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鑫集團(02858)2024年營收近百億,淨利潤超10億,業績耀眼,但高息貸款、暴力催收、隱私泄露等投訴頻發,合規風險揮之不去。
業績增長,投訴不斷
易鑫集團在汽車金融市場表現強勁。2024年,集團營業收入達98.88億元,同比增長48%;歸母淨利潤8.10億元,同比增長46%;經調整淨利潤首次突破10億元,達10.79億元,同比增長19%。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融資交易量17.2萬筆,融資總額約153億元,二手車融資交易量同比增長31.9%,佔總交易量60.5%。金融科技(SaaS)業務促成融資額61億元,同比增長56.5%,貢獻融資總額39.9%。
然而,亮麗數據掩蓋不了合規問題。黑貓投訴平臺顯示,截至2025年6月26日,以“易鑫”爲關鍵詞進行搜索的結果達7100件,涉及高息貸款、電話催收、隱私泄露等,雖然僅爲搜索結果並不代表企業的實際投訴數量,但仍然暴露出公司的管理漏洞。2024年,監管機構多次約談易鑫,要求整改不合規行爲,目前來看效果有限。
高息貸款與隱性收費
高額利息和隱性收費引發用戶強烈不滿。一名用戶投訴,貸款5.93萬元,分48期,每期還款1914.33元,年利率超24%,含高額擔保費。
另一用戶貸款9.8萬元,合同顯示融資11.4萬元,60期總還款16.73萬元,利息高達6.93萬元,另收額外收取5500元GPS和金融服務費。2025年1月,一用戶投訴貸款5.1萬元,7個月已還1.39萬元,結清仍需4.43萬元,利息超7000元,且每天收到騷擾短信。
2022年裁判文書網案例顯示,趙某某貸款6.48萬元,含850元GPS費和6850元加裝費,36期每期還款2152.33元,實際利率超17%,遠高於宣傳的7%。黑貓投訴反映,隱性費用如車輛評估費和保險費常見,用戶簽約時未獲充分告知,合同透明度不足。
暴力催收的“公開祕密”
暴力催收被用戶稱爲易鑫的“公開祕密”。黑貓投訴平臺顯示,涉及“易鑫”的投訴中超11%計801條指向“暴力催收”。一用戶稱,2025年4月貸款逾期三天,遭遇不明催收公司威脅恐嚇,撥打緊急聯繫人電話進行人身攻擊。還有用戶反映,貸款5.35萬元,因逾期半月,催收人員騷擾家人和同事。2024年,一用戶投訴稱,逾期一天即收到威脅短信,催收人員上門騷擾鄰居。
易鑫2024年年報明確提及“外包催收專業人員將親自上門催收”,此做法自2022年起寫入年報。
一用戶投訴,儘管承諾次日還款,催收仍聯繫親友,泄露貸款信息。
2024年,廈門、深圳監管部門多次約談易鑫,要求整改暴力催收,但投訴量持續增長,整改效果不彰。有律師建議保留催收證據,向監管投訴。
用戶隱私泄露疑雲
隱私保護不力加劇用戶不滿。2025年1月,用戶“保保_nkU9tp8K”在消費保平臺投訴,易鑫將其身份證及個人信息泄露給第三方,未經同意聯繫父母。2025年2月,一網友在黑貓平臺表示,易鑫在能聯繫本人的情況下,向緊急聯繫人發送恐嚇短信,泄露貸款信息,導致家庭破裂。
《消費金融公司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禁止對無關第三人催收,但易鑫做法與之相悖。
許多用戶投訴稱,其車輛GPS數據被用於非催收目的,疑似轉售給第三方。年報披露,易鑫每日通過GPS實時追蹤車輛,引發隱私侵犯質疑。中國裁判文書網檢索“易鑫”“GPS”顯示9868篇文書,凸顯問題普遍性。
虛假宣傳與合同爭議
虛假宣傳和合同不符侵蝕用戶信任。2025年2月,用戶“納才蘭秀”在消費保平臺投訴,其申請的汽車抵押貸款被轉爲融資租賃合同,車輛所有權歸易鑫,規避利率監管。貸款3.68萬元,36期每期1311.84元,總利息1.04萬元,實際利率超17%,遠高於宣傳的7%,合同還自動添加9200元首付款,未提前告知。2024年,黑貓投訴顯示,一用戶貸款4.5萬元,宣傳利率6%,實際利率達15%,合同條款模糊。
黑貓投訴平臺反映,類似案例頻現,用戶簽約時未獲清晰說明,貸款條款與宣傳嚴重不符。2025年6月17日,一用戶投訴稱,“在易鑫車主貸貸款51280元,工作人員告訴我利息是一萬塊錢一個月112左右,實際每個月扣款利息一千多,我還了四期2000現在本金還有47000多。”
科技賦能下的合規挑戰
易鑫依託Titan-AI雲平臺和“智鑫多維”AI模型,2024年金融科技收入達18億元,同比增長290%,但“智慧催收”應用引發爭議。年報顯示,智能呼叫系統處理超8200萬次呼叫,智能審批完成800萬次審覈。多位用戶在黑貓平臺投訴,即便還款結清,仍收到陌生號碼催收短信,稱“一天多條短信嚴重影響生活”。2025年3月,一用戶反映,AI系統誤判其還款狀態,導致連續一週收到催收電話。
2025年4月,易鑫宣佈推出Agentic大模型,聲稱提升合規性,但用戶反饋顯示,AI催收加劇高頻騷擾。2025年5月,一用戶投訴稱,AI催收系統未識別其還款記錄,致使重複催收,技術與合規管理存在系統性缺失。
高管激勵與用戶權益博弈
高管薪酬與業績掛鉤加劇合規風險。2024年,董事會主席張序安年薪從378萬元升至1700萬元,另獲1.01億份期權和6757萬股票獎勵,價值約1.32億元。激勵要求公司五年經調整淨利潤達30億港元,需21%複合增速。2024年,首席財務官獲5000萬股票獎勵,同樣與業績掛鉤,高額激勵或推動激進催收策略。
2024年,易鑫的信用減值損失達15.65億元,同比增115%,反映催收壓力。黑貓投訴顯示,7100條投訴處理率極低,客戶服務效率低下。多位用戶反映,通過易鑫客服、官方渠道維權過程中遭遇“反覆轉接”“話術搪塞”,實際問題拖延數月無實質回應,加劇對平臺的信任危機。
易鑫與100家金融機構和3.6萬家經銷商合作,覆蓋340多個城市,但面臨銀行和靈活租賃公司競爭。相比傳統銀行的低成本資金優勢,易鑫的高利率模式受限。2024年,廈門、深圳監管部門多次約談易鑫,針對暴力催收和隱私問題要求整改,但投訴量持續攀升。2025年4月,上海易鑫融資租賃更名爲上海暢途融資租賃,稱確保合規性,但用戶投訴未減。
黑貓投訴顯示,2024年類似租賃公司投訴量遠低於易鑫,凸顯其合規短板,易鑫需調整業務模式應對政策壓力。
(文章來源:財中社)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