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中時財經)
作者:沈 陽
編輯:張麗敏
製圖:喬寒雲
6月17日,曹操出行在港交所發佈公告,正式啓動招股。公告顯示,曹操出行計劃全球發售4417.86萬股股份,其中,中國香港發售股份爲441.79萬股,國際發售股份爲3976.07萬股,每股發售價爲41.94港元。
此前,曹操出行曾於2024年4月、2024年10月、2025年4月30日三次向港交所遞表,6月10日,曹操出行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
其公告稱,曹操出行計劃於6月25日在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股份代號爲02643。華泰國際、農銀國際及廣發證券(香港)爲此次上市的聯席保薦人。
01 曹操出行已連虧四年
曹操出行招股書顯示,其收入組成爲出行服務、車輛租賃、車輛銷售以及其他服務。2022年至2024年,曹操出行的營收分別爲76.31億元、106.68億元和146.57億元。
而其收入主要來自出行服務,尤其是網約車。2022年、2023年以及2024年出行服務的收入分別爲74.67億元、103億元和135.67億元,近三年的營收佔比分別爲97.9%、96.6%及92.6%。
不過,曹操出行已經連續四年處於虧損狀態,2022年至2024年,其淨虧損分別爲20.07億元、19.81億元和12.46億元;2021年,其淨虧損爲30.07億元,近四年累計虧損超82億元。
中國商業經濟學會副會長、華德榜創始人宋向清向中國經濟時報·中時財經分析了曹操出行虧損的原因:“一是高運營成本,曹操出行採用B2C模式,車輛購置、維護以及司機收入及補貼等成本較高,極大地壓縮了利潤空間。此外,網約車市場競爭激烈,滴滴出行等競爭對手佔據較大市場份額,曹操出行爲了爭奪市場份額,需要不斷投入資金進行市場拓展和用戶補貼,增加了營銷成本。”
招股書顯示,曹操出行的銷售成本由2022年的80億元增加26.1%至2023年的101億元,主要是由於出行服務的司機收入及補貼由2022年的63億元增加29.6%至2023年的81億元;2024年的銷售成本又進一步增加至135億元,同比增加33.7%,解釋原因還是在司機收入及補貼增加了32.1%至107億元。
對此,知名經濟學者、工信部信息通信經濟專家委員會委員盤和林分析稱,當前,網約車的市場份額開始穩定,強者恆強,以滴滴爲主的網約車格局已經形成,曹操出行沒有在規模上挑戰頭部網約車平臺的能力,在差異化上又沒有突破,突破困境有難度。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按2024年GTV計算,曹操出行是網約車市場的第二大參與者,市場佔有率爲5.4%。不過,滴滴的市場佔有率已經達到了70.4%,是曹操出行的13倍。
02 訂單高度依賴聚衆平臺?
2022年至2024年,曹操出行的訂單量分別爲3.83億單、4.48億單、5.98億單,平均客單價分別爲23.2元、27.3元、28.3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過去三年間,曹操出行來自聚合平臺的訂單量佔比分別達到了51.4%、74.1%及85.7%。來自聚合平臺的訂單分別佔其GTV的49.9%、73.2%及85.4%。以2024年爲例,與曹操出行合作的三大聚合平臺分別貢獻了其GTV的42.5%、11.8%及10.4%。
根據聚合平臺促成用戶流量的合作模式來說,曹操出行要向其支付佣金,2022年、2023年及2024年,曹操出行向聚合平臺支付的佣金分別佔該等平臺所促成的GTV的7.3%、7.5%及7.2%。
目前來說,聚合平臺包括了地圖導航類應用程序以及本地生活服務類應用程序,如高德、美團、騰訊出行及百度地圖等,將用戶流量整合及引導至出行服務提供商。當前,這些聚合平臺在引導用戶流量方面發揮着舉足輕重的作用,相關數據顯示,2024年,網約車行業總訂單的31.0%促成自聚合平臺。
只是,曹操出行2024年來自聚合平臺的訂單量佔比已經達到了85.7%,顯然已經遠高於行業水平,華西證券研報也指出,曹操出行面臨高度依賴聚合平臺的風險。
宋向清分析稱,這一現狀可能會使曹操出行的議價能力受限,從而引發經營和盈利風險。若聚合平臺收取更高佣金,將不可避免地影響其經營佈局,進一步壓縮其利潤空間。此外,若與聚合平臺的合作關係發生變動或中斷,曹操出行可服務的訂單數量可能會大幅減少,導致業務規模萎縮,影響其營收和市場份額,進而對公司的經營產生重大沖擊。
就聚合平臺的訂單佔比問題,中國經濟時報·中時財經聯繫了曹操出行方面,對方表示暫不方便接受採訪。
03 押注自動駕駛尋增長?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中國交通運輸部及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中國的出行市場規模從2022年增長8.9%至2023年的7.5萬億元,2024年增長至8.0萬億元。預計中國的出行市場將由2025年的8.6萬億元增加至2029年的10.6萬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爲5.4%。
可以說,網約車行業開始步入成熟階段,市場關鍵競爭點逐漸從增量競爭轉移到存量競爭。並且,自去年以來,全國多地發佈網約車行業風險預警稱,網約車市場運力趨於飽和,部分網約車平臺因訂單少導致車輛閒置,公開提醒從業者慎入該領域。
面對當前的市場競爭環境,盤和林建議稱,曹操出行還是要打出差異化,比如跨城順風車、無人駕駛出租車等。
“曹操出行未來要實現增長,可選擇的途徑首要就是強化技術創新驅動,持續投入研發,提升平臺的智能化水平和運營效率,如優化智能調度系統、開發自動駕駛技術等,以技術優勢提升競爭力,推動業務增長。”宋向清談道。
實際上,在招股書中,曹操出行也表示,長遠而言,自動駕駛預期將推動中國共享出行市場的結構化轉型。爲實現業務增長,曹操出行也在投資自動駕駛技術以把握未來市場機遇。此次全球發售所得款項淨額約17.0%(或約292.1百萬港元)將在未來三年內用於提升技術及投資自動駕駛。
當前,共享出行行業政策監管愈發嚴格,市場競爭也尤爲激烈,宋向清建議稱,曹操出行首先要加強司機管理、車輛管理和服務質量監控,確保平臺運營的合法合規性。在這一基礎上提升服務質量和用戶體驗,以服務贏得口碑和市場份額。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