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五月廣東保稅維修進出口額超200億元

羊城晚報
06/24

  羊城晚報訊 記者汪海晏,通訊員陳琳、潘春曉報道:記者從海關總署廣東分署獲悉,今年1-5月,廣東省保稅維修進出口額達217.7億元,同比增長8.01%。作爲外貿新業態的重要組成部分,保稅維修正成爲推動保稅加工貿易轉型升級、促進外貿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引擎,近年來業務規模持續快速增長。

  保稅維修又稱“全球修”,是企業依託海關保稅政策,將境外存在部件損壞、功能失效、質量缺陷等問題的貨物運入境內檢測維修,再復運出境的業務模式。該模式不僅助力企業優化全球生產資源配置,推動循環經濟發展,更成爲企業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重要抓手。

  在廣東,多家龍頭企業藉助保稅維修實現國際競爭力躍升。維沃(VIVO)移動通信有限公司作爲國內智能手機研發製造領域的領軍企業,近年來加速拓展海外市場。“隨着產品全球佈局深化,‘修全球’需求愈發迫切。”VIVO相關負責人何林介紹,在海關支持下,企業大幅壓縮前期審批、綜保區准入、海關驗覈等流程時間,智能手機保稅維修業務的開展顯著增強了與全球客戶的合作黏性,爲業務增長開闢新路徑。

  政策賦能與精準服務,成爲保稅維修產業蓬勃發展的 “雙引擎”。廣東海關係統強化跨部門協同治理,聯合地方商務、生態環境等部門加大政策宣貫力度,支持行業龍頭企業發揮產業鏈輻射帶動效應;通過指導企業完善作業流程、提升管理水平,以信用管理爲核心實施分級分類監管,最大限度減少對企業生產經營的干擾;針對企業需求定製 “一企一策”通關便利方案,將智慧海關“保稅+ERP”建設成果深度應用於保稅維修領域,實現海關與企業協同共治。

  以東莞市德普特電子有限公司爲例,作爲海關高級認證企業(AEO企業),該公司主營消費類電子產品顯示模組維修,2024年保稅維修進出口貨值突破3億美元。面對國際經貿形勢變化帶來的訂單波動、理貨難題,黃埔海關靠前服務,支持企業在海關監管作業場所建設理貨倉,創新實施進口維修貨物“先理貨後申報”模式,預計每年爲企業節約物流成本超百萬元,有力保障保稅維修業務穩健發展。

  海關總署廣東分署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廣東分署將會同省內海關不斷加大保稅維修支持力度,積極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申請保稅維修相關資質,全力保障通關便利化,助力廣東企業打造“全球維修中心”“全國維修中心”,推動廣東保稅維修業務進一步實現提檔升級,爲廣東省深度參與國際分工贏得更多國際市場,推動維修產業集聚提升國際競爭力作出海關更多貢獻。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