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6月25日訊 坐落於李滄區四流中路46號的國棉六廠(鍾淵紗廠舊址),這座承載青島百年紡織工業記憶的“活化石”,即將以全新的姿態煥發新生。作爲青島近現代城市與產業發展變遷的重要見證地,這裏不僅銘刻着“上青天”時代的輝煌印記,更在新時代城市更新的浪潮中,煥發出“設計之都”的創新活力,蛻變爲青島嶄新的歷史文化名片。
歷史與榮光:紡織工業的精神圖騰
國棉六廠廠區始建於1921年。日商鍾淵紡織株式會社在此建廠,開啓青島紡織工業的序幕。
新中國成立後,這裏更名爲國營青島第六棉紡織廠,成爲全國紡織業“上青天”傳奇的重要支點。紅磚廠房內,曾迴盪着紡織人銳意進取的“火車頭”精神,膠濟鐵路旁,原棉倉庫與紡織車間訴說着工業時代的榮光。
煥新與共生:工業遺存的創意重生
國棉六廠遵循“招商策劃+規劃設計+文保利用”三位一體模式,以“修舊如舊、功能再造”爲核心理念,打造新舊共融的活力空間。
通過保護文保建築、改造其他有保留價值的建築、織補修復塌陷區進行國棉六廠的保護與再生,同時與青島北站連接的雲網系統、與站前商業連接的地下通道可直達國棉六廠,構建“兩橫兩縱兩片區”的總體格局。
項目北區整合高校資源搭建產學研平臺,融入多元功能,結合廠區特色打造文化與藝術空間;南區規劃形成青年創客聚集區,構建集商業、辦公、酒店等於一體的複合生態。
未來與願景:年輕活力賦能城市客廳
國棉六廠的蛻變不止於空間更新,更致力於成爲青島年輕力的文化引擎。通過藝術展覽、音樂市集、創意峯會等常態化活動,這裏將吸引先鋒藝術與本土文化碰撞;依託地鐵TOD優勢,國棉六廠項目將加速實現“交通+商業+文化”的深度融合,助力青島TOD一號工程片區躍升爲城市活力樞紐。
未來園區業態迭代將歷經“立足歷史”“創藝新生”“創智轉型”“賦能片區”四階段,將引入多家設計、科創領域企業,持續提升區域活力與吸引力,推動實現“資產存量”向“發展增量”的華麗轉身。
使命與擔當:地鐵力量助推城市躍遷
作爲青島TOD一號工程的核心載體,青島地鐵集團正全力推動國棉六廠煥新進程。在改造投資中,積極踐行國企責任,以“集聚活力的創新策源地,對話世界的青島會客廳”爲願景,讓這座百年工業遺產成爲城市文化復興的標杆,爲青島建設國際大都市注入新動能。
曾經,國棉六廠內紡織車間機器轟鳴;如今,這裏創意浪潮澎湃翻湧。國棉六廠的蝶變之路,既是青島工業遺產保護與再生的典範,更是這座城市向新而生的有力宣言。在這裏,歷史與未來共鳴,文化與創意共舞,一座屬於青島的“城市文化新地標”正蓄勢待發!(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周建亮)
責任編輯:王逸羣
(作者:周建亮)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