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黨試圖掩蓋3.8萬億美元的減稅成本

環球市場播報
06-24

  美國參議院共和黨人正試圖通過一項史無前例的議會策略,抹去共和黨標誌性稅收與支出法案中約 3.8 萬億美元的聯邦預算赤字,這一做法引發了對美國長期財政政策的擔憂。

  共和黨人正利用名爲 “和解” 的快速立法程序,試圖在沒有民主黨支持的情況下,將唐納德・特朗普總統 2017 年推出的個人所得稅減稅政策永久化。長期以來,此類立法的成本計算方式,都是將其與現行法律下聯邦預算的預期走向進行對比。

  但參議院共和黨人希望採用不同的假設前提:即現行政策將無限期延續。在這種情況下,將 2017 年減稅政策延長至 2025 年之後,不會增加聯邦赤字 —— 因爲他們只是在維持現狀。美國國會稅收聯合委員會(Joint Committee on Taxation)的統計顯示,若將 2017 年的稅率再延續十年,將導致 3.8 萬億美元的赤字增加。

  若這一策略成功,將顛覆數十年的先例,打破旨在阻止立法者對財政平衡造成永久性損害的規則。經濟學家警告稱,這將爲未來的立法樹立危險先例 —— 多數黨可先通過一項看似臨時性的措施,隨後在不正式計算成本的情況下將其永久化。

  “從擔心赤字融資改革的人士角度看,這直接削弱了和解程序的諸多益處,” 政策智庫稅務基金會(Tax Foundation)政策分析主管加勒特・沃森(Garrett Watson)表示,“這就是爲何目前存在那些限制條款的原因。”

  債務負擔

  沃森指出,將 2017 年減稅政策永久化可能略微促進長期經濟增長,但其效果無法抵消成本,“更無法解決債務問題”。稅務基金會的初步分析顯示,在考慮經濟影響後,參議院法案十年內將耗資 3.9 萬億美元。

  無黨派機構國會預算辦公室(CBO)的最新評估顯示,衆議院通過的法案版本在十年內將使赤字總計增加 2.8 萬億美元。

  參議院試圖在本週通過其版本的法案,儘管時間可能延後。國會稅收聯合委員會的評分顯示,若採用共和黨 “延長 2017 年減稅政策無成本” 的假設,參議院法案中的稅收部分將在十年內增加 4410 億美元赤字。

  即便維持當前赤字水平,美國未來幾年的債務佔 GDP 比率仍將創下歷史新高。這種降低舉債立法門檻的議會策略,可能惡化債務走勢,並削弱投資者對美國長期國債的信心。

  “預算覈算的核心原則是所有成本必須在某個時點被計入,” 左傾智庫預算與政策優先中心(Center on Budget and Policy Priorities)聯邦財政政策高級主任布蘭登・杜克(Brendan Duke)表示,這一舉措將 “確保 2026 年至 2029 年及以後的減稅成本永遠不被計算在內”。

  負責裁定和解法案合規性的參議院官員、議會法律顧問伊麗莎白・麥克多諾(Elizabeth MacDonough)尚未明確 “現行政策基線” 是否符合預算規則。但她此前曾表示,該基線可用於參議院今年早些時候通過的預算決議框架。

  “支出問題” 論

  共和黨人辯稱,美國赤字的根源並非稅收,而是 “支出問題”。參議院稅收立法委員會主席、共和黨人邁克・克拉波(Mike Crapo)在 6 月 22 日的聲明中稱:“延長特朗普減稅政策可避免 4 萬億美元的增稅 —— 這並非現行稅收政策或稅收收入的改變。”

  然而,和解法案的基本條款中仍存在諸如 “十年後不得增加赤字” 的限制,民主黨人認爲這要求採用 “現行法律基線”。分析人士稱,參議院的減稅方案可能違反這一規則。

  參議院草案包含了衆議院通過的大部分條款,但有幾處調整:將三項企業稅收減免永久化,縮減對勞動者的稅收優惠,並進一步削減醫療補助(Medicaid)。聯邦對州和地方稅抵扣的上限也有望從衆議院法案設定的 4 萬美元下調。

  這一舉措可能爲未來獲取更多減稅利益開創先例。參議院法案將小費收入和加班費的稅收減免期限限制爲四年,以控制法案成本。在現行政策基線框架下,國會未來可無限期延長這些減稅措施,且不產生 “成本”。

  中間派財政監督組織 “負責任聯邦預算委員會”(Committee for a Responsible Federal Budget)高級政策主任馬克・戈德溫(Marc Goldwein)對國會獲得 “輕鬆通過減稅法案卻無需考量真實成本” 的途徑表示擔憂。

  “突然之間,許多其他高成本政策的大門被打開,” 戈德溫說,“儘管共和黨人推動法案時可能自我感覺良好,但他們尚未充分考慮‘風水輪流轉’—— 當民主黨執政時會發生什麼。”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郭明煜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