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金屬供不應求
不平衡可能至少持續到 2030 年
行業會議聚焦成本削減
鋰的未來需求被視為穩固
Ernest Scheyder
路透拉斯維加斯6月26日 - 全球最大的鋰生產商在本週舉行的一次重要行業會議上表示,儘管對電池金屬的需求持續攀升,但鋰價卻持續下滑,這是一個令人沮喪的 "悖論",至少在2030年之前不可能得到解決。
根據諮詢公司Fastmarkets的數據,鋰曾經是一種主要用於潤滑脂、陶瓷和製藥的小衆金屬,但在電動汽車、大規模電池存儲和其他電子應用領域的使用卻迅速增長,去年的需求增長了24%,未來十年的年增長率可能達到12%。
然而,來自中國 (link),供過於求在過去兩年拖累價格下跌了90%以上,並引發了全球範圍內的裁員、企業收購和項目延期。
"我們有市場之痛,但另一方面也有戰略收益。澳大利亞鋰礦開採商皮爾巴拉礦業公司(Pilbara Minerals PLS.AX)首席執行官戴爾-亨德森(Dale Henderson)在拉斯維加斯舉行的Fastmarkets鋰和電池原材料大會上說:"這就是鋰的悖論。
一位長期參加會議的人士用 "悲傷的階段 "來比喻今年會議的氣氛。 他說,去年的會議 (link) 反映了否定的情緒,而2025年的情緒則是接受。
儘管價格下降,但據組織者稱,作為全球最大的鋰投資者、高管和消費者年度聚會,此次會議的出席人數僅比去年下降了9%,約為1000人。
"Fastmarkets公司電池原材料研究主管保羅-拉斯蒂(Paul Lusty)說:"很難想象未來鋰在全球經濟中不再發揮核心作用。
他補充說,中國礦商 (link) 儲備的供應量很可能在本十年晚些時候纔會減少,從而緩解市場失衡。
其他人則 認為時間框架更長。另一家礦產諮詢公司 Project Blue 預計,最早要到 2033 年,鋰的需求量纔會超過供應量。
"鋰沒有寒冷模式。全球最大的鋰生產商Albemarle ALB.N的定價主管彼得-漢納(Peter Hannah)說:"鋰確實比許多其他市場更不穩定,該公司已裁員並推遲擴建項目 (link),以應對價格下跌。
會議的大部分討論都集中在抑制支出方面,各種鋰項目,尤其是直接提鋰(DLE) 項目 (link),都在兜售降低成本的努力。
"礦業投資銀行紅雲證券(Red Cloud Securities)的大宗商品策略師肯-霍夫曼(Ken Hoffman)說:"鋰的問題在於哪個礦能以最低的成本生產出最高質量的產品。
由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 (link) GM.N)支持的DLE開發商EnergyX公佈的一項研究顯示,它可以在智利北部生產這種金屬,運營成本低於每公噸3000美元。雖然只是初步估算,但卻彰顯了該行業推動降低成本的決心。
"E3鋰業公司ETL.V首席執行官Chris Doornbos表示:"創新是建立彈性電池供應鏈的解決方案,該公司正在阿爾伯塔省開發一個DLE項目。
本週,全球第二大鋰生產商SQM SQMA.SN裁員5% (link),加劇了市場緊張局勢。
SQM國際鋰部門商務副總裁安德烈斯-方坦納茲(Andres Fontannaz)在會議上說:"除了純粹的經濟因素,我們還有其他因素影響着市場參與者的行為,"他提到了電動汽車在一些國家成為政治目標 (link)。
對於正在建設中的鋰電項目來說,這種緊張局勢甚至更高,因為這些項目希望在開工時價格上漲。
"正在內華達州建設北美最大鋰礦 (link) 的Lithium Americas LAC.TO公司首席執行官喬恩-埃文斯(Jon Evans)說:"這是一個非常艱難的行業。"興奮期過後就是痛苦和煎熬期,我們現在正處於這樣的時期。
(為便利非英文母語者,路透將其報導自動化翻譯為數種其他語言。由於自動化翻譯可能有誤,或未能包含所需語境,路透不保證自動化翻譯文本的準確性,僅是為了便利讀者而提供自動化翻譯。對於因為使用自動化翻譯功能而造成的任何損害或損失,路透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