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官媒發聲,直指盲卡盲盒問題,A股、港股“穀子經濟”相關標的遭遇“當頭一棒”。
人民日報發表文章《盲卡盲盒哪能“無拘無束”》,文中指出,這兩年,繼盲盒火爆後,盲卡憑藉“未知驚喜”的賣點,迅速在兒童青少年羣體中走紅。非理性消費在兒童青少年中屢見不鮮,部分孩子爲了追求稀有卡牌,單次消費高達數百元甚至數千元。如今,盲卡早已超越簡單的收藏功能,變成兒童青少年社交圈裏的“硬通貨”。
未成年人沉迷的背後,也存在“商業陷阱”與監管滯後的問題。人民日報指出,專家建議完善立法和聯合執法,對盲卡盲盒出臺嚴格的規章制度,加強對未成年人的保護;進一步細化盲卡、盲盒監管規則,增設技術監管條款;建立市場監管、網信、教育等部門的聯合執法機制,運用大數據分析識別異常交易,對虛假宣傳、誘導消費等違法行爲開展專項整治。
今日“穀子經濟”相關標的承壓回調,其中布魯可大跌超7%,近期跌幅已經高達26%;泡泡瑪特下跌近5%,連續第二天大跌。A股元隆雅圖、奧飛娛樂、星輝娛樂、高樂股份等集體下挫,元隆雅圖一度跌停,4個交易日跌去24%。
風口上的泡泡瑪特放大招,針對黃牛不良炒作Labubu價格,採取大量放貨的措施進行干預。泡泡瑪特內部人士稱,Labubu系列全球熱度高,但不良行爲影響消費體驗,因此優化發售環節,開啓線上預售。據報道,此前部分黃牛靠搶單軟件囤貨,溢價10-30倍售賣,如今因價格驟降,部分黃牛單日虧損數萬元。
專業人士指出,進入2025年的“穀子經濟”雖然火箭式爆發期已接近尾聲,但未來三到五年內行業仍將保持較高的增長活力。政府通過一系列政策支持文化產業發展,包括將文化企業的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提高至120%,並增加國家藝術基金的年度預算至15億元。山東省最新出臺的《文化產業科技創新行動計劃(2025—2027年)》等地方政策也爲文化產業創新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早在2021年印發的《"十四五"文化產業發展規劃》就明確提出,到2025年文化產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將超過5%,爲穀子經濟等新興文化業態的發展創造了廣闊空間。
“穀子經濟”概念股一覽:
1、IP授權與運營公司
泡泡瑪特:專注於自主IP的打造和渠道建設,其產品覆蓋盲盒、手辦、BJD(球型關節人偶)等多種形式,近期拉布布labubu成爲現象級IP。
奧飛娛樂:主營動漫IP運營及玩具衍品,IP矩陣包括喜羊羊與灰太狼、巴啦啦小魔仙、貝肯熊、鎧甲勇士等。
廣博股份:主營文創文具及二次元周邊,IP運營矩陣包括Hello Kitty、庫洛米、帕恰狗、毛毯熊、名偵探柯南、初音未來、盜墓筆記等。
元隆雅圖:IP文創企業,以二次元風格周邊產品爲核心,鏈接IP和粉絲羣體。
2、產品設計與生產公司
高樂股份:公司玩具品牌GOLDLOK享有較高市場知名度,產品包括潮玩盲盒擺件、潮玩IP周邊產品。
實豐文化:玩具生產商,動漫玩具IP授權矩陣包括寶可夢、奶龍、蛋仔派對、貪喫蛇大作戰、超級飛俠等。
華立科技:主營遊戲遊藝設備、動漫IP周邊衍生產品,合作IP包括寶可夢加傲樂、我的世界、三國幻戰等。
3、零售渠道公司
卡遊:全國線下門店較多,供應鏈優勢助力渠道佈局“無孔不入”,憑藉奧特曼系列卡牌等王牌品類迅速崛起,並在“穀子熱”爆火後推出小馬寶莉系列卡牌。
4、其他相關公司
姚記科技:國內撲克牌龍頭廠商,參股卡牌交易平臺卡淘、卡牌發行商DAKA文化、姚記潮品,是寶可夢卡牌國內代理商。
比音勒芬:探索與二次元文化的結合,推出相關聯名產品,拓展年輕消費羣體。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