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朝陽評AI大模型解題能力:無法自主思考物理問題 仍需人類硬核推導

市場資訊
06/23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6月23日消息,昨日,搜狐創始人、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物理學博士張朝陽延續《張朝陽的物理課》的傳統,在直播中現場解析了2025年高考物理湖南卷和新課標II卷(黑吉遼內蒙古卷)的兩道壓軸大題。

此外,他還與現場學生就物理學習、報考專業及大模型解題能力等熱門話題展開討論,並針對當前熱點直言:AI大模型雖能學習已有知識給出答案,但尚無法自主思考物理問題,人類「硬核推導」仍是理解物理原理的關鍵。

據悉,今年高考後部分考生反映物理試題「難度過高」,張朝陽精選兩道代表性壓軸題進行了現場推導解析。

張朝陽坦言這兩道壓軸題確實難度很大,考生在有限時間內完成極具挑戰。「我想讓物理課有高度,挑了最難的題來解。但如果我出高考題,會出得很簡單。」他認為,高考作為大學普適教育的選拔,不同於物理競賽,不宜設定過高難度門檻,否則易造成挫敗感。

針對202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AI科學家及AI在物理領域的影響,張朝陽分享了他的見解:對於已有文獻和人類已解決的問題,AI大模型能快速學習並給出不錯的答案。然而,大模型目前仍無法自主思考物理問題。他強調,理解物理原理的核心,依然依賴於人類的「硬核推導」能力。

談及報考專業,張朝陽建議學生應綜合考慮個人興趣與未來就業前景,並與父母充分溝通,達成共識,「相向而行」。他認為大學是重要的基礎教育階段。

對於北京大學助理教授韋東奕開通社交賬號,張朝陽表示這在自媒體時代非常正常,將高深學術知識普及大衆也是一種公益行為。他曾解釋自己堅持三年直播物理課亦是「一箭三雕」:一是出於個人興趣,二是推動搜狐視頻知識直播佈局,三是為了公益。(李姝)

本文來自網易科技報道,更多資訊和深度內容,關注我們。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