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港交所6月25日披露,亦諾微醫藥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請,花旗、中金公司爲其聯席保薦人。
招股書顯示,亦諾微醫藥是一家專注於臨牀需求導向的生物科技公司,致力於通過自主知識產權生物工程化技術,發現、開發、生產及商業化新型溶瘤免疫療法和工程化外泌體療法。公司設計並打造風險均攤的產品組合,包括用於治療實體瘤的具有同類最佳潛質的溶瘤免疫療法候選藥物和具臨牀應用前景或可直接商業化的創新型工程化外泌體治療產品。
公司的產品管線包括兩款臨牀階段溶瘤免疫療法候選藥物、兩款臨牀前階段工程化外泌體治療候選藥物以及三款可直接商業化的工程化外泌體產品(包括一款已通過INCI途徑註冊商業化的工程化外泌體產品)。
公司的核心產品MVR-T3011是一種基於HSV-1的新型溶瘤免疫療法,其藥物作用機制爲通過將強效的腫瘤裂解與表達抗PD-(L)1抗體和IL-12相結合,靶向治療全譜系膀胱癌及包含頭頸鱗癌的更廣泛實體瘤類型。其自主的經優化後的HSV-1骨架使複製能力提升3個10級對數,並支持多途徑給藥(包括腫瘤內給藥、膀胱內給藥及靜脈給藥),拓展了對於不同實體瘤類型的臨牀適用性。
公司開發的另一款突破性溶瘤免疫療法候選藥物 MVR-C5252,是針對惡性腦膠質瘤這一臨牀需求迫切的疾病領域的新一代治療方案。該藥物基於HSV-1的新型溶瘤免疫療法,經改造後可表達抗PD-(L)1抗體及IL 12。相較MVR-T3011,該進一步編輯載體在保留抗PD-(L)1抗體及IL-12的同時,刪除關鍵潛伏及神經毒性基因,從而提高顱內給藥的安全性,並在高度免疫抑制的腦膠質瘤微環境中實現更強的免疫活化。
目前,公司尚無根據臨牀監管途徑上的獲批上市或商業化的藥品。風險方面,可能無法成功開發、上市公司的管線產品(包括核心產品MVR-T3011)及/或自該等管線產品獲得有意義的經濟價值。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預測,全球溶瘤免疫療法藥物市場規模預計將從2024年的8710萬美元增長至2028年的15.6億美元,期間複合年增長率達105.7%,到2033年將進一步擴大至171.45億美元,2028年至2033年期間的複合年增長率爲61.5%。
財務方面,2023年、2024年及2025年1-3月,亦諾微醫藥實現收入分別約爲677.2萬元、320萬元、128.7萬元人民幣;同期年內虧損分別約爲4.82億元、5.24億元、2.04億元人民幣。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