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機器人持續迎來催化劑,行業有望快速進入產業化階段!
6月24日,人形機器人成爲市場領漲板塊,減速器、PEEK材料等題材盤中漲幅均超4%。
馬斯克此前透露,公司已在全力研發第三代Optimus人形機器人。6月22日,2025國際人形機器人與機器人技術展覽會落下帷幕,多個重大項目簽約。
今天我們就來系統梳理人形機器人行業的發展現狀,探尋行業的投資機遇。
關注【光大快評】,緊跟財經熱點!
1、特斯拉推進第三代Optimus研發,NEO Gamma引發市場關注
人形機器人板塊之所以出現了大漲行情,除了A股整體延續快速上漲勢頭之外,人形機器人近期頻繁迎來新進展,這或許加速行業產業化進程。
根據特斯拉CEO馬斯克此前發佈的信息,團隊已在全力研發第三代Optimus人形機器人。馬斯克認爲,第三代Optimus將全面展示人形機器人在日常消費領域的巨大價值。
此前媒體報道特斯拉人形機器人項目負責人Milan Kovac即將離任,這將給Optimus商業化進程帶來不確定性。Milan Kovac早在2016年便入職特斯拉,2022年成爲Optimus研發負責人,2024年成爲該項目副總裁。此前市場傳言特斯拉人形機器人或將“砍單”,這一度影響市場對人形機器人行業的信心。
市場一直極爲關注Optimus的量產節奏,早在2024年6月,馬斯克就曾經表示在2024年底至2025年初對Optimus進行“重大的硬件改版”,2025年將進入限量生產階段。
2025年3月21日,馬斯克對外表示特斯拉人形機器人Optimus已經在弗裏蒙特廠試產線完成製造。特斯拉2025年計劃生產5000臺Optimus,2026年目標產量提升至5萬臺。
5月中旬,特斯拉接連發布Optimus跳舞視頻,部分舞蹈模仿馬斯克,整體動作極爲流暢。特斯拉表示,Optimus在仿真環境中學習舞蹈動作,並不需要數據微調。
爲了能夠儘快推動Optimus規模化生產,特斯拉官網已經發布多個招聘需求,大多數崗位爲工程師,包括機器學習工程師、深度學習操作工程師、強化學習工程師等。由此我們可以發現,特斯拉仍在加碼人工智能來提升人形機器人的整體能力。
除了特斯拉,歐洲人形機器人知名公司1X Technologies一直在推動人形機器人走入家用領域。
2025年2月,1X Technologies發佈全新家用機器人NEO Gamma,NEO Gamma具有兩大特點:優秀的泛化學習能力,可以應對複雜的家庭場景;身體覆蓋纖維新材料,可以減少潛在的碰撞損傷。
NEO Gamma搭載了先進的1X世界模型,可以在原子世界和比特世界之間建起橋樑。1X世界模型可以幫助NEO Gamma去感知自己的行爲後果,生成高保真視頻。隨着1X世界模型訓練量不斷增加,NEO Gamma也會更精準判斷是否完成任務。
2、國內人形機器人快速發展,多家A股公司已佈局
在國內,人形機器人行業迎來快速發展階段,多家公司均實現重要突破。在此背景下,中國人形機器人產業鏈也成爲國外學習的模板。
根據北京日報,6月23日,新加坡總理黃循財參觀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黃循財表示,願與北京市強化在人形機器人技術領域的合作。
6月22日,2025國際人形機器人與機器人技術展覽會落下帷幕,近300家機器人公司齊聚一堂。展會期間,6個重大項目簽約,包括5萬臺整機生產線。
2025年以來,多地舉行了人形機器人體育賽事,這不斷推動行業發展。5月25日,由央視舉辦的《CMG世界機器人大賽·系列賽》機甲格鬥擂臺賽即將拉開序幕,宇樹科技將參加本次比賽。
2025世界機器人大賽——首屆具身智能機器人運動會於4月24日-26日舉行。這場運動會由中國電子學會主辦,無錫市惠山國有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和中國人形機器人百人會共同承辦。
4月19日,北京舉辦了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比賽,這引起了廣泛的關注與討論,我們發現多個廠商的人形機器人已經展現了不俗的實力。
展望未來,8月15日-17日,2025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將隆重舉行,競賽項目分爲主體賽事和外圍賽事,主題賽事包括足球、田徑、藥品分揀等,外圍賽事則包括籃球、乒乓球等。
當前人形機器人迎來關鍵發展階段,王興興此前透露人形機器人行業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熱潮”,衆多企業加速推動下游場景的落地。很多人形機器人廠商爆單,包括宇樹科技在內的衆多企業處於良好的發展狀態。宇樹科技當前處於人員緊缺階段,研發、技術、文職、銷售等職位都非常缺人。
在人形機器人快速發展過程中,宇樹科技在產品銷售端成爲佼佼者。根據高工機器人產業研究所的數據,2024年宇樹機器狗銷量達到2.37萬臺,市佔率接近70%;宇樹人形機器人交付量突破1500臺。
伴隨着人形機器人的發展,AI芯片(實現機器人大腦及小腦智能)、減速器、靈巧手、PEEK材料、電機、鋰電池、絲槓(傳動裝置)等領域將迎來發展機遇。
根據iFinD金融數據終端,人形機器人概念股包括:匯川技術、科大訊飛、藍思科技、三花智控、勝宏科技、億緯鋰能、光啓技術、兆易創新、拓普集團、鵬鼎控股、華勤技術、瑞芯微、領益智造等。
(本文首發於2025年6月24日)
李泉
投資顧問執業編號:S093062207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