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藥網 行業動態】在全球生物醫藥產業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下,中國創新藥企正以驚人的速度崛起,用實力在國際舞臺上佔據一席之地。近一個月以來,國產創新藥海外授權熱潮湧動,鉅額交易接連不斷,在醫藥行業與資本市場激起千層浪,向世界展現出中國醫藥創新的強勁動能。
5月20日,三生製藥宣佈與全球製藥頭部輝瑞就自主研發的PD-1/VEGF雙特異性抗體SSGJ-707達成一項總金額高達60.5億美元的授權合作協議,這一數字直接刷新國產創新藥“出海”紀錄,也瞬間點燃港股創新藥板塊的熱情。根據協議,輝瑞獲得SSGJ-707在全球(不包括中國內地)開發、生產和商業化的獨家權利。三生製藥不僅能立刻獲得12.5億美元的首付款,還可憑藉產品研發、註冊及銷售進度,收穫最高可達48億美元的里程碑付款,以及基於產品在許可地區淨銷售額的梯度雙位數百分比提成。其中,12.5億美元的首付款更是刷新了國產雙抗出海的首付款記錄。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授權的SSGJ-707剛於今年4月獲國家藥監局突破性治療藥物認定,用於一線治療PD-L1表達陽性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其臨牀價值和市場潛力巨大。三生製藥的關聯方三生國健在公告中明確表示,本次交易將大大加快相關項目在全球範圍內的開發和商業化進程,不僅有利於增強公司產品在國際市場的可及性和認可度,還爲拓寬產品海外市場提供了很好的契機。
資本市場對這筆交易的反應熱烈。截至5月20日收盤,三生製藥股價大漲32.28%,三生國健也大漲19.99%。港股創新藥板塊其他個股同樣受到帶動,榮昌生物上漲16.19%,翰森製藥上漲5.74%,整個板塊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就在市場還沉浸在三生製藥的“出海”喜悅中時,6月13日,石藥集團與阿斯利康達成的戰略研究合作,再次爲國產創新藥海外授權熱潮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根據協議,雙方將圍繞多個靶點,共同發現和開發具有多種慢性疾病治療潛力的臨牀前候選藥物,其中包括一種用於免疫疾病的臨牀前小分子口服療法。石藥集團在此次合作中,不僅能獲得1.1億美元的預付款,還有資格獲得最高16.2億美元的潛在研發里程碑付款、最高36億美元的潛在銷售里程碑付款,以及基於產品年淨銷售額的潛在個位數銷售提成,潛在總金額高達53.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80億元)。
此次合作的核心亮點在於石藥集團自主研發的“AI引擎雙輪驅動高效藥物發現平臺”。該平臺憑藉創新模式與靈活架構,成功吸引了阿斯利康的目光。平臺藉助AI技術深度分析靶蛋白與化合物分子的結合模式,有針對性地優化分子結構,能夠快速篩選出高活性、強開發潛力的口服小分子候選藥物。其聚焦慢性疾病領域多個高優先級靶點展開研發,展現出強大的技術優勢和創新能力。
對於本土藥企而言,這些鉅額授權交易具有重要意義。以石藥集團爲例,近年來公司業績正面臨壓力。2024年年報顯示,石藥營收290億元,同比下降7.76%;淨利43.28億元,同比下降26.31%;2025年Q1營收再次下降21.91%。而此次與阿斯利康的合作,1.1億美元首付款(約7.9億人民幣)直接增厚了當期現金流,緩解了資金壓力;後續的里程碑付款則爲公司鎖定了未來十年的收入彈性,爲業績增長注入強心劑。更重要的是,此次交易標誌着石藥集團從傳統仿製藥企向“技術平臺型Biotech”的成功轉型。通過對外授權,石藥集團實現了研發投入的槓桿化回報,在減輕自身全球化開發壓力的同時,還能將更多資源投入到後續的創新研發中,形成良性循環。
在二級市場上,自5月30日石藥集團預告“約50億美元潛在交易”以來,其股價已經累計上漲超15%,市場對其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三生製藥與輝瑞、石藥集團與阿斯利康的這兩筆鉅額授權交易,只是近一個月國產創新藥海外授權熱潮的縮影。它們不僅彰顯了中國創新藥企的研發實力和創新能力,也爲行業發展樹立了信心。隨着越來越多的中國創新藥走出海外,與國際藥企展開深度合作,中國醫藥產業有望在全球生物醫藥領域佔據更重要的地位,爲全球患者帶來更多優質的創新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