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瑪特簽約“05後鬼才少女”!劉慈欣IP新爆款,也是她做的?

藝非凡
06-24

很多人都說,她的作品第一眼覺得可愛,第二眼立馬變得詭異與不安。

從第三眼開始,就會懷疑這個女孩腦子裏到底裝了一個怎樣的世界。

她叫陳嫣冉,是目前中國當代最受矚目的新銳藝術家之一。

陳嫣冉

儘管出生在05後,今年滿打滿算也才20歲。

但她在藝術領域的經歷,可謂是圈中很多同行傾其半輩子都達不到的高度:

3歲開始學畫,8歲作品入選世博會中國館;

18歲在東京舉辦個展,並在ComplexCon、art021等國際藝術大展上頻繁亮相;

陳嫣冉在ComplexCon

近兩年,甚至受到Gucci、巴黎世家等奢牌的青睞,還能與劉慈欣進行聯名合作。

陳嫣冉與劉慈欣

有人說她是與生俱來的“天才少女”,也有人說她是中了家庭和天賦並行的“基因彩票”。

但也因爲這些關於才華的滿滿當當的標籤,讓她在藝術之路上的努力往往受到忽視。

今天,我就帶大家揭開這位05後鬼才少女的面紗。

看看這位“別人家的孩子”,一步一腳印的創作歷程。

01

異想畫筆

在北京長大的陳嫣冉,從小就是個不太"安分"的孩子。

3歲拿起畫筆時,她就顯露出與衆不同的天賦。

陳嫣冉隨筆

幼兒園老師讓大家根據參考畫辮子,她卻偏要按自己的想法來畫。

結果被批評後不得不模仿其他同學,畫出一條芭比娃娃那樣的辮子。

"後來老師果不其然表揚我了,但我就覺得真的很無聊。"

這種對標準化的抗拒,貫穿了她的整個成長曆程。

陳嫣冉隨筆

影響陳嫣冉最深的,是日本恐怖漫畫和歐美實驗電影。

她很小時候就迷上了楳圖一雄、駕籠真太郎、丸尾末廣等日本漫畫大師的恐怖作品,連上課時間都在偷偷看。

楳圖一雄作品畫風

後來,她又沉迷於法國、意大利等歐美實驗風格電影的美學世界,疫情期間幾乎每天兩三部地觀看。

駕籠真太郎作品畫風

正是這些恐怖漫畫筆下詭譎陰鬱的風格,與實驗電影超現實的視覺語言,在她心中播下了創作的種子。

"這些作品在我腦子裏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逐漸形成了一個成熟的框架。"

陳嫣冉早期插畫作品

這種獨特的審美趣味,讓陳嫣冉在同齡人中逐漸顯得格格不入。

踏入青春期時,她變得愈發內向,只喜歡一個人待着,甚至拒絕與外界的一切溝通。

唯獨畫畫成了她逃避現實的出口,草稿本上密密麻麻的塗鴉,記錄着一個敏感少女的內心世界。

從13歲那年開始,陳嫣冉正式開始了插畫創作。

陳嫣冉隨筆

14歲到16歲期間,陳嫣冉先後前往羅德島設計學院和日本學習。

這段遊學經歷讓她接觸到更多元的藝術形式,定格動畫、時裝設計、漫畫創作都成爲她藝術土壤的養分。

但文化衝擊也帶來了成長的陣痛,每當換到全新環境,內心難免感到空虛與孤寂。

正是這種孤獨感,促使她更投入地創作,將內心的不安轉化爲畫布上的超現實場景。

而她筆下的符號形象,也開始固定下來:

露出門牙的少女、機械齒輪、貓頭鷹和鐘錶,這些元素反覆出現,構成了她獨特的視覺語言。

《green》

在她眼裏,貓頭鷹有一種與觀衆互相注視的強大感;

齒輪和鐘錶的意象,則源於她自小對旋轉物體的癡迷;

當這些符號拼湊在一起,便形成了她幻想中那個既荒誕又詩意的世界——

就像她這幅《無處可去》,將生物與機械融爲一體,暗喻生命與時間的糾纏。

《無處可去》

特別是她筆下的少女形象,古靈精怪又帶着幾分陰鬱,精緻的面龐上常常掛着錯愕或憂鬱的表情。

讓作品既流露出青春期特有的敏感與細膩,又展現出超越年齡的思考深度。

"我希望揭示童年純真背後的複雜情感與困境,那些超現實細節恰是對現實的逃離象徵。"

陳嫣冉的作品就如同她的相貌一樣,表面平靜,內裏卻藏着一個極其豐富的世界。

02

藝術漂流

陳嫣冉的藝術之路就像她筆下的少女一樣,充滿了不可思議的奇遇。

2023年,18歲的她在東京舉辦了人生第一個個展《Nowhere》。

展出的作品裏總能看到一些古靈精怪的少女形象——

有的站在機械齒輪上,有的身邊圍繞着貓頭鷹,就像從她的夢境裏直接跑出來的一樣。

這些個人風格極其強烈的作品,很快就引起了藝術圈的注意,成了炙手可熱的新銳藝術家。

但短暫成功的光亮,並沒有讓這個愛做夢的姑娘停下腳步。

同年,她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開始從將自己的藝術從二維向三維拓展。

第一款雕塑手辦,是她藝術人格的化身《School Girl》——一個把蛇當圍巾的叛逆校服少女。

《School Girl》

2024年,陳嫣冉迎來了真正的高光時刻。

在香港ComplexCon春季展會上,她作爲最年輕的參展藝術家,帶着《夢魘機器人》系列作品驚豔亮相。

《夢魘機器人》

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那件《虛構的自我》雕塑。

一個少女的頭被分成四部分,穿着白裙靜靜思考,像是在訴說這個時代年輕人的迷茫。

《虛構的自我》

同年秋天,她在上海OPENFILE當代視覺藝術節上,帶來作品《幻想塑料袋》。

女孩的臉龐被透明的塑料材質包裹着,從視覺上既是一種束縛也像一種釋放,引發對個體與消費文化間複雜關係的深刻思考。

《幻想塑料袋》

而真正讓陳嫣冉出圈的,是她和“中國科幻第一人”劉慈欣的跨界合作。

2024年底,她爲劉慈欣的首部科幻小說《超新星紀元》設計的"玩者系列"雕塑,在拉斯維加斯ComplexCon展出。

其中最打眼的,是那個身上掛着58個娃娃的保育員馮靜。

這種碰撞產生的火花,讓全世界都看到了這個中國女孩的才華。

2025年5月,陳嫣冉在北京798藝術區舉辦了國內首個個展《霓夢幻境》。

更令人驚喜的是,策展人竟是國內知名男演員袁弘。

陳嫣冉與袁弘

展覽就像打開了她的大腦,裏面全是齒輪轉動的少女、扭曲的時鐘,還有她最愛的貓頭鷹。

看她的作品,就像在偷看她每晚做的那些光怪陸離的夢。

從北京到香港,從東京到拉斯維加斯,陳嫣冉用三年時間畫出了一條令人驚歎的藝術軌跡。

如同她的名字一樣,不愧中國當代藝術界一顆冉冉升起的超新星。

03

破界少女

更令人意外的是,這個剛滿20歲的女孩,不僅用畫筆征服了藝術圈,還讓一衆國際大牌爲她着迷。

從Gucci到泡泡瑪特,從德國百年文具品牌燈塔1917到潮流藝術品牌ROBBi,她的合作名單堪稱"夢幻破界"清單。

作爲Gucci合作年齡最小的藝術家,她僅僅用了兩個月就完成從線稿到成品的全流程。

交出了讓所有人爲之驚豔的特別定製——賽博少女與竹編工藝的碰撞,既前衛又充滿東方韻味。

以及與ROBBi合作推出限量雕塑《異行者》,將她的機械藝術融入新中式美學。

2025年,她更成爲泡泡瑪特全新簽約的藝術家之一,爲她的奇幻世界進一步走進大衆視野做足了準備。

與此同時,時尚圈同樣爲她傾倒。

她曾爲巴黎世家、R13等奢侈品牌拍攝大片,登上《WONDERLAND》《風度》等多家潮流雜誌封面。

陳嫣冉 X《風度》

鏡頭前的她眼神篤定,動作利落,完全看不出這只是個剛滿20歲的女孩。

陳嫣冉 X《Wonderland》

她的面孔銳利而稚嫩,但時尚表現力卻有種超越年齡的成熟。

陳嫣冉 X《InStyle優家畫報》

面對外界"天才少女"、“早慧”的標籤,陳嫣冉卻顯得很清醒:

"標籤不會給我壓力,成熟並不意味着天真被打敗,我依然會爲新事物興奮與冒險。"

從14歲獨自闖蕩國外學習,到如今同時駕馭藝術與時尚,她總說:

"Z世代就該隨性自我,瘋狂追逐喜歡的東西。"

正如她筆下的少女既脆弱又強大,陳嫣冉本人也代表着05後一代的矛盾特質——

既渴望被理解,又堅持不妥協;既沉迷虛擬幻想,又清醒直面現實。

如今,陳嫣冉也可謂是藝術家ip中的“頂流”。

全網粉絲突破百萬,流媒數據也以千萬爲單位地增長。

陳嫣冉的instagram

可在互聯網的海域中,也難免兩極分化的犀利言辭。

曾經的她也會因外界的聲音而陷入苦惱,甚至在創作上產生了情緒焦慮。

但隨着一次次的經歷與磨練,她反而在這些聲音中越來越篤定自己的路:

“只有保持真實的自我,勇於嘗試、不斷突破,才能創作出觸動人心的作品。

藝術的真諦並不是炫技或是做得多麼宏大,而是在於不斷探索和表達真實的自我。”

站在20歲的門檻上,陳嫣冉正用畫筆證明:

真正的酷,不是標新立異,而是忠於自己的表達。

就像她的作品一般,既照見這個時代年輕人的迷茫與焦慮,也映出他們打破常規的勇氣。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