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訊 6月27日消息(南山)隨着人工智能技術的迅猛發展,數據計算需求呈現指數級增長,“智算互聯”成爲行業關注的新焦點。作爲整個通信系統的基礎支撐,光纖光纜迎來新一輪升級需求。
空芯光纖(Hollow Core Fiber, HCF)則是當前最熱門的新型光纖。在6月26日舉行的“新一代光纖技術專場研討會”上,中興通訊OTN產品規劃總工陳勇從網絡系統架構層面出發,探討了空芯光纖的應用實踐與產業演進。
陳勇表示,AI時代到來,智算業務爆發,對光網絡提出了更極致的需求:大容量、長距離、低時延是三大發展方向。傳統實芯光纖面臨性能的極限,空芯光纖以空氣爲媒介,滿足反諧振效應的導光機理,具備低時延、低損耗、低非線性效應、超寬譜優勢,是下一代光網絡的基礎。
目前,空芯光纖正在電網、金融、智算中心互聯等場景不斷拓展應用。從技術層面看,低插損反諧振腔微結構空芯光纖的光纖損耗<0.1dB/km,突破了石英光纖損耗極限。
HCF插損低於實芯單模光纖的極限,證明了其可用性,但產業化能力需提升。包括空芯光纖光纜的部署和維護、高功率寬譜放大器、高階調製技術等方面,還存在諸多挑戰。
氣體吸收是空芯光纖系統的“首要待解決問題”,這一現象限制了多波段的應用。其次,空芯光纖OTDR面臨挑戰,建議開展氣壓分佈不均下光檢測定位技術研究。再次,空芯光纖極低的非線性係數允許更高的入纖功率,可開展新型大功率寬譜光放大技術,提升頻譜效率。最後,空芯光纖支持64QAM長距傳輸,應發展先進的高階調製技術,以提升長距離傳輸容量。
中興通訊作爲領先的網絡系統建設者,基於業界領先的OTN產品,在空芯光纖傳輸距離和傳輸容量方面取得了兩大突破。T比特空芯光纖超長距傳輸領域,攜手中國移動等產業合作伙伴,實現基於空芯光纖的單波1T光信號10714公里傳輸世界紀錄,傳輸距離相比實芯光纖系統提升十餘倍;揭示並驗證了“模間串擾”和“損耗譜不平坦性”取代實芯光纖的非線性效應成爲限制空芯光纖長距離傳輸性能的主導因素。此外,攜手中國移動等產業合作伙伴,基於空芯光纖在實驗室實現了S+C+L超寬譜同波長單纖雙向377.6Tb/s百公里傳輸。
陳勇總結,超大容量超長距離空芯光纖傳輸系統,搭載中興通訊全頻OTN解決方案,將構築智算時代的新質光底座。未來,中興通訊願攜手產業鏈合作伙伴解決氣體吸收、光檢測兩大難題,以及優化光放技術和調製技術,推進空芯光纖的技術成熟和產業落地,共同推動全球數字經濟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