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石科技爐邊對話:CDMO 的綠色躍遷與全球韌性供應鏈構建

市場資訊
06-27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2025年6月24日CPHI China展會現場,一場聚焦CDMO行業綠色轉型的爐邊對話揭開了中國醫藥製造升級的深層邏輯。五位來自政策制定、產業創新、國際業務、綠色技術實踐及海外協會的重磅嘉賓——藥石科技創始人兼董事長楊民民博士、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副會長王學恭、泰勵生物創始人兼CEO張彥濤博士、藥石科技常務副總經理兼CDMO業務負責人陳志紅博士、BSI醫療健康與生命科學部門全球總監Courtney Soulsby,以藥石科技連續兩年斬獲ACS CMO綠色化學卓越獎爲切入點,從技術革新、成本效率博弈到全球競爭力構建,勾勒出中國CDMO從"製造"向"智造"躍遷的路線圖。

圖片來源:企業供圖

在綠色技術與創新範式的討論中,楊民民博士坦言,安全環保風險與有機化學行業低自動化生產的矛盾,促使藥石科技探索連續流、微填充牀等新技術。藥石科技十年前就開始將微填充牀技術應用於氫化反應,並通過固定化催化劑提升選擇性,解決傳統工藝審批複雜性;積極應用連續流技術覆蓋放熱、放氣等高危反應,實現研發效率與成本優化。陳志紅博士補充,藥石科技積累50餘種連續流技術項目經驗,30%以上研發項目應用該技術,生產層面效率提升、成本降低,而2022年ICH Q13指南推動中美歐監管接軌,截至2024年全球超20款應用連續流工藝的新藥獲批,平衡了綠色轉型與合規需求。張彥濤博士則指出中美綠色化學存在較多落地差異,如定義不統一、PMI指標侷限,國際客戶更重交付時效等,而藥石科技通過Building Block策略從源頭優化分子設計,呼籲多界協同平衡經濟與環保。王學恭副會長強調,中國將綠色轉型上升爲國策,工信部從傳統產業升級、低碳產業培育、綠色服務鼓勵三方面發力,未來聚焦行業標準樹立與監管流程簡化。Courtney Soulsby 則以BSI推動抗生素廢水排放標準化爲例,指出歐洲藥品招標中環境指標權重達30%,高於價格因素,可持續製造已成爲核心採購考量。

談及綠色轉型的成本與效率博弈,陳志紅博士以藥石科技2023年ACS CMO綠色化學卓越獎獲獎項目爲例,連續流技術將藥物中間體生產週期從40天壓縮至10天,佔地降爲5%,溶劑用量減超50%,實現"降本-增效-減排"。楊民民博士透露,藥石科技依託Building Block 業務體量,60%以上該業務及30%-40%的CDMO業務應用新技術,通過反應標準化降低設備成本,形成良性循環,全流程集成連續化雖需投入但規模化後成本潛力顯著。張彥濤博士提出 "時間考驗"標準,CDMO需平衡長期綠色主義與短期利益,藥石科技的Building Block策略兼顧交付與工藝可持續性。王學恭副會長指出,中國製藥工業2024年API出口額近500億美元,但國內企業面臨內卷與歐美碳關稅壓力,需政策營造良性生態、提升強制性標準。Courtney Soulsby強調,歐洲採購機構已將可持續性指標認證納入硬性要求,獨立驗證的環保實踐在招標中具競爭優勢。

在探討中國CMC的全球競爭力與挑戰時,張彥濤博士指出行業關注點已從硬件建設轉向流程管理,印證綠色製造能力提升。楊民民博士透露藥石科技海外策略:基於連續流技術構建 "本地研發+全球交付"模式,可大幅降低人力需求,突破歐美成本與環保瓶頸,實現從成本驅動到技術驅動轉型。王學恭副會長用數據說明中國醫藥產業躍遷:2024年創新藥license out總額約500億美元,呼籲藥石科技等中國CDMO加速出海,推動中國製造佈局全球重要市場。Courtney Soulsby指出,中國CDMO的短板在於未能有效對國際客戶傳達綠色成果,建議以認證文件、可持續數據等可審計的數據證據打破"低成本代工"認知。

圖片來源:企業供圖

對話尾聲,諸位嘉賓的行業洞見雲集——楊民民博士以“將精細化學品化工廠轉型爲智能化辦公場景”勾勒產業迭代願景;張彥濤博士從製造體量維度判斷“先進製造技術必然在最大製造國落地生根”;王學恭副會長以“合規經營到卓越運營的進階之路”道破中國企業全球化必修課題;陳志紅博士直擊核心,指明“綠色製造能力是企業長期可持續發展的核心競爭力”;Courtney Soulsby則以國際視角揭示“Embed sustainability right from the beginning - and throughout the product development lifecycle”的現實博弈,強調商務溝通的破局價值。這場對話不僅是技術與理念的碰撞,也折射出中國醫藥產業正以綠色智造爲支點重構全球價值鏈,爲"中國智造"在全球醫藥產業格局中確立更具競爭力的發展座標。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