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偉達股價創歷史新高,重奪全球市值第一寶座。
週三,英偉達股價大漲4.3%至154.31美元,再創歷史新高,市值達到3.77萬億美元,超越微軟成爲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這標誌着這家芯片巨頭從年初的重挫中完全復甦,抹去了此前1.4萬億美元的市值損失。
這一漲勢得益於黃仁勳在英偉達年度股東大會上的樂觀表態。
會上,黃仁勳強調AI和機器人技術帶來“數萬億美元機會”,並指出全球對“主權AI”的需求正在增長,英偉達正處於爲期十年的AI基礎設施建設浪潮的起點。
此外,市場對科技巨頭可能削減AI基礎設施支出的擔憂也已明顯緩解。在最新發布的財報中,這些公司重申了對AI投資的承諾,支撐了英偉達的增長前景,同時也爲投資者注入了信心。
英偉達的股價回升反映了市場對AI需求持續增長的認可。
黃仁勳在股東大會上透露,僅微軟在近一個季度處理AI模型的請求量就比去年同期增加了五倍以上。此外,英偉達支持的CoreWeave等“neocloud(雲端新秀)”AI公司股價自3月納斯達克上市以來已上漲超300%,顯示出AI長期增長前景的吸引力。
與此同時,作爲英偉達的關鍵存儲供應商,美光科技週三公佈的季度收入達到創紀錄的93億美元,超出華爾街預期的89億美元,並對AI需求增長給出積極預測——這進一步佐證了AI硬件市場的強勁勢頭。
英偉達今年經歷了戲劇性的股價波動。
今年年初,由於“DeepSeek衝擊”引發市場對英偉達主導地位的擔憂,英偉達4月股價暴跌至94.21美元的低點,較年初下跌37%,市值蒸發近6000億美元。
從4月低點反彈至週三收盤,英偉達市值已累計上漲約1.42萬億美元,完全收復失地並創出新高。該股連續三個交易日上漲,超越了1月份149.43美元的前期紀錄。
多重積極因素推動了英偉達股價的強勁反彈。
研究公司Futurum Group首席執行官Daniel Newman表示,英偉達的反彈源於其驚人的技術優勢:
“儘管亞馬遜和微軟等雲服務商有意構建自己的垂直整合AI基礎設施,但目前最佳技術堆棧仍然是英偉達。”
巴克萊銀行分析師將英偉達目標價上調至200美元,預計公司市值可能達到4.9萬億美元,較當前股價還有38%的上漲空間。
該行分析師指出,Blackwell平臺的上線和供應鏈的積極反饋顯示出AI硬件需求的強勁,特別是agentic AI(自主完成任務的AI軟件)的應用增長。
伯恩斯坦研究團隊也表示,包括英偉達在內的大型芯片股將受益於科技公司對AI需求的鉅額資本支出以及主權AI的發展。
英偉達還在會上承諾每年推出一款AI芯片,並計劃在Blackwell系統之後推出Vera Rubin芯片。近期,英偉達與沙特阿拉伯和阿聯酋等國簽署了主權基礎設施協議,顯示其全球佈局的野心。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