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文|何伊凡
編輯|鍾雲華
圖片來源|AI生成
你有多久沒有通過搜索引擎來查找信息了?當AI Agent(智能體)悄然接管信息世界的入口,傳統搜索引擎正經歷一場靜默的葬禮。
1986年,被稱爲“AI之父”之一的麻省理工學院計算機學家馬文・明斯基在其著作《心智社會》中首次提出Agent的概念,近四十年後,2025年終於迎來了Agent大爆發。隨着多模態(文本、語音、圖像、視頻)能力的突破,深度推理的進化,以及協議層的革新(如通過MCP協議,可以統一工具調用接口,解決碎片化問題;通過A2A協議,可以實現多Agent協作,支持複雜任務調度),Agent從工具升級爲“協同智能體”,人類與信息的交互範式已被再次改寫。
從PC時代到移動互聯網時代,搜索引擎始終穩居科技公司的核心戰場,這來自三重基石的強力支撐。
首先,它處於流量閘口的位置。在PC互聯網時代,早期網絡信息無序膨脹,到1999年網頁數達8億,雅虎人工目錄崩潰,它所代表的目錄式分類逐漸失效,用戶陷入“信息沼澤”,搜索引擎算法成爲唯一能高效組織信息的解藥。到移動互聯網時代,APP數據孤島化,信息割裂程度加劇,搜索更是成爲超級APP的隱形中樞,2022年,微信“搜一搜”月活已達7億,2023年,抖音月活躍搜索用戶滲透率(月活躍搜索用戶/抖音總體月活用戶)比例始終保持在92%以上。誰掌握信息觸達效率,誰就控制數字世界的權力鑰匙。
再者,它扮演着商業價值的終極探測器。用戶鍵入關鍵詞,就是暴露自己明確的需求,然後平臺就可以對用戶的商業意圖進行分類。搜索是用戶在互聯網時代尋找信息的最直接方式,用戶已對它形成了生理級依賴,我們一直無意中遵循最小行動成本法則:如果想買感冒藥,直接在搜索框中鍵入“感冒”比打開某購藥平臺的電子櫥窗逐一查找要方便得多。因此我們看到整個互聯網時代,企業都熟知SEM(搜索引擎營銷)和SEO優化(搜索引擎優化),這些動作都是圍繞用戶在搜索引擎上的行爲。用戶主動搜索的轉化率是被動推薦流的數倍——假設有用戶多次搜索“離婚協議書模板”,向該用戶提供法律諮詢服務的概率自然更高。
第三,它是平臺公司的數據鍊金爐。平臺公司都有自己的數據反哺模式,谷歌每秒能處理4萬次搜索,形成全球最大實時需求圖譜,百度每天響應來自全球各地的搜索請求也超過60億次,由此構成中文領域知識基座。搜索引擎可以通過用戶輸入的關鍵詞、點擊行爲、停留時間等維度數據,構建用戶需求的數字指紋。如果有用戶搜索“癌症早期症狀”,平臺不僅會記錄關鍵詞本身,還能分析其設備類型、地域分佈,以及醫院推薦之類的關聯搜索,更好翻譯用戶意圖。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搜索引擎更是突破了單一搜索框限制,整合線下場景數據,可以進一步獲取地理位置、消費記錄等數據,形成“線上搜索+線下行爲”的完整數據鏈。這些海量數據(維權)形成了壁壘,使新進入者難以在短期內構建類似數據集,從而鞏固平臺的入口地位。
這三大支柱支撐了搜索引擎長達二十餘年的鐵王座。然而,技術潮水的湧動永不停止。AI Agent並非在修補搜索引擎的裂痕,而是重構了信息交互的地基。搜索引擎的“死亡”,並非功能瞬間消失,而是其三大核心價值被Agent以更高維度、更自然的方式解構與替代。
首先,從“閘口”到“管道”。傳統搜索引擎的交互方式是“用戶輸入關鍵詞,然後返回結果列表”。這要求用戶清晰知道自己要找什麼,並能提煉出合適關鍵詞。而Agent交互是對話式、任務導向,且能理解上下文。用戶無需費心構造關鍵詞,只需像與助手交談一樣表達需求,當你輸入“幫我規劃一個週末的京郊徒步路線,要避開人多的地方,預算500以內”,Agent會理解意圖、分解任務、調用工具、整合信息,最後直接輸出解決方案或執行操作,甚至能直接完成預訂。搜索行爲被內化、隱形化了。
這瓦解了APP時代的數據孤島,構成了統一服務層,它不再侷限於搜索公開網頁或特定APP內信息,而是能直接調用、組合、串聯不同APP、服務、數據庫功能。Agent本身成爲用戶獲取信息和服務的新一層操作系統,搜索引擎作爲“閘口”的必要性被大幅削弱。價值分配不再由搜索排名決定,而是由Agent對用戶需求的精準理解、任務分解能力和工具鏈整合效率決定。
第二,從“探測器”到“預言家”。搜索引擎是優秀的“明確需求”探測器,然而,人類大量需求屬於潛在、模糊、未被清晰表達的。Agent憑藉強大的多模態理解與深度推理能力,能夠從用戶行爲模式、對話內容,甚至上傳的圖片、視頻中,主動洞察、預測甚至激發用戶潛在需求。例如,你分享一張貓的照片詢問是什麼品種,Agent不僅能識別,還能根據它的年齡、狀態和用戶位置,主動提供餵養建議、推薦相關寵物罐頭或附近的寵物醫院——一次簡單識別需求,能轉化爲一個潛在的服務閉環。
當前搜索引擎也有轉化路徑。如上例,路徑是“搜索貓的照片、點擊搜索結果、瀏覽相關的落地頁、點擊延展的寵物食品與醫院的信息、用戶根據信息決策是否要購買服務、跳轉到第三方”。Agent則能在對話流中直接完成轉化。用戶說“我想要查一下這隻貓是什麼品種,並瞭解它適合喫什麼貓糧”,Agent判斷出貓的相關信息後,可立即調用電商API,展示符合要求的選項、價格、配送時間,用戶確認後直接下單支付。SEM/SEO優化的複雜戰場,已經讓Agent基於最優服務匹配的“決策—執行”一體化流程所取代,這是轉化路徑的極致壓縮與重構。
第三,從“鍊金爐”到“活水生態”。搜索引擎雖能積累海量用戶行爲數據,但這種集中式數據資產在新範式下將面臨挑戰。Agent工作模式更傾向於按需、實時、最小化原則調用數據,它不需要預先存儲所有用戶數據構建巨型畫像,而是在執行具體任務時,通過MCP等協議,實時、安全地調用必要的工具和服務(這些工具可能分散在各個平臺),並在用戶授權下獲取完成任務所需的最小數據集(如調用地圖API獲取位置,調用日曆API獲取日程)。數據價值體現在被調用的那一刻,用於解決具體問題,而非囤積居奇。新創業者無需重建整個數據帝國,只需提供有價值的、能被Agent調用的服務接口(API)即可,這也爲出現“一個人的獨角獸公司”創造了可能。
這意味着“工具智能”將融合“通用智能”,搜索引擎的數據鍊金爐,主要服務於其自身的搜索排名和廣告系統,而Agent的表現在於如何理解複雜任務、如何分解步驟、如何選擇最優工具鏈、如何整合結果。數據壁壘的重要性,被模型通用能力、工具生態豐富度、協議效率所稀釋。
多Agent協作會釋放網絡效應,能處理極其複雜的任務。例如,規劃一次國際旅行可能涉及:行程規劃Agent、機票預訂Agent、酒店比價Agent、簽證諮詢Agent、當地導遊服務Agent等,它們通過協議自動協商、傳遞信息、協同工作。這種分佈式、自組織的協作網絡,解決問題的能力遠超任何單一的中心化系統,也包括搜索引擎。數據、智能、服務在網絡中動態流動與組合,形成一種更具擴展性的“活水”生態,徹底顛覆了依靠中心化數據鍊金爐構建的壁壘。
搜索的需求永恆,但其形態已變。主動打開瀏覽器、在搜索框裏斟酌關鍵詞的動作,註定會像翻查紙質黃頁一樣,成爲數字考古學的一部分。這場葬禮沒有喧囂的輓歌,只會隨着舊範式悄悄退場,而新世界,將在對話與協作中悄然開啓。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