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爾消金再發10億元金融債 將重啓家電場景分期

滾動播報
06-17

  轉自:北京商報

  又一家消費金融機構發行金融債。6月16日,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據中國貨幣網日前披露,海爾消費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爾消費金融”)計劃發行2025年第一期金融債券,本期債券規模爲10億元,期限爲三年期固定利率品種。

  這也是海爾消費金融年內融資“補血”的又一舉措,此前,海爾消費金融已於2025年3月發行了15億元資產證券化產品(ABS)。談及年內融資規劃,海爾消費金融方面回應北京商報記者表示,本年度匹配公司經營目標需要,將推動資產證券化產品及金融債的常態化發行。

  再發10億元金融債

  根據金融債發行公告,海爾消費金融本期債券由主承銷商組織承銷團,擬通過簿記建檔、集中配售的方式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面向機構投資者發行。本期債券將在6月18日—20日發行,發行期限爲三年,最小認購金額爲人民幣1000萬元,債券按年付息,到期一次還本。

  另根據同日發佈的評級報告,海爾消費金融本期債券評級結果爲AAA。

  發行信息顯示,海爾消費金融由海爾集團作爲主發起人,於2014年12月正式成立,是我國首家由產業發起設立的產融結合消費金融公司。公司股東包括海爾集團、紅星美凱龍、浙江逸榮投資、北京天同賽伯信息科技等,持股比例分別爲49%、25%、16%以及10%。

  近兩年來,海爾消費金融在融資“補血”方面動作頻頻。據北京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2024年全年,海爾消費金融共計發行三期ABS,累計規模達到46.5億元;發行一期金融債券,規模爲15億元。不僅如此,2024年9月,海爾消費金融還完成了新一輪增資,公司註冊資本從15億元變更爲20.9億元,增長比例接近40%。

  本次金融債發行,也不是海爾消費金融年內首次開展外部融資。2025年3月,海爾消費金融發行“25夠花1A/1B/1C”三期ABS,合計規模達15億元。

  對於本次金融債發行募集資金用途以及對公司業務的影響,海爾消費金融方面回應北京商報記者稱,本期債券募集資金主要用於補充公司中長期資金,優化公司資產負債期限結構,進一步促進主營業務發展,提升普惠金融服務能力。

  海爾消費金融方面指出,通過降低資金成本、延長負債期限、補充資本實力,助力了線上線下業務規模擴張。近年來,公司持續豐富融資渠道,提升融資規模,支持公司資產規模實現穩健增長。

  素喜智研高級研究員蘇筱芮表示,今年以來,已有多家消費金融公司以發行金融債、ABS的方式進行“補血”,有助於夯實機構自身負債端實力,同時也能夠藉助此類公開發行渠道來獲取更加低成本的資金,從而將利率優勢逐步傳導至資產端。

  博通諮詢首席分析師王蓬博指出,增資、發行ABS和金融債等動作,說明海爾消費金融正在積極增強自身的資本實力,增資、發行ABS和金融債都有助於提升資金使用效率,降低融資成本。特別是通過發行金融債券,海爾消費金融可以獲得中長期穩定的資金來源,有利於優化資產負債結構。

  將重啓家電場景分期

  與融資規模擴大同步而來的,是海爾消費金融業績規模的擴張。綜合消費金融整體經營表現,2024年行業機構營收座次迎來“大洗牌”。其中,海爾消費金融2024年營收、淨利雙雙增長,營收居於行業前十名之列。

  隨着金融債券發行,海爾消費金融也對近年來的經營情況進行了詳細披露。數據顯示,2022年、2023年和2024年度,海爾消費金融營業收入分別爲17.1億元、24.9億元以及31.68億元,淨利潤分別爲2.74億元、3.65億元和4.45億元。

  截至對應報告期末,海爾消費金融資產總計分別爲211.25億元、262.67億元和293.48億元;公司貸款餘額分別爲207.11億元、255.28億元以及279.82億元,其中線下場景分期業務貸款餘額分別爲19.47億元、26.88億元和50.64億元。

  透過發行公告,也能看出海爾消費金融在業務佈局上的規劃思路。具體來看,海爾消費金融主營業務包括線上現金貸業務和線下場景分期業務,線上包括“夠花”等信用貸款產品,線下則主要是教育、租房等場景分期。海爾消費金融還提到,未來將重啓家電場景分期業務,加強與集團的業務協同,探索場景分期業務新增長點。

  線上現金貸款是海爾消費金融主要業務,在2024年佔比達到81.9%。線上現金貸款業務中,海爾消費金融主要包括自營業務和機構業務,自營業務主要通過海爾消費金融自有App平臺及海爾集團各生態入口布局金融服務,機構業務即與第三方平臺合作發放貸款。

  自2020年以來,海爾消費金融加大線上業務的投放力度,並且持續提升自主獲客能力。按照披露數據計算,截至2022年、2023年和2024年末,海爾消費金融自營業務發放的貸款佔公司總髮放的貸款比重分別爲59.12%、66.41%、79.46%。

  值得一提的是,早前在監管要求下,消費金融機構發放的貸款利率壓降至24%以下。但結合北京商報記者過往調查來看,消費金融機構通過助貸平臺發放的貸款多高於24%水平,疊加擔保費、服務費等成本,也讓不少消費金融機構陷入到高利貸的質疑中。

  在發行公告中,海爾消費金融方面提到,機構業務一般會增加融資擔保或其他風險緩釋措施,以維持整體資產質量穩定,截至2023年末及2024年末,公司線上現金貸款中擔保貸款餘額分別爲63.34億元和78.35億元。

  通過助貸平臺發放的貸款年化利率是否有上限要求?融資擔保等綜合費用是否計入貸款成本?對此海爾消費金融僅指出,助貸平臺發放的貸款產生的融資擔保等費用計入貸款成本,合作助貸平臺的准入門檻主要圍繞機構是否有良好的資信和行業地位、財務穩健性、商業信譽、技術實力、客戶信息保護能力、風控管理、合規管理能力以及良好的售後服務能力等指標。

  在蘇筱芮看來,海爾消費金融自營業務佔比擴大,一方面能夠抵禦外部市場風險、降低合作業務所產生的運營成本,另一方面,在助貸新規逐步落地生效的大背景之下,也能夠減少合作業務相關的監管、客訴等不確定性。

  蘇筱芮提醒,在選取合作助貸平臺時,作爲持牌消費金融機構需要釐清雙方權責分工,選擇技術水平、轉化效果、合規水平較高的合作機構,對客訴率高、存在誘導貸款甚至暴力催收等情形的機構保持遠離。

  常態化發行金融債等

  發行風險方面,發行公告披露,報告期內,海爾消費金融不良貸款率分別爲2.35%、2.34%和2.15%;資本充足率分別爲11.58%、10.75%和11.28%;撥備覆蓋率分別爲199.34%、194.01%和179.3%。

  此外,海爾消費金融方面披露,2024年由於業務規模增長及資產質量承壓,公司撥備計提水平有所提升,全年計提貸款減值損失16.1億元,同比增長20.77%。而2022年、2023年末,這一數據分別爲10.3億元、13.39億元。披露信息顯示,信用減值損失不斷提升主要系隨着公司資產規模大幅提升而相應計提足額的撥備金額,確保風險抵補能力充足。

  對於從業消費金融機構而言,融資帶來的充足資金儲備是穩健經營的重要保障。自2023年“開閘”以來,作爲消費金融機構融資的重要手段,越來越多的從業機構參與到金融債券發行中。

  2025年以來,金融債券發行依舊火熱。Wind數據顯示,在海爾消費金融發行本期金融債券前,年內已有尚誠消費金融、中郵消費金融、中銀消費金融、杭銀消費金融、寧銀消費金融、馬上消費金融等從業機構,合計發行106億元金融債券。

  對於後續融資規劃,海爾消費金融方面指出,本年度匹配公司經營目標需要,將推動資產證券化產品及金融債的常態化發行。

  蘇筱芮表示,從期限來看,發債項目一般以三年爲主。持牌消費金融通過金融債融資,能夠在資產端獲得穩定的資金來源。而從利率來看,今年以來的發債融資利率最低已至2%以下,對於持牌消費金融公司降低資金成本是爲利好,預計年內將有更多消金機構選擇發行金融債。

  “金融債融資可獲得低成本的中長期資金,有助於穩定資金成本。鑑於當前市場環境及資金需求,預計年內會有更多消費金融機構傾向於通過發行金融債券來滿足資金需求。”王蓬博補充道。

  北京商報記者 廖蒙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張文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