地。
值得注意的是,李健並未停留在理論與架構層面,而是通過即將發佈的榮耀Magic V5,展現了“AI走進生活”的產品化嘗試。據悉,這款摺疊旗艦手機所搭載的全棧式個人知識庫、全域智能體協同將帶來PC級生產力,全品牌終端互聯也將會落地該款手機。
李健判斷,AI的真正強大,不在於誰模型大,而在於誰更貼近生活、更贏得用戶信賴。而榮耀的策略,則是以開放連接打破技術壁壘,以用戶體驗重構生態邏輯,讓AI真正成爲“日用而不覺”的存在。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