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2025陸家嘴論壇召開,央行、金融監管總局、證監會等發佈重磅政策
6月18日金融一線消息,2025陸家嘴論壇今日召開,摩根士丹利亞洲首席執行官兼股票部全球聯席主管Gokul LAROIA出席並參加“全體大會四:深化上海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合作發展”。
Gokul LAROIA表示,當下一些根本性、結構性的變化正在發生,使得上海和香港之間的持續合作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爲重要。
Gokul LAROIA首先指出,當前存在前所未有的資金流重新分配趨勢。在美國,投資資金規模已達62萬億美元,過去10年增長約30萬億美元,且越來越多投資者尋求多元化投資。“即使只有一小部分資金流出美國,那也是一筆巨大的資金。如果上海和香港能夠吸收這筆資金,那也將是一個非常龐大的體量。”他認爲,兩座城市應加強在金融基礎設施和金融系統方面的協作,以更好地把握這一機遇。
關於人民幣國際化,Gokul LAROIA表示這是中國的重要優先事項。“如果能夠在上海或香港投資人民幣計價的金融產品,這將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他提到,香港和上海都有能力爲國際投資者提供良好的監管體系,有助於吸引更多外來資金,推動中國經濟發展。
談及人工智能(AI),Gokul LAROIA認爲中國具備發展優勢,海量數據、良好基礎設施和大量專業人才構成了打造AI生態系統的基石。“每年,AI能夠爲中國經濟增長貢獻25-35個基點的增幅。”他還指出,與AI相關的機器人技術領域,中國也處於前沿地位,國際投資者希望參與投資相關企業,上海和香港在此可形成互補關係。
在投資能力方面,Gokul LAROIA表示,香港爲全球投資者提供接觸和參與渠道,上海則是連接中國本土投資者、實現資本形成的理想之地,中國企業能從兩地密切合作中受益。
對於未來合作機制,Gokul LAROIA以滬港通、深港通爲例,提出設想:“目前,大約10%的中國公司股票由國際投資者持有。通過債券通、滬港通、深港通等渠道,未來是否還會出現類似‘IPO通’這樣的機制呢?”他同時強調,許多資金希望進入中國市場,也需要避險機制和更多金融期貨產品。
“今天上午宣佈將推出人民幣外匯期貨產品。要構建人民幣國際化的生態系統,上海和香港兩個城市都不可或缺。”Gokul LAROIA總結道,兩者各有優勢,未來投資者不再是在香港或上海之間二選一,而是會同時選擇投資兩地,實現業務的更大發展。
責任編輯:秦藝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