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虧上億、估值39億!張和勝夫婦持股46.5%的和美藥業赴港IPO

財中社
06/22

2024年,贛州和美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和美藥業”)從地方政府拿到529.8萬元政府補助,這是它賬面上幾乎全部的“收入”。同年,公司投入9700萬元研發經費,淨虧損1.23億元。

這家靠7條藥物管線撐起39億估值的企業,既身處銀屑病、腫瘤等熱門領域的黃金賽道,又面臨巨頭環伺、持續失血的生存困局,其資本估值與業績赤字的反差,折射出創新藥企在研發燒錢與估值博弈中的真實困境。

躋身熱門賽道,估值高達39億

資料顯示,和美藥業於2002年成立,專注研發自身免疫疾病及腫瘤領域的小分子藥物,主營銀屑病(Ps)、白塞病(BD)、炎症性腸病(IBD)及創新化療藥物開發,可以說是選擇了一個熱門賽道。

從研發管線來說,公司目前開發7個針對自身免疫及腫瘤疾病(存在高度未滿足需求)的小分子候選藥物,其中4個候選藥物處於II期/III期臨牀試驗或新藥申請(NDA)階段,覆蓋12種適應症。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憑藉7條藥物管線撐起39億估值。數據顯示,公司四年六輪融資,2021年A輪估值2億元,2024年E輪估值攀升至39億元,君聯資本、千驥資本、倚鋒資本等機構投資,累計注資近10億元。

回顧歷史,和美藥業核心產品Mufemilast的早期研發依託關鍵資本支持。

2005年至2020年間,莊瓊生家族通過旗下莊氏實體及控股平臺Truman,累計爲該項目注資約9500萬元(2005-2016年:5900萬元;2016-2020年:3600萬元)。根據初期協議,莊氏實體享有該藥物未來商業化收益分成權,後相關權益轉移至莊瓊生控制並代Truman持有。

莊瓊生通過真灼弘智(持股99.9%)間接控制真灼醫藥(普通合夥人),後者與關聯基金真灼新祺目前合計持有和美藥業12.6%股份。值得注意的是,真灼新祺普通合夥人謝聰琳系公司實控人之一郭雪梅的外甥,凸顯資本網絡的家族關聯性。

2020年,Truman以2.5億元對價向和美藥業轉讓Mufemilast完整權益(現金支付3000萬元+股份置換2.2億元,對應註冊資本106萬元)。莊氏資本亦持續參與公司融資,包括2021年C輪投資。

伴隨研發成熟,公司於2015年啓動海外架構搭建(設立Prime Honor等主體)並於A輪融資後獲得獨立發展基礎,其後通過收購天津合美醫藥等6家主體完成紅籌架構拆除,爲A股上市鋪路。

成立至今未盈利,年淨虧損1.23億元

從行業看,銀屑病藥物市場很大。弗若斯特沙利文預測,中國該市場規模將從2023年的139億元增至2032年的894億元。但巨頭早已虎視眈眈。安進、艾伯維、輝瑞、百時美施貴寶、武田,加上國內的恆瑞醫藥、石藥集團等衆多製藥巨頭正在瓜分市場。

和美藥業要在巨頭夾縫中求生,業績數據也不盡人意,未來發展難言輕鬆。

《財中社》注意到,公司成立23年來從未盈利,2023年至2024年其他收益934.8萬元均爲政府補助,兩年淨虧損分別爲1.56億元、1.23億元,累計2.79億元。

數據顯示,研發開支花掉絕大部分資金,2023年公司研發開支1.23億元,2024年9700萬元。公司表示減少主要因兩方面:一是Mufemilast用於銀屑病的III期試驗進入新藥申請(NDA)階段,臨牀試驗費用相應減少;二是Hemay022III期試驗中,治療組和安慰劑組患者入組數量下降,致使臨牀研究及服務費用降低。

截至2025年一季度,公司賬上躺着2550萬元流動負債淨額,儘管管理層聲稱“營運資金足以覆蓋未來12個月內至少125%的成本”。

公司招股書坦承風險:“我們於往績記錄期間錄得淨流動負債,且未來可能繼續出現赤字,這可能使我們面臨流動資金風險”。2023-2024年,公司經營現金流分別爲-1.41億和-9130萬元。

所有希望都寄託在IPO上,但39億元的估值能否被接受仍是懸疑。

張氏夫婦掌握46.51%股權,董祕系實控人侄女婿

從股權結構看,61歲的張和勝端坐權力中心。這位擁有美國羅格斯大學博士學位的創始人,同時擔任公司董事長、執行董事兼總經理。招股書顯示,張和勝通過贛州和勝、贛州和毅控制25.22%投票權;其妻郭雪梅通過香港和美控制21.29%,夫婦合計掌控46.51%股權。

在2024年虧損1.23億元的情況下,公司薪酬單引人注目。張和勝2024年總薪酬達1024萬元,其中基本薪資120.1萬元,以股份爲基礎的支付830.4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家族成員深度參與運營。張和勝侄女張玉梅擔任採購經理並持有贛州和勝少量權益,而贛州和毅由張和勝掌控71.43%份額,其餘權益由執行董事陳英偉、霍愛紅等核心高管持有。

《財中社》注意到,公司家族網絡仍在延伸。公司董祕陳英偉的另一重身份是張和勝侄女的丈夫。這位43歲的南開大學畢業生,已在和美藥業效力20餘年,主要負責集團運營、投資及法律事務。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