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品市場“熱”起來 農夫山泉推出2千克大容量食用冰 茶飲店1元賣冰杯

紅星資本局
06-28

  紅星資本局6月27日消息,近日,農夫山泉(09633.HK)在山姆上線了一款2千克的純透食用冰,該產品在平臺上曾一度斷貨。盛夏時節,冰杯再度佔領冰櫃“C位”,多個品牌也紛紛推出了大容量食用冰。

農夫山泉純透冰圖源山姆APP

  紅星資本局發現,“冰杯”生意被多方看好。茶飲店也紛紛開賣冰杯:蜜雪冰城(02097.HK)以1元的價格出售“雪王冰杯”,古茗(01364.HK)在夏季上新“一杯冰水”。不過,目前對於現制食用冰暫無產品標準,衛生問題只能靠商家自覺。

  同時,除了傳統的製冰廠家冰力達、冰極限不斷推出新品外,飲料巨頭農夫山泉、蒙牛(02319.HK)、伊利(600887.HK)等傳統乳飲巨頭也紛紛入局。

冰杯品類銷量連續兩年超300%以上增速

農夫山泉大容量食用冰賣斷貨

  夏季是冰品熱銷的季節,多家公司紛紛推出食用冰。不僅傳統制冰廠商如冰極限、冰力達等在持續推出多口味、多形狀、多容量的新品,便利店、商超等渠道也推出了自有品牌冰杯。同時,蒙牛、伊利等傳統乳飲巨頭也紛紛跨界入局。2024年底,伊利在其2025年新品發佈會上展示了自家冰杯;今年3月,蒙牛也發佈了“冰+”系列,進一步豐富了冰杯市場的品牌陣營。

  紅星資本局注意到,近日,山姆平臺上線了農夫山泉2千克純透食用冰,在商品詳情頁標註其選用杭州千島湖水源,低速凝結,持久耐融,售價爲22.8元,產品一度斷貨。有多個平臺上新大容量食用冰。目前,盒馬夏日冰品回購榜第一是750克的盒馬醇冰食用冰,售價爲6.5元一袋,已蟬聯榜首三週。小象超市的小象食用冰重量800克,售價爲8.9元一袋,已售出3000多單。

  與杯狀食用冰相比,大容量食用冰更適宜家庭場景。農夫山泉大容量食用冰在商品詳情頁註明了“一袋農夫山泉純透食用冰可享受13杯冷飲”。此前,農夫山泉曾推出過160克規格的冰杯。

  過去兩年,冰杯市場迅速發展。奧緯諮詢與美團閃購聯合發佈的《2023即時零售冰品冰飲消費趨勢白皮書》顯示,2024—2026年,冰品冰飲在即時零售渠道的增速或達39%,2026年市場規模或突破630億元。《2025中國都市消費行爲白皮書》顯示,冰杯品類銷量已連續兩年保持300%以上增速,一線城市人均年消費達48杯,市場進一步滲透。

  同時,即時零售渠道提供的配送服務也爲食用冰的銷售提供了便利。餓了麼平臺曾於去年6月發佈數據稱夏季週末在外即時冰品需求增勢強勁。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冰杯的出現契合消費端對其適用範圍和創新空間的需求,且自身創新升級潛力大,能滿足新生代對話題感和社交屬性的追求。從長遠來看,冰杯產業具備可持續發展前景。農夫山泉藉助自身品牌、規模及粉絲效應,疊加新生代人口紅利,推出高附加值、高溢價的冰杯產品,契合企業高毛利訴求;與山姆這類有人氣、有調性的零售業態合作,也爲冰杯的推廣做鋪墊。他判斷,鑑於冰杯賽道的可持續性、高毛利及良好的發展增速,未來會有更多企業佈局該領域。

茶飲店現製冰杯1元起

目前尚無現制食用冰產品標準

  除了廠商製冰,紅星資本局發現,蜜雪冰城、古茗等新茶飲品牌也加入了“賣冰”賽道。蜜雪冰城的雪王冰杯容量爲660毫升,售價僅1元。古茗推出了產品“一杯冰水”,容量爲500毫升。

  據北京商報報道,對於現制食用冰,目前暫無適用的國家安全標準。對於現制食用冰的食品安全,只能靠商家的自覺。

  目前,食用冰生產領域的產品主要依據的是商務部於2008年12月4日發佈的行業標準《冷凍飲品食用冰》(SB/T10017—2008)。該標準明確規定食用冰需以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的飲用水爲原料,經滅菌、注模、凍結、脫模、包裝等工藝製成。但該標準只適用於預包裝食品領域,不適用於非預製包裝的食用冰。

  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冷凍飲品和製作料》(GB 2759-2015)的規定,“冷凍飲品是指以飲用水、食糖、乳製品等中的幾種爲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其他輔料、食品添加劑、食品營養強化劑,經配料、巴氏殺菌或滅菌、凝凍或冷凍等工藝製成的固態或半固態食品,包括冰淇淋、雪糕、冰棍、甜味冰、食用冰等”。該標準明確表示,適用於冷凍飲品和製作料,不適用於現制現售的冷凍飲品。

  同時,冰塊較易成爲飲品店食品安全問題的“重災區”。6月27日,紅星資本局搜索黑貓投訴發現,在2961條投訴中包含關鍵詞“冰塊”,有消費者投訴在咖啡店購買的冰塊存在異物。

(文章來源:紅星資本局)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