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 - 在美國科技股創新高後,華爾街分析師預計,下一個創新高的板塊很有可能輪到美國銀行股,這主要受到美聯儲放鬆資本金和併購規則監管、美股交易熱情高漲等因素的推動。
截至6月25日,KBW銀行指數報136.29,2025年迄今已上漲6.92%,勝過標普500指數的3.58%。在近日納斯達克100指數創新高之際,銀行板塊指數仍較2022年的歷史最高點低7%左右。
【KBW銀行指數,來源:MarketWatch】
在去年上漲33%前,KBW指數已經連續兩年下跌。在川普2.0政府承諾放鬆監管以及鮑曼上任美聯儲監管副主席的背景下,分析師看好今年銀行股將繼續走高。
富國銀行分析師Mike Mayo指出,銀行股將迎來三重機遇:三十年來最大的監管轉折點、運營槓桿正在改善、銀行營收也增加。 Mayo稱,只要沒有經濟衰退,銀行股就會一路飆升。
6月25日週三,美聯儲發佈有關放寬針對大型銀行的強化補充槓桿率要求的計劃,這一補充槓桿率將從目前的5%下降至3.5%至4.5%,預計向市場釋放更多流動性。
這一計劃得到鮑曼的有力支持。有觀點稱,在鮑曼的領導下,銀行合併活動也將活躍,比如紐約梅隆銀行對Northern Trust Corp的潛在收購。此前拜登政府對這類交易進行嚴格審查,使得許多公司併購交易被擱置。
摩根士丹利預計,併購審批將“更快、更透明”,監管透明度是併購的關鍵。
接下來,投資人等待週五下午美聯儲公佈的年度壓力測試結果,以尋找放鬆資本限制的更多跡象。
有觀點認爲,預計所有銀行都能通過這一測試,這將爲銀行增加股票回購和股息派發提供空間。
不過,銀行股要實現反彈還需要攻克美聯儲會否提前降息這一關。高利率對銀行而言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名義長期利率高企會損害交易業務和財富管理業務;另一方面,區域性銀行可能依賴較高的淨息差模式。
滙豐銀行稱,只要不引發經濟衰退或信貸問題,長期保持高利率對銀行盈利是有利的。
原文鏈接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