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正拋棄謹慎態度,瘋狂湧入美股市場最具投機性和波動性的角落,標普500指數正逼近歷史新高。
週四,美股風險偏好依然強勁,Meta領漲科技七巨頭,英偉達收盤再創新高,推動標普指數和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收盤接近歷史高點。
據彭博,跟蹤高波動性股票的景順標普500高貝塔ETF相對於景順標普500低波動ETF,正迎來自2020年以來表現最佳的季度。與此同時,高盛追蹤資產負債表疲弱股票的指標相對標普500,正迎來1月份以來最佳月度表現。
儘管特朗普關稅暫停計劃將在兩週後到期,經濟放緩跡象和消費者信心疲軟日益顯現,加之中東陰霾持續,但投資者似乎對這些風險視而不見。
"這是每個結構性牛市後期都會出現的FOMO(害怕錯過)情緒的開始階段——每一次都是如此,"Evercore ISI首席股票及量化策略師Julian Emanuel表示,"令我們驚訝的是,考慮到兩個多月前創紀錄的悲觀情緒以及持續存在的重大經濟和政策不確定性,投機情緒被接受的速度如此之快。"
偏愛動量股的個人投資者成為這輪風險資產追漲的關鍵力量。他們在4月初美股瀕臨熊市邊緣時仍堅持買入,而機構則在關稅引發的市場崩盤時選擇了拋售。
高盛一籃子大型科技股指數飆升至歷史新高。
大型科技公司在過去兩年中一直是市場的主要推動力。雖然DeepSeek的崛起一度引發對AI主導地位的擔憂,但現在它們重新擔任起美股“領頭羊”。
Truist諮詢服務公司聯合首席投資官Keith Lerner表示:"一旦關稅有所緩解,投資者就回到了主導主題,也就是AI。"
科技股的強勢不僅是情緒的體現,更有強勁的盈利預期作為支撐,並驅動着整個指數的盈利增長。據預測,標普500指數今年的盈利將比去年增長約8%,其中信息技術板塊的預期增幅接近21%,是所有板塊中最強勁的。
“在盈利前景不確定的時期,投資者正向那些具有更清晰長期主題的領域靠攏,”Truist的Lerner補充道。這解釋了為何資金持續集中於少數科技巨頭。
市場對大型科技股的極度專注,使得美股市場廣度再度下降。
這甚至抑制了市場中另一個傳統的高風險角落——小盤股的表現。今年以來,羅素2000小盤股指數和只包含盈利小公司的標普600指數,其表現雙雙落後於標普500指數。
分析指出,根本原因在於這些小盤股指數中科技股的權重相對較低。在標普500指數中,信息技術和通信服務板塊的合計權重接近43%;但在羅素2000指數中,這一比例僅為13%,在標普600指數中也僅為16%左右。這種結構性差異導致了在當前市場環境下,小盤股整體被邊緣化。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