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否認用相冊圖訓練AI|南財合規週報(第196期)

市場資訊
06-30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章馳 北京報道

每週,“合規週報”會盤點最近一週國外人工智能、科技競爭、個人信息保護上值得關注的動態。

本週,我們重點關注Meta稱未使用用戶未發佈的照片訓練 AI 模型;美國法院兩起判決影響AI版權進展。《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2025年10月15日起施行,明確治理“內卷式”競爭。

人工智能

Meta 稱未使用用戶未發佈的照片訓練 AI 模型

6 月 29 日,有媒體報道,多年來Meta一直利用用戶上傳到 Facebook 和 Instagram 服務器的數十億公開圖片來訓練其人工智能程序。如今,該公司還希望獲取用戶未上傳至這些服務器的數十億張圖片。對此,Meta 向媒體表示,其目前並未用這些照片訓練人工智能模型,但對於未來是否會這樣做,或將對用戶相機膠捲中的圖片擁有哪些權利等問題,並未給出回答。

另一家媒體6 月 27 日報道稱,試圖在 Facebook “快拍”(Story)功能上發佈內容的用戶遇到了彈出消息,詢問他們是否願意選擇加入“雲端處理”。這一功能將允許 Facebook“從你的相機膠捲中選擇媒體內容,並定期將其上傳至我們的雲端”,以生成“拼貼畫、回顧、AI 風格重塑或生日、畢業等主題的創意”。允許此功能即意味着用戶同意 Meta 的 AI 條款,這使得其 AI 能夠分析這些未發佈照片的“媒體內容和麪部特徵”,以及這些照片的拍攝日期,還有照片中出現的其他人或物體。用戶還授予 Meta “保留和使用”該個人信息的權利。對此,Meta 表示,目前,這一新功能並未使用用戶未發佈的照片進行訓練。

AI版權關鍵進展:美國連判兩案,大模型“偷書”不算偷

在不經授權的情況下用人類作品訓練AI,算不算侵權?圍繞AI版權的爭議已持續三年,兩起來自美國的司法判決爲這場討論提供了新的參照:

6月23日,美國加州北區聯邦法院裁定,AI公司Anthropic未經3位作家許可,使用其已出版書籍訓練大模型Claude的行爲合法,符合“合理使用”原則;

6月25日,同一法院的另一法官發佈簡易判決,認爲Meta公司在未經13名作家許可的情況下使用書籍訓練大模型Llama,同樣構成“合理使用”。

這兩起判決在整體上爲AI公司開了綠燈,但也警告了紅線。兩份判決書都提到,“合理使用”的適用範圍有限,需要考慮數據採集方式是否侵權。

不過,具體在“影子圖書館”這一非法下載渠道上,兩案出現分歧。簡而言之,Anthropic案認爲,偷書和學習是兩種行爲,即便偷書是爲了學習,也不能因此免責;而Meta案傾向於整體判斷,並且法官認爲書從哪裏獲得並非重點。

詳細報道:AI版權關鍵進展:美國連判兩案,大模型“偷書”不算偷?

平臺治理

《反不正當競爭法》修訂通過

《反不正當競爭法》於2025年6月27日修訂通過,自2025年10月15日起施行。《反不正當競爭法》規定大型企業等經營者不得濫用自身優勢地位拖欠中小企業賬款;針對“內卷式”競爭,明確國家建立健全公平競爭審查制度。

在修訂過程中,圍繞規範政府和企業行爲、治理“內卷式”競爭,有的常委會組成人員、全國人大代表提出,建議增加規定公平競爭審查制度,並修改完善治理平臺“內卷式”競爭方面的規定。憲法和法律委員會經研究,建議增加規定:“國家建立健全公平競爭審查制度,依法加強公平競爭審查工作,保障各類經營者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

並且,根據新修訂的《反不正當競爭法》,其明確:平臺經營者不得強制或者變相強制平臺內經營者按照其定價規則,以低於成本的價格銷售商品,擾亂市場競爭秩序;經營者不得利用數據和算法、技術、平臺規則等,通過影響用戶選擇或者其他方式,實施有關妨礙、破壞其他經營者合法提供的網絡產品或者服務正常運行的行爲。

針對大型企業拖欠中小企業賬款問題,新修訂的《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十五條專門做出了規定:大型企業等經營者不得濫用自身資金、技術、交易渠道、行業影響等方面的優勢地位,要求中小企業接受明顯不合理的付款期限、方式、條件和違約責任等交易條件,拖欠中小企業的貨物、工程、服務等賬款。

公安部通報45款違規APP

6月24日,國家網絡安全通報中心發佈公告稱,45款移動應用存在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情況。其中、《哈囉》、《蘑菇街》、《汽車之家徵得用戶同意前就開始收集個人信息。廣告存在誤導、欺騙用戶行爲涉及12款短劇App,包括《短劇大全》《短劇多多》《短劇來了》《鯨娛短劇》《麥萌短劇》《每日短劇》《刷刷短劇》《悟空免費短劇》等。

上海處置一批違規AIGC網站

6月24日,“網信上海”發文稱,本年度,上海市網信辦聯合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及相關行業主管部門繼續開展“亮劍浦江·2025”個人信息權益保護專項執法行動,專項行動聚焦三大領域八項重點任務,“抵制AI濫用”是本年度治理重點之一。

上海市網信辦在專項行動中發現,部分對外提供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功能的網站,未按法律要求開展安全評估工作、未採取必要的安全措施防範違規信息生成、未採取限制措施防止生成式人工智能功能被濫用,導致相關生成功能侵犯個人信息權益、產出“開盒”“洗錢”等違法違規內容、生成色情低俗圖片等信息內容,存在較大安全風險。上海市網信辦督促企業自行下線相關功能,在通過安全評估後方可重新上線。

下一步,上海市網信辦將持續開展“亮劍浦江·2025”個人信息權益保護專項執法行動,持續打擊“AI濫用”,重點整治“AI變裝”“AI換臉變聲”“AI造假”以及個性化推送類算法服務存在的侵犯個人信息權益的違法違規行爲,對於屢教不改、問題嚴重的將堅決予以處置處罰。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