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萬條投訴、技術團隊裁員60%、快狗暴虧12億、借殼上市疑雲,58同城“血色自救”背後還剩多少“真價值”?

金融界
06-19

當脈脈平臺上58同城員工爆料“裁員比例20%-30%,技術團隊部分小組裁員超60%”時,這場裁員風暴早已超越了“降本增效”的範疇,演變爲一場對組織根基的毀滅性打擊。多名被裁員工透露,裁員流程“毫無預警”:上午還在討論項目進度,下午便被HR約談,要求“立即簽署離職協議,否則賠償減半”。更諷刺的是,部分項目組直接解散,代碼倉庫被鎖,未完成的需求文檔永遠停在了“待開發”狀態。

這種“暴力裁員”暴露了58同城管理層的短視與冷血。一位被裁的技術負責人直言:“公司連基本的交接期都不給,項目直接爛尾,客戶投訴電話已經打爆我的私人手機。”而留任員工則陷入更深的恐懼:一位在職員工在匿名社區留言:“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看工位是否被清空,生怕下一個被約談的是自己。”這種信任崩塌,直接導致團隊戰鬥力歸零,核心業務開發陷入停滯。

2.26萬條投訴背後的“詐騙溫牀”

58同城的潰敗,始於其賴以生存的“分類信息模式”徹底淪爲虛假信息的溫牀。黑貓投訴平臺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3月,58同城相關投訴量高達22597條,其中“虛假招聘”“虛假房源”“虛假二手車”佔比超70%。一位求職者控訴:“在58同城投了簡歷,面試時發現公司地址是假的,還被要求交‘培訓費’3000元,報警後才發現是詐騙團伙。”

更可怕的是,58同城對虛假信息的縱容已形成產業鏈。據媒體暗訪,部分代理商公開售賣“刷量套餐”:100元可發佈10條虛假招聘信息,200元可置頂房源3天,甚至有內部員工參與分潤。一位前代理商透露:“58同城對虛假信息的審覈形同虛設,只要肯花錢,黑中介、詐騙公司都能上首頁。”這種“劣幣驅逐良幣”的生態,最終導致真實用戶與商戶集體逃離——數據顯示,2024年58同城招聘業務活躍用戶數同比下降42%,房產業務商戶續費率跌破30%。

私有化4年蒸發33億美元,借殼上市或成“最後的鐮刀”

58同城的資本困局,是一場由內而外的潰敗。2020年私有化退市時,其估值僅87億美元,較2013年上市時的120億美元縮水33億美元。而私有化後的4年,姚勁波的“優化整合”戰略徹底失敗:天鵝到家撤回IPO、安居客上市擱淺、快狗打車2024年營收同比暴跌12.31%至6.60億元,阿里甚至減持其股份至5%以下。

如今,姚勁波將賭注押在“借殼上市”上。2025年2月,其以6.62億元收購易明醫藥23%股權,被市場解讀爲將58集團注入A股的信號。然而,這場資本運作更像是一場“最後的鐮刀”:一方面,58同城基本面持續惡化,2025年Q1營收同比下降15%,淨利潤下滑30%;另一方面,其核心業務已無增長空間,借殼上市只能收割短期股民,卻無法解決商業模式坍塌的致命問題。一位投行人士直言:“58同城現在就是一家‘資本空殼’,借殼上市後若業績變臉,可能引發監管問詢、股民訴訟,甚至退市風險。”

算法霸權下的死亡:短視頻平臺如何“絞殺”分類信息巨頭

58同城的潰敗,本質是PC時代“大而全分類信息平臺”對移動互聯網“垂直化+算法化”趨勢的適應性死亡。當抖音、快手通過算法推薦生活服務信息時,58同城仍依賴用戶“主動搜索”;當貝殼找房用“真房源+VR看房”重構房產交易規則時,58同城仍充斥着虛假房源;當BOSS直聘以“直聊+精準匹配”顛覆招聘行業時,58同城仍靠會員費與廣告費盈利。

這種代際差距直接導致流量壟斷。數據顯示,2024年抖音生活服務GMV突破6000億元,快手本地生活用戶滲透率達35%,而58同城的市場份額已不足5%。更致命的是,用戶習慣已徹底改變:一位95後用戶直言:“現在租房、找工作、買二手車,直接刷抖音就行,誰還會去58同城搜?”這種“被動獲取”的流量霸權,徹底終結了58同城作爲“信息入口”的價值。

從“暴力裁員”到“信任赤字”,58同城還剩多少“社會價值”?

當一家企業將“盈利鐵律”凌駕於人性之上時,其崩塌便不可避免。58同城的裁員潮,暴露了其管理層的冷血與傲慢:N+1賠償雖合規,但“上午開會、下午走人”的流程,是對員工尊嚴的踐踏;虛假信息氾濫,是對用戶信任的背叛;對黑中介、詐騙公司的縱容,是對社會底線的挑戰。

更諷刺的是,姚勁波曾公開宣稱“58同城是一家有社會責任的企業”,但現實卻是:其招聘業務淪爲詐騙溫牀,房產業務助長虛假房源,二手車業務滋生中間商欺詐。一位法律專家指出:“58同城已涉嫌違反《電子商務法》《網絡安全法》,若監管部門介入,可能面臨鉅額罰款甚至停業整頓。”

58同城會成爲“中國互聯網的雷曼時刻”嗎?

58同城的崩塌,不僅是一家企業的衰亡,更是一個時代的終結。它標誌着PC時代“大而全分類信息平臺”的徹底失敗,也預示着移動互聯網“垂直化+算法化”霸權的不可逆。姚勁波的“盈利鐵律”或許能延緩衰落,但無法解決核心矛盾:當用戶習慣被算法重塑,當流量入口被短視頻壟斷,當虛假信息摧毀信任根基,58同城的任何掙扎都只是徒勞。

更嚴峻的是,58同城的困境可能引發連鎖反應:若其借殼上市後業績變臉,可能引發A股市場對“中概股迴歸”的信任危機;若其虛假信息問題持續發酵,可能引發監管風暴,波及整個分類信息行業;若其裁員潮引發社會輿情,可能加劇互聯網行業的“寒冬預期”。

初代巨頭的“血色黃昏”

58同城的潰敗,是一場由貪婪、短視與傲慢釀成的悲劇。從“信息帝國”到“資本空殼”,從“用戶信任”到“社會價值”,這家曾市值百億美元的巨頭,正被時代徹底拋棄。姚勁波的“盈利鐵律”或許能割下最後一茬韭菜,但無法掩蓋一個事實:在算法霸權與人性潰敗的雙重絞殺下,58同城的黃昏,已無可挽回。

而這場崩塌,也爲所有互聯網企業敲響警鐘:當流量紅利消失,當用戶覺醒,當監管收緊,唯有迴歸價值創造、尊重人性底線,才能避免成爲下一個“58同城”。

責任編輯:山上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