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安聯投資表示,2025年上半年在美元急挫及美國經濟衰退風險升溫的環境下,環球市場不確定性加劇,投資者信心減弱,資金流向亦出現明顯轉變,美國關稅、消費者信心、通脹及經濟衰退風險等關鍵議題將主導下半年經濟格局,而中東的軍事行動亦可能進一步影響市場情緒。
對美國政策可信度和財政可持續性的擔憂正推動資金流向亞洲,帶動區域性貨幣走強,併爲亞洲經濟增長創造新機遇。安聯投資亞太區高級經濟師湯繼成表示,美國例外主義正因市場對美國政策的可信度及財政可持續性產生擔憂而受到威脅,導致美國國債和美元遭拋售,這一趨勢預示着美國GDP 增長將放緩,經濟衰退風險升溫,令投資者開始尋求全球非美元資產的投資機會,相關資金流向的轉變已在歐洲股票及黃金這類作爲法定貨幣貶值對沖工具的強勁表現中得以體現。
湯繼成指,去美元化趨勢對亞洲經濟尤爲有利,區內貨幣升值亦爲央行提供寬鬆政策的空間,而對美國價務可持續性的擔憂升溫,促使部分資金迴流亞洲。
現時亞洲經濟體目前持有約8.6 萬億美元的美國發票及固定收益資產,若出現部分資金迴流,將顯著支持區內貨幣,並提升區內股票及固定收益市場表現。
湯繼成指,較看好由內需驅動、政策利率有降息空間且不受特定政治經濟擔憂影響的亞洲經濟體、特別是中國、即度及澳洲,但中東地區的緊張局勢可能推高原油價格,影響亞洲通貨膨脹、對外收支及貨幣政策放寬的步伐。
亞洲股票方面,安聯投資亞太區股票首席投資總監薛永輝表示,今年來亞洲股市表現突出,MSCI 亞太指數相對美股主要指數錄得顯著升幅,而自特朗普2.0政策實施以來,美元轉弱及進一步支持亞洲股市,目前MSCI 亞太區指數預測市盈率爲14.2倍,估值仍具吸引力。
薛永輝指,亞太地區的股票市場充滿投資機遇,特別是大型、流動性高、內需穩健且能抵禦外圍衝擊的市場,投資者應考慮在增長型、價值型及股息型股票中作多元配置,同時把握創新、消費模式轉型及企業管治改革等投資主題所帶來的超額回報機會。
安聯投資看好中國、印度、日本及韓國市場。薛永輝指,中國定下約5%的GDP增長目標,顯示政府推動內需及加強貿易聯繫的必要性。隨着中國出口商逐漸演變爲全球跨國企業,尤其是在電動車和機器人領域,市場發展潛力巨大。加上中國政府支持股市的措施,有助穩定市場。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