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又收割一個IPO:曹操出行上市首日破發,Robotaxi是解藥還是新泡沫?

賽博汽車
06/26

作者 | 葉婷婷

編輯 | 章漣漪

李書福又收穫了一個“IPO”。

6月25日,由吉利孵化的網約車平臺曹操出行有限公司(下稱曹操出行)正式在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成爲港股最大的出行平臺。

最終,曹操出行發行價定在了41.94港元/股,全球發售4417.86萬股股票,募資淨額約17.18億港元。

從市場認購情況來看,曹操出行本次IPO獲得投資者積極響應,香港公開發售部分超額認購21.14倍,國際發售部分也獲得2.78倍認購。

其中,梅賽德斯-奔馳、未來資產證券(香港)、無極資本、國軒高科(香港)、億緯亞洲和速騰聚創等六家基石投資者,合計認購2264.24萬股,佔發行股份總數的51.25%,認購金額約9.52億港元。

不過其股價表現卻沒有那麼樂觀。

曹操出行上市首日即破發

曹操出行開盤即報33.8港元/股,較發行價大幅低開,IPO首日即遭遇破發。截至當日收盤,股價報36港元/股,當日跌幅達14.16%,總市值爲195.9億港元。

上述結果並不讓人意外。一方面,從招股書也可以看出,曹操出行面臨重重壓力;另一方面,已經成功上市的嘀嗒出行如祺出行等,資本市場表現也不盡如人意。

但這並不影響出行平臺加速上市的步伐。今年以來,不止曹操出行,哈囉出行、享道出行等都在陸續尋求上市,並用利用Robotaxi增加想象空間。

在一級市場投資資金趨於緊張的狀態下,網約車平臺們亟需儘快上市融資,以應對共享模式長期面臨的資金、盈利等挑戰。

01

上市首日破發,面臨聚合依賴與盈利困局等壓力

曹操出行上市首日即破發的背後,是對聚合平臺依賴度高、遲遲無法盈利、現金流緊張等多重壓力。

從2024年網約車市場份額來看,曹操出行以5.4%的市佔率居於行業第二,但這一處境並不樂觀。其需要面對市佔率第一滴滴的市場份額是70.4%,其與市佔率第三名T3出行的差距也只有0.1%。

爲了獲取更多訂單,曹操出行高度依賴高德地圖等聚合平臺。

數據顯示,2022年至2024年,曹操出行訂單量快速增長,期間年內分別爲3.83億單、4.48億單、5.98億單。

這些訂單絕大多數來自聚合平臺。2022年至2024年,曹操出行在聚合平臺的訂單分別佔GTV(總交易額)的49.9%、73.2%及85.4%,同時分別佔訂單量的51.4%、74.1%及85.7%。

曹操出行表示,通常會根據聚合平臺促成的用戶流量向其支付佣金。於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其向聚合平臺支付的佣金分別佔該等平臺所促成的GTV的7.3%、7.5%及7.2%。

針對這一問題,曹操出行在招股書中也坦言,“無計劃降低聚合依賴”。其好處是,可以藉助聚合平臺的流量,以較低成本進行快速擴張;但同時也意味着曹操出行幾乎沒有品牌溢價能力。

好消息是,訂單量快速增長的同時,曹操出行的營收也在增加。

曹操出行主要財務數據

2022年至2024年,曹操出行營收分別爲76.31億元、106.68億元和146.57億元;訂單量分別爲3.83億單、4.48億單、5.98億單;平均客單價分別爲23.2元、27.3元、28.3元。毛利率也從2022年的-4.4%增長至2024年的8.1%。

壞消息是,它依然遲遲無法盈利。

一方面,從銷售成本來看,儘管佔比從2022年的104.44%降至2024年的91.9%,但絕對金額也從79.7億元增長至134.7億元,營收和成本同步大幅增加,是出行平臺普遍共性。其中,最大頭爲出行服務司機的收入和補貼。2022年至2024年分別爲62.85億元、81.46億元和107.15億元。

另一方面,從利潤來看,曹操出行淨虧損雖逐年縮減,但至今尚未盈利,2022年至2024年淨虧損分別爲20.07億元、19.81億元和12.46億元。

累計來看,過去3年曹操出行總虧損達到52億元。對應2024年5.98億訂單量,這意味着,當年度其每接一單約虧損2.08元。

長期虧損之下,曹操出行面臨較大的資金壓力。

招股書顯示,截至2024末,截至2024年,曹操出行的負債總額爲112.83億元,流動負債淨額爲81.46億元,持有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爲1.59億元。

曹操出行面臨較大資金壓力

因此,在招股書中,曹操出行也指出,IPO募集所得資金淨額部分將用於償還若干銀行借款的部分本金及利息。

其中,有關銀行借款的本金分別爲1.16億元、1.5億元、1.6億元和2億元,固定期限爲一年。有關銀行借款固定年利率分別爲3.15%、3.35%、3.10%及3.20%,分別於2025年9月、2025年10月、2026年2月及2026年2月到期。

02

擬用定製車降本增效,Robotaxi構建未來想象

面對多重困境,曹操出行也在尋求新的突破點。其中,定製車和自動駕駛是重點。

除了償還若干銀行借款,曹操出行此次IPO所得金額主要還是用於支持未來三年內研發和落地運營。

其中,重點之一是提升並推出一系列定製車。

依託於主機廠吉利背景,早在2021年,曹操出行便開始部署定製車和車服解決方案;2022年開始部署定製車以提供專車服務;2023年下半年開始向第三方銷售定製車。

數據顯示,2022年至2024年,於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定製車佔曹操出行總GTV的5.3%、20.1%及25.1%;所履行訂單佔訂單總數的4.8%、18.9%及25.0%。

截至2024年,定製車履行的訂單已經佔其總交易額的25.1%。

曹操出行兩款定製車

目前,曹操出行主要運營兩款定製車,即楓葉80V及曹操60。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其在中國31個城市部署超過34000輛定製車,包括超過18000輛楓葉80V和超過16000輛曹操60,其定製車隊成爲網約車平臺上最大的車隊。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楓葉80V和曹操60的預計TCO分別爲每公里0.53元和0.47元。這意味着與典型純電動汽車相比,曹操出行的定製車輛TCO(全週期成本)分別降低33%和40%。2024年,定製車履行的訂單佔曹操出行GTV的25.1%,較2023年的20.1%再提升5個百分點。

因此,未來定製車將在曹操出行車隊中佔據越來越大的份額,並打算將近18%的募資金額用於定製車領域。

曹操出行計劃,2025年至2027年,每年採購約8000輛定製車,並逐步以定製車替代過時的運營車型。預計2025年至2027年各年底,其平臺部署的定製車數量將分別約4.2萬輛、5萬輛和5萬輛。

在曹操出行看來,定製車可以降低全生命週期成本的同時,還能鏈接吉利生態中的補能體系與維修體系,可以延長車輛的整體生命週期,也讓司機的收入更高、用戶獲得更穩定的優質服務。

另一大發力重點則是Robotaxi。

今年2月28日,曹操出行已經上線曹操智行自動駕駛平臺,並宣佈在蘇杭兩地試點開啓Robotaxi服務。

曹操出行上線智行自動駕駛平臺

在招股書中,曹操出行提到,背靠吉利公司可以在不產生大量前期投資的情況下,進行Robotaxi服務部署。曹操出行加上吉利,能集齊Robotaxi服務所需車輛、L4技術、出行平臺三個重要元素。

因此,曹操出行表示,此次約17%的所得款項淨額,將在未來三年用於提升技術及投資自動駕駛。

其中,所得款項淨額約12%用於投資自動駕駛。據招股書顯示,所得款項淨額中約1%將用於支付與吉利集團合作改裝車輛所需的自動駕駛相關軟硬件成本;約5%將用於與吉利集團合作開發預計於2026年底前推出的新自動駕駛定製車型;約6%則將用於自今年起向吉利集團採購Robotaxi所產生的成本。

顯然,在網約車市場日益飽、競爭越發激烈的當下,自動駕駛會是曹操出行爲未來準備的新故事。

03

上市潮背後,網約車平臺面臨集體生存焦慮

不止曹操出行,近年來多家網約車平臺都在加速衝刺上市。

2024年6月,嘀嗒出行登陸港股;7月如祺出行正式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掛牌交易。

今年3月,上市公司永安行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擬變更爲上海哈茂,實際控制人變更爲楊磊(哈囉聯合創始人兼CEO)。上海哈茂是哈囉關聯企業,此次交易若完成,螞蟻集團將套現2億元,楊磊將付出15.09億元的代價。哈囉或能借殼上市,圓夢A股。

同年5月,享道出行宣佈完成超13億元C輪融資後表示,公司已啓動港股IPO計劃。

……

他們尋求快速上市背後,是希望脫離虧損、缺錢等困境。

對比來看,這些公司在資本市場的遭遇也幾近一致。

首先是上市之路坎坷。

除了曹操出行,截至目前,國內已經上市的網約車平臺主要有嘀嗒出行和如祺出行。

去年6月嘀嗒出行上市

其中,嘀嗒出行“五闖港交所”。其首次上市申請是在2020年10月,隨後在2021年4月、2023年2月、2023年8月和2024年3月陸續多次向港交所遞表申請上市,最終才於2024年6月上市。

如祺出行也分別在2023年8月和2024年3月兩次遞表,最終於2024年7月10日在港股開盤交易。

曹操出行亦是如此。

早在2024年4月29日,曹操出行就曾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同年10月底更新了上市申請書。直到今年4月曹操出行再次遞交招股書,最終於6月9日通過聆訊,17日招股,25日掛牌交易。

其次是資本市場表現不盡如人意。

6月25日上市首日,曹操出行遭遇了破發,一度大跌19%,雖然其間有所反彈,但當日跌幅最終還是落在14.16%。

這並非孤例。

去年嘀嗒出行、如祺出行登陸港交所時,均在上市第一天遭遇股價破發,並呈現波動下滑趨勢。截至北京時間6月25日收盤,如祺出行股價已經從上市之初40港元的高點跌至9.45港元,而嘀嗒出行股價也從上市首日高點5.9港元跌至1.18港元。

再者是講述Robotaxi故事。

曹操出行明確表示加大Robotaxi服務部署。

如祺出行更是一再強調自己的“無人駕駛”概念。在招股書中,其甚至透露,此次IPO所募資金用途,包括Robotaxi在內的自動駕駛運營研發相關資金將佔到40%,而用於現有網約車業務的地域、用戶擴張等提升市場份額的資金佔用,僅有20%。

而這一佈局,也被認爲在如祺出行IPO中發揮重要作用。

如祺出行Robotaxi車隊

顯然,相比網約車,Robotaxi更“性感”,這或許也是近期哈囉入局Robotaxi的重要原因。

出行平臺做Robotaxi自然有其優勢,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也是一件自我革命的事情。

在推進自動駕駛的過程中,自我組織如何進化,現有的網約車司機與無人車之間的矛盾如何處理,都是關鍵的課題。

當然,這是後話,當下如何爭奪更多市場、實現扭虧爲盈,贏得資本市場信任,是更現實的難題。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