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團出海形成護城河,中國企業出海的未來在生態聯合體

上觀新聞
06/27

  出海是企業「生存需要還是發展需要?」在日前舉行的深圳香蜜湖國金院2025夏季會議上,金融壹賬通AI數智事業部總經理、香港壹賬通CEO金新明給出了清晰答案:「金融壹賬通的出海既是生存發展所需,更是主動的戰略抉擇」。

  本次會議以「新形勢下金融科技出海的機遇與挑戰」為主題,聚焦金融科技出海、宏觀經濟形勢兩大方向,緊密圍繞當前經濟金融發展熱點和難點,通過深入研討,為金融科技出海和宏觀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具有前瞻性的啓發和建議。

  在現場,金新明結合金融壹賬通過去數年的探索和實踐,系統闡述了企業在全球化佈局中的戰略思考與實踐路徑,為中國科技企業高質量出海提供了全新範式參考。

  不同於純技術輸出模式,作為平安集團對外輸出金融科技的唯一窗口,金融壹賬通打造了「技術+業務」雙輪驅動模式,這種深度賦能將平安集團在綜合金融領域數十年沉澱的業務智慧與前沿技術方案深度融合,已在全球20個國家和地區獲得197家金融機構的合作驗證。

  「我們與南非耆衛保險的合作就是典型例證,」金新明舉例說明,「當對方尋求綜合金融轉型方案時,平安在保險銀行養老金融領域的實戰經驗成為了關鍵賦能要素。」這種「經驗輸出」正幫助海外機構實現彎道超車,也標誌着中國科技企業從單純技術供應商向業務生態共建者的身份躍遷。

  在出海目的地選擇上,金融壹賬通展現出精準的戰略聚焦。「東南亞是我們重兵投入的市場,香港更已覆蓋過半本地銀行。」金新明指出,東南亞與香港是金融壹賬通出海的兩大戰略核心區域。此外,金融壹賬通在中東地區也取得突破,在阿布扎比金融自由區(ADGM),金融壹賬通已幫助監管機構構建創新借貸平臺,標誌着技術輸出正向規則制定層面延伸。

  針對出海企業遭遇的水土不服問題,金新明提出四重保障機制來破解這個「南橘北枳」現象:一是建立有全球視野的技術研發體系;二是要有深度適配當地監管與業務需求的本地化改造能力;三是培育橫跨技術與文化理解複合人才的全球化人才矩陣;四是建立協同發展、抱團取暖式的產業鏈合作生態。

  「比如,金融壹賬通協同平安集團的兄弟公司在東南亞對本地的車企做整體產業鏈的輸出,從供應鏈金融到它的信貸服務及風控體系,構建了一個整體產業鏈。」金新明認為,這種「產業鏈整體輸出」模式打破企業單打獨鬥困境,通過金融科技+產業資源的組合拳創造「1加1大於2」的競爭壁壘。

  「中國企業出海的未來在生態聯合體。」金新明在總結時強調,抱團出海形成的協同效應將成為中國科技企業參與全球競爭的最強護城河。

(文章來源:上觀新聞)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