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歲跑江湖 曾和海底撈鏖戰鄭州 杜中兵能書寫新傳奇嗎?

雷達財經
06-27

雷達財經出品 文|江北 編|深海

火鍋市場即將迎來第三家IPO。近日,巴奴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下文簡稱爲“巴奴”)遞交招股書,擬在香港主板上市。

巴奴自河南走出,創始人杜中兵則是一名餐飲行業老兵。公開資料顯示,早在2001年,杜中兵在河南安陽市經營一家加盟火鍋店。2004年,同樣在河南安陽,他開下了巴奴的第一家門店。此後,巴奴陸續走向鄭州、北京,並已經覆蓋全國巴奴已覆蓋中國14個省份,共計39個城市。

海底撈創始人張勇類似,現年51歲的杜中兵同樣出身“草莽”。

杜中兵15歲開始跟着大人跑“江湖”,19歲自己做老闆從事鑄鐵原材料生意,21歲靠膽大和聰穎成爲百萬富翁。後來,因爲在追討“客戶欠款”過程身心俱疲,“渴望尊嚴”的杜中兵最終轉身選擇了餐飲賽道。

在杜中兵帶領下,巴奴曾和海底撈鏖戰鄭州,目前號稱中國“品質火鍋”市場最大的火鍋品牌,據弗若斯特沙利文資料,2024年,公司佔據3.1%的中國品質火鍋市場份額。目前,巴奴直營門店數達到145家,人均門店消費達到138元。

然而,巴奴的翻檯率和同店銷售額已經出現了下滑,在這種情況下公司募資擴張,引發了一些投資者擔憂。

創始人15歲出去闖蕩,25歲以300萬開啓火鍋創業

據《見證——河南餐飲18年18人Ⅱ》一書記載,杜中兵老家位於河北邯鄲的磁縣,當地是一個資源型城市,以煤炭、硅錳和鐵礦石聞名,做鑄鐵原材料生意的人比比皆是。

杜中兵家族八代單傳,在當地屬於小門小戶。11歲到15歲的時候,杜中兵在邯鄲武校練了四年的武術。練武的初衷,一開始很簡單:就是爲了不受別人欺負。

1989年,15歲的杜中兵初中畢業,並沒有繼續學業,轉而選擇了“闖蕩江湖”。一開始,杜中兵跟人跑去了東北,但因忍耐不了東北冬天的“酷寒”,最後他“扒”了列火車回家,出去闖蕩計劃暫時擱淺。

回到家不久,16歲杜中兵遇到了他人生中的貴人,他父親的朋友杜老闆。杜老闆當時做鑄鐵原材料生意,在其邀請下,杜中兵跟着他去了全國各地闖蕩。3年時間,杜中兵覺得自己已經足夠了解市場,於是在19歲那年,杜中兵決定自己創業。

那年正值1992年,杜中兵靠着從父親身邊的朋友那借來的127萬元當做啓動資金,3年後,他有了人生的第一個100萬,在2001年正式投身火鍋事業之前,他手裏已經有了300多萬。

爲什麼好端端的,要從鑄鐵原材料生意轉型到火鍋生意?據《見證——河南餐飲18年18人Ⅱ》一書記載,主要是因爲客戶的“欠款”難要,這讓他認爲,自己沒有贏得內心希望的那種尊重。有次爲了追要常州一家老闆的欠款,他拉着老闆差點要跳樓。一次次討要欠款下來,杜中兵身心俱疲,最終他決定轉型到一個“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行業。

入火鍋行業後,杜中兵並未選擇單幹,而是加盟了德莊火鍋品牌,並在媳婦的老家安陽開了第一家店。

剛開始時的生意,可以用差來形容。“當時很着急,因爲沒有什麼經驗,什麼都不太懂。一天幾百元錢的營業額,飯店的音樂一響起,空蕩蕩的大廳顯得特別淒涼。”

杜中兵潛心經營,帶領服務員積極做好服務。在杜中兵瘦了30斤的半年之後,第一家店的生意慢慢地紅火了起來。

2002年前後,因爲試圖成爲河南地區總代理未果,杜中兵決定成立自己的火鍋品牌。最終,從當地的說重慶人稱當地縴夫的土話“巴奴”中得到靈感,將火鍋品牌命名爲巴奴。2004年元旦,他在安陽開下了第一家巴奴門店。

據晚點報道,巴奴主打品質,杜中兵在火鍋食材上“摳細節”,從擯棄老油和火鹼法(用工業燒鹼和雙氧水泡海鮮使其膨大水亮,是當年火鍋行業的常見做法)開始,杜中兵要求食材必須品質。

2009年,巴奴進軍河南鄭州市場。2012年,巴奴品牌升級,更名爲“巴奴毛肚火鍋”,聚焦毛肚和菌湯,並提出“服務不是巴奴的特色,毛肚和菌湯纔是”的口號。2018年,巴奴在北京開出首店,標誌着正式進軍一線市場,2019年、2021年和2022年,巴奴分別進入上海、深圳、廣州。

曾與海底撈在鄭州貼身肉搏

雷達財經注意到,在巴奴進軍並站穩鄭州市場過程中,曾與當下的火鍋霸主海底撈有過多次“短兵相接”。

據《見證——河南餐飲18年18人Ⅱ》記載,2008年的一天,杜中兵突然發現了鄭州東大街上的海底撈。“店那麼高大上,裝修的很典雅,跟原來紅專路和經八路的小店根本不可同日而語。”

據《產品主義:火鍋黑馬的超越之道》一書披露,杜中兵馬上意識到,自己的機會來了。支持他這一信心的機會點是“清晰可見的差異化”:海底撈開始走時尚路線了,而巴奴走的是傳統路線,海底撈一直以服務知名,那麼巴奴就要堅持以產品取勝。

2009年8月,巴奴火鍋正式亮相鄭州經七路,廣告語是 “ 本色本味 ” 。

到鄭州後的幾年,巴奴曾試圖模仿海底撈,但效果並不顯著。早期的巴奴火鍋,活脫脫一個“海底撈翻版”。顧客喝個水要用進口水晶杯,員工練習舞面舞的半夜都不睡覺。

“最後,舞面還是舞得沒自信。說實在的,我們也就差沒提供擦皮鞋、修指甲這樣的服務了。”作爲一名跟隨者,按杜中兵的話,幹了3年, 學了3年, 一心想超越,卻連邊兒都沒沾着。這讓她有點灰心:“就像一隻牛犢面對一頭巨象”。

痛定思痛,2012年,杜中兵組織了一個調研組向鐵桿粉絲開展調研,發現大多數回答都只有一句話:“我們不是衝着巴奴的服務來的,論服務你們咋比得了海底撈?我們是衝着你們家的毛肚、菌湯來的,好喫啊!”

2012年年底,巴奴重新梳理了定位戰略,聚焦到代表巴奴“本色本味,真材實料”理念的產品——毛肚,並開始陸續把所有的店都改名爲“巴奴毛肚火鍋”,借顧客的口碑提出了 一句廣告語:“服務不是巴奴的特色,毛肚和菌湯纔是。”

對這個定位,杜中兵將其提煉爲三句話:一切不以喫爲主的火鍋都是耍流氓;一切不以圍爐歡聚親近圍聚爲主題的火鍋文化都是耍流氓;一切不能兼顧顧客快樂釋放的火鍋企業都是耍流氓。

一連串動作下來,巴奴成功在鄭州站穩腳跟。據《產品主義:火鍋黑馬的超越之道》一書透露,在店鋪數量上,巴奴從2012年初僅有4家店,到2016年迅猛擴張至17家店面,其中很多與海底撈緊鄰。

此時,海底撈終於認識到巴奴這個對手,終於開始主動發起一系列的攻勢。

據大河報2016年報道,在鄭州,海底撈突然連開多家門店,不僅門店選址與巴奴貼近,也針對巴奴現有的核心菜品打折促銷。

另據其他媒體報道,在海底撈鄭州的經三店、凱德廣場等多家門店,出現了915元代1000元、460元代500元等不同價格的打折優惠。此外,海底撈還引進“川劇變臉”在個別門店推出“按摩拔筋”服務。

而在此過程中,巴奴也針對性地開展反擊。

2020年9月16日,在巴奴總部所在地的鄭州,有消費者爆料稱海底撈的菜品和擺盤方式與巴奴毛肚火鍋相似,疑似抄襲,該事引發熱議。次日,巴奴隨即發佈聲明稱,“巴奴始終堅持原創,歡迎海底撈加入巴奴產品主義的陣營。”

2022年,巴奴“店長日記”影射海底撈“社死型”服務事件上熱搜,事後巴奴表示,不會處理該店長。

2024年,巴奴門店改回2012年的廣告語——“服務不是巴奴的特色,毛肚和菌湯纔是”,被解讀爲硬剛海底撈。

值得一提的是,在巴奴追求“品質”過程中,也出現過不少因爲價格過高引發的輿論翻車事件。

2023年2月,#巴奴火鍋店18元一份土豆就5薄片#事件成功登上熱搜,評論中吐槽巴奴客單價高的聲音不絕於耳。事後,巴奴店家回應稱,富硒土豆,微量元素含量高。2025年,巴奴又有了“杜中兵稱月薪5000不要喫巴奴”這一輿論事件。

一連串輿論事件中,2023年曝光的超島羊肉事件曾經一度對巴奴主打的“品質火鍋”品牌帶來嚴重損害。2023年9月,博主曝光超島北京合生匯店賣“假羊肉”一事。輿論風波爆發後,巴奴方面用“認錯+切割”的方式來應對。超島由巴奴火鍋創始人杜中兵之子杜夯創立。杜中兵表示,超島火鍋平時運營都是獨立的,他們的採購、決策、品牌管理都是獨立的。巴奴也公開回應稱,超島獨立運營,但巴奴負有不可推卸的監管責任。

根據公開報道,2023年9月巴奴牽頭進行賠付工作,賠付總額約爲835.4萬元。

新挑戰:如何避免“規模反噬”?

無論是在日常宣傳,還是在呈交給交易所的招股書,巴奴都把“品質火鍋”四個字拿捏滴滴死死的。招股說明直言,巴奴是中國最大的品質火鍋企業,以差異化定位成爲中國品質火鍋市場的絕對領導者。

但品質火鍋的標籤背後隱含另一個標籤是“貴”。

招股書顯示,2022-2024 年,巴奴火鍋顧客人均消費整體分別爲147元、150元、142元,其中一線城市的數據183元、179元、165元。

海底撈的財報顯示,2022年至2024年,海底撈的自營餐廳顧客人均消費分別爲104.9 元、99.1 元、97.5 元。其中,2024年,巴奴人均消費比海底撈高了45%。

巴奴的貴換來了超高利潤率。招股書顯示,2022-2024年,巴奴的門店利潤率分別爲15.2%、21.3%、21.5%。同一時期,不考慮分紅等因素,公司經調整後淨利潤率分別爲2.9%、6.8%和8.5%。

那麼,上市後計劃繼續大舉擴張的巴奴,真的能將“品質火鍋”的故事書寫下去嗎?

在直營體系下,巴奴火鍋門店規模擴張+維持現有盈利能力是保證巴奴業績增長兩大核心動力源

截至目前,巴奴火鍋145家門店,31 家佈局於一線城市,114 家分佈在二線及以下城市。根據招股書,其計劃在2025年至2027 年分別新開約 40、50、60 家直營店,總計開出150家新店,相較2024年末的144家門店近乎翻倍。

但其高速擴張往往伴隨着規模反噬效應,在這方面,巴奴的競爭對手海底撈曾喫過虧。

2019-2021年上半年,海底撈分別新開308 家、544 家、299 家門店,但隨之而來的是翻檯率持續走低和單店盈利縮水。最終在 2021 年 11 月,海底撈宣佈逐步關停約 300 家經營不達預期門店。近年來,行業第二名呷哺集團同樣出現了大頻次的關店動作。

巴奴是否是那個例外,在競爭激烈的一線城市,2024年,巴奴的同店銷售額突然下降14.8%,傳遞了一個不良信號。事實上,2022年以來,巴奴的同店翻檯率一直在穩定下滑。

除此之外,2024年,巴奴火鍋還出現客均消費與單店收入雙降的情形。其中,顧客人均消費從2023年的150元降至2024年的142元,2025年一季度降至138元。餐廳平均每日銷售額從2023年的59766元降至2024年的52667元,2025年一季度的數據是57688元。

公司還面臨其他風險。巴奴國內的運營主體巴奴毛肚火鍋有限公司天眼風險信息96條,涉訴關係37條,開庭公告25條。

巴奴火鍋能否順利上市?上市後將迎來怎樣的發展?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