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財經北京6月28日電(記者翟卓)先是9個交易日暴漲158%,第10個交易日又回落約40%,隨後步入窄幅波動行情,截至6月27日收盤,港股上市公司連連數字(02598.HK)股價報收10.54港元。
兼具穩定幣和Web3.0概念雙重紅利,近日來連連數字連獲資本青睞。但當題材熱度退去,重回支付敘事邏輯,面對外貿變局與行業內卷,企業計劃如何應對?扭虧爲盈的向好業績能否持續?新的增長點又到哪裏尋覓?記者就此展開調查。
——前瞻佈局 虛擬資產開啓新敘事
5月21日,香港特區立法會三讀通過《穩定幣條例草案》,成爲全球首個針對法幣穩定幣建立全面監管框架的司法管轄區。
消息落地後市場反應熱烈,穩定幣概念獲真金白銀押注。5月21日-6月27日的28個交易日內,連連數字股價累漲約65%。
資本蜂擁的邏輯也簡單直白,連連數字100%控股的連連國際,早已與香港首批3個“穩定幣發行人沙盒名單”之一的圓幣科技達成合作意向,共同推進儲值支付工具“圓幣錢包”等服務。
近日圓幣科技還表示,未來計劃於以太坊上發行港元穩定幣HKDR,並已和包括連連國際在內的多家公司達成合作協議。

那麼究竟什麼是穩定幣,連連數字又爲何會參與其中?
其實在虛擬資產領域,穩定幣並非新的概念,主要指利用分佈式賬本或區塊鏈等技術,使其價值錨定各類法定貨幣的加密貨幣,由此保證其價值的相對穩定性。
而跨境支付,則是穩定幣進入傳統金融領域的重要落腳點。由於穩定幣是基於區塊鏈點對點支付,支付即結算,因此在支付效率和成本上都有着顯著優勢,且與相對穩定的資產掛鉤後還有助於應對匯率波動衝擊。
但單憑踩中政策紅利的“風口”,或仍不足以催生翻倍的股價,資本押注的或還有連連數字前瞻佈局跨境支付與虛擬資產融合生態後,兌現盈利的潛力。
2024年12月,連連數字全資附屬公司DFX Labs獲得香港VATP(虛擬資產交易平臺)牌照,爲未來拓展虛擬資產金融服務奠定了堅實基礎。
中信建投證券非銀金融及金融科技首席分析師趙然表示,通過在香港成立虛擬資產交易平臺,連連可運用區塊鏈技術,讓參與支付交易的各方均能夠實現實時交易完成和結算,共享統一的數據集以減少結算時間並降低數據不一致的風險。
而虛擬資產也是Web3.0生態圈的重要一環,在2024年年報的展望中,連連數字也表示,將加快構建Web2與Web3融合的新支付網絡,提高交易透明度和安全性,降低全球支付成本,爲客戶提供更加高效、可信的支付方式。
不過近期的行情也非連連專享,而是穩定幣概念股的普遍寫照。
市場對此也存有分歧,有觀點認爲,穩定幣潛力巨大、前景可期;但也有人提示,目前尚未有成果真正“出盒”,還是炒作因素偏多,股價大幅波動並不在公司的預期之中,能否長期上漲也仍然存疑。只有當潮水退去,才知道誰在裸泳。
——扭虧爲盈業務步入正向循環期
2024年,作爲上市元年,連連數字實現總收入13.15億元,同比增長27.9%;經調整年內損益扭虧爲盈,從虧損4.03億元增至盈利7870萬元;同時毛利率也保持在51.9%的較高水平。而若簡化拆解,成績的背後或與兩因素密切相關。
一是在主業上,數字支付業務總支付額(TPV)領跑同業。
截至去年末,連連數字TPV達3.3萬億元,同比大幅增長64.7%;其中全球支付與境內支付業務的TPV分別爲2815億元、3.0萬億元,雖然前者在規模上佔比不足1成,但以高達72%的毛利率貢獻了後者(毛利率19.7%)近2.4倍的收入。
TPV高速增長原因幾何?以跨境支付爲例,連連數字CFO魏萍對新華財經表示,由於跨境電商貿易持續良性增長,加之近年佈局的B2B傳統貿易業務,以及留學、航旅、物流等服務貿易行業出現顯著進展,共同帶動了連連數字全球支付業務邁上新臺階。
二是在戰略上,以約16億元對價出售連通公司14.56%股權。
當時間回到2017年,連連數字與美國運通合資成立了連通公司,並於2020年獲得銀行卡清算業務牌照,成爲我國首家中外合資銀行卡清算機構。不過自成立以來,連年虧損的連通公司也成爲拖累連連數字業績的重要因素。
2020年至2022年,連連數字承擔的按權益法覈算的連通公司淨虧損分別達3.28億元、6.87億元、8.05億元,佔其當年淨虧損約89.1%、92.0%、87.8%。隨後連通公司雖同比減虧,但2023年及2024年的淨虧損仍達13.27億元、10.92億元。
2024年12月,連連數字以約16億元的對價出售了連通公司部分股權,將持股比例降至17.63%。由此去年末,連連對連通投資的賬面餘額也減爲0。
博通諮詢金融行業資深分析師王蓬博表示,銀行卡清算機構的商業模式通常需要初期的高投入,特別是註冊資本金要符合監管要求。“減持我覺得是正確選擇,連連既能拿回大量現金,作爲對此前投資的回報,也不會影響雙方未來繼續業務協同,此外還可以減少未來連通公司可能的虧損對連連數字財務報表的影響。
無論是高增的TPV、扭虧的業績、減持後的輕裝前行,還是佈局虛擬資產帶來的潛在新增長極,以及近年來利好政策密集發佈爲跨境支付打開新的增長空間,在受訪人士看來,連連數字的整體業務處於正向循環期,長期看仍值得期待。
——內外承壓 如何破題外貿變局?
在跨境貿易的賽道上,支付就像接力賽的最後一棒,在關稅政策的不確定下,跨境支付機構也面臨較大挑戰。
“短期來看,可能是外匯轉換等業務承壓,進而導致跨境支付的交易成本增加;中長期看,如果有跨境相關產業向東南亞、拉美等地區轉移,跨境支付在不同區域切換中的合規成本也面臨上升風險。”素喜智研高級研究員蘇筱芮說。
面對關稅衝擊帶來的外貿變局,企業計劃如何破題?
既要練好內功,也要勇於開拓。在魏萍看來,作爲跨境貿易的深耕者和賦能者,連連數字持續通過全球化牌照佈局、技術賦能和服務升級等來構建競爭力,助力跨境商戶和企業拓展全球市場。
例如在牌照方面,據介紹,連連數字密切關注我國產品和產能的外移趨勢,推進全球化戰略,積極獲取當地牌照能力。截至2024年末,公司已建立由65項支付牌照及相關資質組成的全球支付牌照佈局,支持使用超過130種貨幣進行交易。
“因此在美國市場之外,我們還可以通過支持中國賣家開拓歐洲、東南亞、拉美等新興市場來對沖風險。”魏萍說。
另外在技術方面,連連數字堅持技術驅動的運營策略,通過AI、大數據等創新技術的應用,顯著提升運營效率並降低成本。
財報顯示,過去三年(2022-2024年)公司的研發費用分別爲2.1億元、2.7億元、3.2億元,同比增約20.7%、27.5%、19%,佔當年收入的28.3%、26.1%、24.3%。
而從行業總體看,前述受訪人士還提到,爲應對關稅挑戰,跨境支付機構特別是頭部機構要加快業務創新,推動支付服務向多元化、定製化發展;同時積極調整業務佈局,從傳統支付服務提供商向綜合金融服務平臺轉型,爲跨境電商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務。
跨境業務競爭愈發激烈,國內市場又早已是競爭紅海,哪裏會是新的業績增長點?
魏萍表示,就區域而言,可以看到,當前許多中國商戶在“走出去”時,已經不再侷限於歐美市場,而是積極佈局東南亞、拉丁美洲、中東等新興市場,所以未來中東、拉美、非洲等將是連連海外佈局的重點方向。
在業務方面,據其介紹,接下來在B2C的基礎上,連連數字還會加大對B2B、服務貿易等業務的佈局。而且B2B不僅只是在中國本地市場,還包含了海外本地市場B2B,即在服務中國企業走出去之外,也要服務當地企業走向全球市場。
編輯:王春霞
聲明:新華財經爲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佈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問題,請聯繫客服:400-6123115新華財經聲明: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