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中國-中亞峯會多項成果促經貿合作提質升級

環球網
06-18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北京6月18日電 題:中國-中亞峯會多項成果促經貿合作提質升級

中新社記者 尹倩芸

2025年6月16日至18日,第二屆中國-中亞峯會在哈薩克斯坦阿斯塔納市舉辦。峯會期間,中國同中亞五國達成系列合作共識。受訪學者認爲,在落實首屆峯會合作成果基礎上,此次峯會的多項成果將使雙方經貿合作進一步提質升級。

貿易投資再深化

貿易投資是此次峯會成果清單的一大重點。根據清單,各方願促進貿易結構多元化,簡化貿易程序,升級中國同中亞國家投資協定。清單明確,貿易暢通、產業投資位列六大優先合作方向。

據中國海關總署統計,今年前5個月,中國對中亞五國進出口快速增長,達到2864.2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10.4%,規模創歷史同期新高。

分析認爲,隨着中亞地區與中國貿易規模持續擴大,此次峯會達成的共識將進一步深化雙方經貿合作,使中國與中亞國家貿易往來邁上新高度。

中國社科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中亞與高加索研究室副主任楊進接受中新社採訪時提到,中國與中亞在傳統領域的貿易投資合作正處於提質升級過程,雙方正加大新能源、數字經濟等領域發展力度,將進一步拉高合作質量。

發展更具互補性

從具體合作領域看,清單提到,深化綠色礦產、新能源、新基建等領域投資和產業合作;深挖農業合作潛力等。蘭州大學中亞研究所副所長朱永彪認爲,這契合各方共同關切,使合作更具互補性。

以能源領域爲例,朱永彪提到,中國與中亞合作擺脫了能源單向輸出的傳統模式,能源全產業鏈合作成效顯著。此外,雙方均正積極推動能源轉型與可持續發展,尤其是在風電、水電等領域展開深度合作,技術、人員和資源實現雙向流動,不僅加強了能源安全保障,更提高在國際能源市場的競爭力。

陝西師範大學中亞研究所副研究員李娟說,中亞具有區位和資源優勢,而中國的技術經驗、完備產業鏈以及超大規模市場則爲中亞提供多元化選擇,進一步鞏固了合作基礎。

積極維護多邊貿易

清單還提出,鞏固以世界貿易組織(WTO)規則爲基礎的多邊貿易體制,支持國際貿易規則與時俱進,促進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受訪專家認爲,在世界貿易遭遇逆風之際,這一倡議恰逢其時。

李娟提到,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等中亞國家在經濟轉型過程中,尤爲注重擴大開放,提高國際化水平,這與中國堅持開放和多邊主義的理念是一致的。她認爲,中國與中亞國家積極維護多邊貿易,探索互利共贏的發展模式,將爲國際經濟治理帶來示範效應。

此次峯會也形成以“互尊、互信、互利、互助,以高質量發展推進共同現代化”爲基本內容的“中國-中亞精神”。

在楊進看來,這爲未來中國-中亞合作注入了精神內核。中國與中亞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本着互惠互利、平等協商、相互尊重的原則開展經貿合作,將爲地區實現現代化轉型帶來助力,也爲地區穩定注入積極因素。(完)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