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聚焦】前5個月青島交易所債券融資533億元

市場資訊
06-24

(轉自:青島金融)

交易所債券市場、銀行間債券市場以及櫃檯債券市場相互補充、相互協同,共同構築起多層次債券市場的堅實主體架構。其中,交易所債券市場依託其公開透明的交易環境、廣泛多元的投資者構成,在企業直接融資渠道拓展等維度彰顯關鍵效能。

今年以來,交易所債券市場連續放“大招“,推出系列舉措,發揮金融工具對科技創新、綠色低碳和民營企業發展的支持作用,便利發行人債券融資和信用增進,提升資本市場指數化投資成效、激發市場活力,並進一步降低市場主體的融資和交易成本。在此背景下,青島交易所債券融資交出一份亮麗“成績單”。

記者自青島證監局獲悉,今年前5個月,青島市各類市場主體在滬深交易所累計發行債券融資533.39億元,同比增長10%。新增公司債券加權平均利率2.66%,較2024年下降32個基點,較5年期以上LPR利率低84個基點,全市新增交易所債券發行主體6家。

交易所債券的利率優勢,讓直接融資正逐步成爲企業的優先選擇,在助力企業降低融資成本、拓寬融資渠道上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

不僅僅是融資總量的提升和融資成本的下降,在有效助力科技創新、助力城投產業化轉型、推動存量資產盤活等方面,交易所債券也發揮出積極作用。

賦能科技創新

科技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牛鼻子”,爲支持科技創新,銀行間債券市場和交易所債券市場推出科技創新債券。2021年,滬深交易所啓動科技創新債券試點,2022年進入常態化發行。2025年5月7日,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證監會聯合發佈《關於支持發行科技創新債券有關事宜的公告》,從擴大發行範圍、豐富產品體系、完善配套支持機制等方面,對支持科技創新債券發行提出多項舉措。緊隨其後,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交易商協會等發佈實施細則。

5月30日,山東融發騰達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在上交所發行青島首單高成長產業債暨新政後首單科技創新公司債券5億元;6月3日,青島融合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在上交所發行科技創新債券8億元。此外,還有部分項目已獲滬深交易所無異議函,相關債券募集資金將主要投向科技創新領域,用於科技創新領域相關的研發投入、購買知識產權以及項目建設、併購、運營等支出。這既契合青島“10+1”創新型產業體系發展需要,也是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服務國家戰略的生動實踐。

推動企業用好債券融資,需要各方面協同發力。記者獲悉,科技創新債券新政出臺後,青島證監局第一時間聯合滬深北交易所、中介機構,深入區(市)開展走訪,宣講科技創新債券政策,聯合市委金融辦、區(市)政府分類摸排具有發債意願、符合相關條件的科技企業,推動本地企業積極用好資本市場政策工具。

產業發展再添動能

城投企業在地方經濟發展和加速城市化進程的過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隨着經濟進入新發展階段,城投企業面臨轉型的緊迫任務。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剝離地方融資平臺政府融資功能,推動市場化轉型和債務風險化解”。今年3月底,滬深交易所修訂了公司債券審覈規則指引,對城投企業轉型出現的新問題作出回應,引導城投企業“真轉型”,成爲真正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市場化獨立主體。

據瞭解,去年底至今,市南區、李滄區、西海岸新區、平度市以及青島高新區等多個區(市),通過設立產業公司等方式,在交易所債券市場新發行產業債,初步統計已實現新增融資23億元。其他區(市)也正在結合區域產業資源和發展優勢,因地制宜推動城投企業產業化轉型,爲本地產業發展注入新動能。

存量資產盤活見效

今年5月,首批公募REITs(公開募集基礎設施證券投資基金)項目迎來4週年,已上市的66只REITs總市值合計突破2000億元。以公募REITs和資產支持證券ABS(資產證券化)爲主的盤活存量資產路徑,逐漸成爲各地競相發力的新熱點。一些缺乏流動性但資質較好的資產被打包成證券,通過資本市場進行融資,使其具備流動性,從而形成存量資產和新增投資的良性循環,這對於拓寬社會融資渠道、合理擴大有效投資及降低企業負債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據記者瞭解,今年,青島已落地9單資產支持證券ABS項目,新增融資132億元已超去年全年總和,其中,青島財通融資租賃有限公司、山東海運股份有限公司等發行的多個首單ABS項目,在不同領域實現多項突破,全市首單碳中和ABS和汽融類ABS成功發行。2024年7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發佈關於全面推動REITs常態化發行的1014號文以來,REITs市場進一步加速擴容,青島多隻公募REITs儲備項目正式啓動並有序推進,一單持有型ABS項目已開始籌備,多層次、多元化的融資新格局加速形成。

存量資產盤活提質增速、資產配置價值逐步顯現,離不開相關部門的協同發力。

去年以來,青島市邀請滬深交易所舉辦兩期盤活存量資產專題培訓會,舉辦債券監管工作座談會、REITs工作相關專題會議,爲REITs儲備項目提供政策服務,推動做好項目前期培育;另一方面,加強部門之間信息溝通和工作協作,在全市範圍內摸排適合證券化的存量資產項目,分類分批摸清家底,目前已在文旅、能源、消費類基礎設施領域儲備相關後備項目資源,逐步形成良性梯次推進格局。

源:青島日報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