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捏着鼻子”叫爸爸,北約一通馬屁換來了啥?

觀察者網
06-26

  原標題:“捏着鼻子”叫爸爸換來了啥?北約“歷史性成果”背後難掩裂痕

  【文/觀察者網 王愷雯】當地時間6月25日,北約峯會在荷蘭海牙落幕。北約成員國就軍費開支問題發表聯合宣言,同意將國防開支提高到國內生產總值(GDP)的5%。這一結果讓此前多次威脅退出北約的美國總統特朗普頗爲滿意。

  這是特朗普2019年以來首次參加北約峯會。外媒注意到,與特朗普第一個任期內參加北約峯會時的緊張氛圍不同,今年的峯會迎合了特朗普的意願,堪稱爲他“量身定製”。“取悅”、“奉承”成了外媒報道中出鏡率頗高的詞彙。

  然而,短短5條內容的峯會宣言將北約的糾結展現得淋漓盡致。

  “這份宣言就是爲特朗普打造的。”外交學院國際關係研究所教授李海東26日對觀察者網指出,如此簡短的峯會宣言實屬罕見,這恰恰說明北約內部存在着巨大分裂,無法就更多內容達成共識。

當地時間2025年6月25日,荷蘭海牙,美國總統特朗普出席北約峯會。 視覺中國

  “忍一忍”

  自特朗普第一個任期以來,他一直敦促北約盟友增加國防支出。根據北約成員國25日發表的峯會聯合宣言,北約成員國領導人就未來軍費支出目標達成一致,決定在2035年前將年度國防開支提高至GDP的5%。

  根據峯會宣言,5%的軍費支出目標主要分爲兩部分:其中3.5%用於核心軍費支出,1.5%用於關鍵基礎設施防護和網絡安全等。

  北約各成員國還同意在2029年對該目標的落實情況進行中期評估,以確保2035年最終實現5%的目標。

  特朗普對這一結果感到滿意。“這是一場極爲成功的峯會,我非常享受。”特朗普在會後的新聞發佈會上說。

  在被要求澄清對《北大西洋公約》第五條(共同防禦條款)的立場時,特朗普回答說,“我支持它,這就是我來這裏的原因。”特朗普此前多次對美國是否會遵守對北約第五條表示懷疑。即使在他24日抵達海牙之前,還曾表示“第五條有很多種定義”。

  《華盛頓郵報》指出,特朗普態度的轉變,是其他北約成員國“大力奉承他的成果”。

  “整個峯會幾乎都是爲特朗普量身打造的。”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評論道。

  峯會前夕,特朗普在社交平臺曬出北約祕書長呂特發來的短信,後者不僅提前讓成員國承諾將國防預算提高至GDP的5%,還大拍特朗普馬屁。在25日與特朗普舉行雙邊記者會時,呂特的一席“嚴父說”更是震驚衆人。

呂特和特朗普舉行新聞發佈會 視頻截圖

  這位北約祕書長的表現在多數人看來可謂尊嚴全無,但也有人認爲,他是爲了北約利益忍辱負重、做小伏低。

  “這位祕書長非常清楚,與這個(特朗普)政府打交道,人際關係非常關鍵。”大西洋理事會高級研究員、前五角大樓北約政策顧問託麗·陶西格(Torrey Taussig)對CNN說。

  “我認爲這就一個‘捏着鼻子忍一忍的’的時刻,確保海牙別出什麼亂子,拍幾張好照片,然後大家就能回家了。”陶西格補充道。

  一些歐洲官員私下對這種過度“獻媚”表示不滿。“大家都覺得很尷尬,”一位獲准匿名談論此事的歐洲官員說,“是的,從整體上看,這次峯會是成功的。但這種阿諛奉承實在太過頭了。”

  “政客新聞網”歐洲版指出,除了呂特,其他北約國家領導人也對特朗普大加奉承。“這是特朗普總統的成功,”親特朗普的波蘭總統杜達對“政客新聞網”歐洲版說,“是他要求北約國家增加國防開支的。”

  或許是因爲沒什麼人公開發起挑戰,讓特朗普在此次峯會期間情緒穩定。報道援引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與會者的話說,在北約領導人圓桌會議的兩個半小時緊湊會談中,特朗普的語氣“出人意料地平靜”。

  美聯社也注意到,此次北約海牙峯會期間,特朗普周圍的氣氛似乎比過去要融洽得多。

  知情人士說,特朗普在會上重申了美國對北約的“承諾”,爲期四年,即他的第二個總統任期內。雖然特朗普提出了對分擔責任的擔憂,但也讚揚了北約盟友,並強調了團結。

  特朗普和北約的勝利?

  《紐約時報》、“政客新聞網”歐洲版等外媒都將峯會成果稱爲“特朗普的勝利”。CNN則認爲,這次“大家全贏了”(everybody wins)。此次峯會對北約來說也是一次勝利,因爲成員國“一致同意”將軍費開支提高到冷戰後最高水平,併爲此感謝特朗普。

  “在外交中,你要設定目標和方向——那我們這次達成了什麼?我們取得了一個歷史性成果,讓北約迴歸了集體防禦的初心。”芬蘭外長斯塔布在峯會期間對CNN說。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北約峯會宣言的內容只有5條,最後一條還是按慣例對東道主荷蘭表達感謝。

  李海東指出,如此簡短的北約峯會宣言實屬罕見。相比之下,2024年北約華盛頓峯會宣言有38條,併爲向烏克蘭提供長期安全援助單獨列出6條;2023年北約維爾紐斯峯會後發佈的公報更是長達90條。

  在李海東看來,這份宣言表明北約內部存在着巨大分裂,各方很難找到能達成共識的議題。

  “這份宣言就是爲特朗普打造的,表達的是美國的核心主張。但美國的核心主張不止這些,宣言中卻沒有體現,這就說明歐洲對美國提出的一些觀點是接受不了的。”李海東說。

  外界注意到,此次北約峯會對烏克蘭問題的關注度明顯減少,在峯會宣言中被一筆帶過,沒有提到烏克蘭入約問題,更是不見此前峯會宣言中經常出現的“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的表述。

  “在理想情況下,烏克蘭和俄羅斯本應是此次峯會的首要議題,”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歐洲問題專家利亞納·菲克斯(Liana Fix)對《紐約時報》說,“但在唐納德·特朗普主導的現實中,主要盟友如此安排(議程)也不難理解。”

  李海東指出,以往北約所謂的“價值觀同盟”有着清晰的敵我標準認定,但在這次峯會中,這些標準很明顯遭到了北約主導國美國的質疑,這體現在今年的峯會宣言對俄羅斯的表述上。

  今年的宣言淡化了俄羅斯的存在,只是將其稱作“對歐洲-大西洋安全的長期威脅”。

  李海東說,北約對俄羅斯的定位已經出現了混亂,從特朗普的角度來說,俄羅斯應該是夥伴,但歐洲國家認定俄羅斯是最大威脅。“北約是美歐間的同盟,而美國又是主導性國家。美國對俄羅斯的定性在北約內部引起的混亂是深刻的、持久的。”

  據報道,特朗普在此次北約峯會期間,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會談約50分鐘。這是兩人自今年4月以來首次面對面會談。會後,特朗普在接受烏克蘭記者採訪時回答稱,美國可能會給烏克蘭提供“愛國者”導彈防禦系統。

當地時間2025年6月25日,荷蘭海牙,北約峯會期間,美國總統特朗普會見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 視覺中國

  能高興多久?

  即使是寫在宣言中的軍費目標,也很難說是所有北約成員國的共識。

  此前西班牙已經明確拒絕將GDP的5%用於軍事開支。“我們不會這麼做。”西班牙首相佩德羅·桑切斯上週末表示,西班牙將把軍費提高到GDP的2.1%,“不多也不少”,因爲這已足以滿足北約設定的軍事能力目標。

  “政客新聞網”歐洲版稱,在西班牙與北約“砍價”成功後,比利時、斯洛伐克等國也開始在軍費問題上爭取更大的靈活性。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在要求其他北約國家達到5%軍費開支目標的同時,把自己排除在外。特朗普此前解釋稱:“在許多情況下,我們幾乎承擔百分之百的開支。所以,我認爲我們不應該(軍費佔GDP比重達到5%),但北約國家絕對應該達到。”

  或許正因如此,北約海牙峯會宣言玩起了文字遊戲,僅說“盟國”(allies)而非“所有盟國”(all allies)就5%的目標達成一致,給各國留下靈活解釋空間。

  李海東指出,要北約成員國實現將軍費開支提升至GDP的5%是極其困難的。

  “西班牙和美國已經例外了,不能排除未來北約成員國不斷出現這樣的例外,何況接下來10年歐洲安全形勢的變化尚不清晰,美國國內政治也是不確定因素,如果國會中民主黨佔優,北約就不可能像奉承特朗普一樣去迎合美國。”李海東說。

  布魯塞爾智庫埃格蒙特研究所所長斯文·比斯科普(Sven Biscop)認爲,儘管歐洲應該提高國防開支,但“專注於5%的目標是錯誤的策略”,因爲特朗普似乎是“憑空造出這個數字的”。

  他警告稱,歐洲國家可能會陷入進退維谷的境地,“如果不增加國防開支,特朗普會說,‘好吧,如果你們連自己都不想防禦,我爲什麼要替你們防禦?’但如果我們確實加強了防禦,特朗普會說,‘你們顯然自己可以做到,所以我還是會減少我的承諾。’”

  “如果這(達成軍費目標)是爲了讓特朗普高興,我認爲這不會讓他高興太久。”比斯科普對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說。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何俊熹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