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強生50億美元管線到自免疾病新突破,西比曼以創新力重塑細胞療法價值版圖

醫麥客
06-30

2025 年 6 月 30 日

醫麥客新聞 eMedClub News

創新藥研發已進入“分化”時代,從跟隨(Follow)到引領(First),誰能定義下一個創新,便有可能成爲時代洪流下被資源主動選擇的優質標的。

而這種“被選擇”,本身就是一家企業價值的最好註腳!

跨國藥企(MNC)的動態向來是觀察行業趨勢一個關鍵窗口。在第 30 屆歐洲血液學會(EHA 2025)年會上,強生公佈的 CD20 雙靶點 CAR-T 療法 JNJ-4496(C-CAR039)1b 期臨牀數據引發轟動:在未經 CAR-T 細胞療法治療過的既往接受過一線治療的復發/難治性大 B 細胞淋巴瘤(R/R LBCL)患者中,接受 7,500 萬個 CAR-T 細胞治療的患者客觀緩解率(ORR)達100%,完全緩解(CR)率達80%,數據顯著優於現有 CD19 單靶點療法。

這一管線源自強生與西比曼 2023 年達成的全球合作,而強生官網更將其納入“年銷售峯值超 50 億美元”的重磅管線矩陣——西比曼究竟如何以創新力贏得巨頭押注,並獲得如此高預期的市場潛力?

▲ 來源:強生官網

強生長線押注:雙靶點技術與商業價值的雙向驗證

2021 年美國臨牀腫瘤學會(ASCO)大會上,西比曼首次公佈 C-CAR039 初步數據,其針對復發或難治性(R/R)B 細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患者的 ORR 達 92.6%、CR 率達 85.2%,遠超當時單靶點 CAR-T 療法 58% 的 CR 率。2023 年,強生以 2.45 億美元首付款達成全球合作,標誌着該療法從技術突破邁向商業化加速。

C-CAR039 是全球首個 CD19/CD20 雙特異性 CAR-T,旨在通過雙靶點設計解決單靶點療法中 65% 患者因抗原丟失導致的復發難題。它被設計爲新型第二代含 4-1BB 結構域的雙靶點 CAR-T,能夠靶向並清除 CD19/CD20 陽性腫瘤細胞,並可能解決復發或難治性疾病中的常見耐藥機制。

國內四年臨牀隨訪最新數據顯示,C-CAR039 在所有 R/R B-NHL 患者中的 ORR 達 91.5%、CR 率達 85.1%,48 個月總生存期(OS)率爲 65.4%;在 43 例大 B 細胞淋巴瘤(LBCL)患者中,ORR 和 CR 率分別爲 90.7% 和 86.0%;且≥3 級細胞因子釋放綜合徵(CRS)發生率僅 2.1%,安全性優於同類產品。

▲ 即使在侵襲性淋巴瘤患者中也觀察到高反應率

NHL 是最常見的血液惡性腫瘤之一,估計 2020 年全球有 54.4 萬例新發癌症病例和 26 萬例癌症死亡病例。其中瀰漫性大 B 細胞淋巴瘤(DLBCL)佔三分之一。高達 30-40% 的患者會在一線治療後復發或難治,預後較差,迫切需要新的治療方法。

Cancer Immunology Research‌上的一篇名爲“T cells expressing CD19/CD20 bi-specific 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s prevent antigen escape by malignant B cells”的文章指出,抗原通過自發突變和抗原陰性腫瘤細胞選擇性增殖發生逃逸的概率,會隨着 CAR-T 細胞可識別抗原數量的增加而降低。構建能夠識別多重抗原的 T 細胞是預防抗原逃逸的一種潛在策略。

而 CD20 是一種 B 細胞表面的特異性膜蛋白抗原,其表達於大部分 B 細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細胞上,但不表達於幹細胞、原 B 細胞、正常漿細胞或者其他正常組織。超過 90% 的 B 淋巴細胞瘤都有 CD20 的表達,使其成爲 NHL 的完美靶分子。

基於 JNJ-4496 的 1b 期研究數據所獲各項發現,強生得出結論稱:“研究結果與 C-CAR039 的結果一致,並優於目前獲批上市的 CD19 CAR-T 療法數據,這些發現支持進一步開發 JNJ-4496 用於治療復發/難治性大 B 細胞淋巴瘤。”

在 CAR-T 細胞治療領域,強生有着非常成功的合作案例,與傳奇生物在多發性骨髓瘤領域合作開發的 BCMA CAR-T 細胞療法 Carvykti 在 2024 年大賣 9.63 億美元,較往年增長 92.7%,今年將突破 10 億美元的銷售額。

強生與傳奇的合作始於 2017 年 ASCO 年會上的一場邂逅,4 年後強生再次在 ASCO 上邂逅了國內細胞療法開發公司 —— 西比曼,選中了後者的 CD20 靶向 CAR-T 細胞療法。彼時的強生在 B 細胞淋巴瘤領域已錯失細胞療法先機,諾華吉利德、BMS 等巨頭已先後推出 CD19 CAR-T 藥物,C-CAR039 的出現則讓強生敏銳地嗅到了反轉的信號。

如今強生官網數據顯示,CD20 CAR-T 被納入其“50 億美元級管線”。業內人士不禁在問,西比曼會是下一傳奇?

近期其與強生合作開發的 CD20 靶向 CAR-T 療法 C-CAR066 亦獲得亮眼臨牀研究進展。由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發起的 C-CAR066 用於接受過抗 CD19 CAR-T 治療的 R/R LBCL 一項單臂 I 期研究結果在 2024 年 10 月發表於 American Journal of Hematology。結果顯示,14 例成功接受 C-CAR066 輸注的患者的 ORR 爲 92.9%,其中 57.1% 的患者達到完全緩解,4 例患者保持完全緩解狀態超過 30 個月。所有患者的中位無進展生存期(PFS)爲 9.4 個月,中位總生存期(OS)長達 34.8 個月。

▲ 圖片來源:公司官網

據西比曼官網管線資料可見,基於 CD20 靶點,還開發了針對自身免疫疾病的 CD20 / BCMA 雙特異性 CAR-T 療法 C-CAR168。近日,C-CAR168 治療自免疾病的早期臨牀數據在第 16 屆國際系統性紅斑狼瘡大會(LUPUS 2025)上公佈,7 例難治性患者(6 例狼瘡性腎炎、1 例多發性硬化)的給藥數據顯示,6 個月隨訪的 4 例狼瘡腎炎(LN)患者全部達 SRI-4 應答,2 例完全腎臟緩解,且安全性優異,無 3 級以上 CRS 或 ICANS。

值得注意的是,C-CAR168 並未選擇廣泛使用的 CD19 作爲靶點,而是選用了 CD20。由於 CD20 在神經組織中無表達,因此可能避免 CD19 有關的神經毒性。C-CAR168 採用了全人源化的 scFv 抗體結構,降低了傳統小鼠抗體結構帶來的免疫原性風險。

除了安全性和療效數據外,研究團隊同步開展的深度機制研究首次在人類自免患者中證實了 CAR-T 可誘導免疫系統“重建”。C-CAR168 通過清除致病性 B 細胞及漿細胞實現免疫系統重建 ——治療後 1 個月內患者外周血致病細胞近乎消失,B 細胞譜系重構爲 naïve 表型爲主的多克隆新生 B 細胞,這表明全新的免疫系統正在逐步建立。

2025 年 5 月,美國 FDA 授予 C-CAR168 再生醫學先進療法(RMAT)認定,用於治療難治性系統性紅斑狼瘡和狼瘡腎炎。

針對自身免疫性疾病領域,西比曼特地成立了免疫和炎症疾病科學顧問委員會(SAB),以加速該領域產品的臨牀開發。據介紹,SAB 的主要四位專家成員在自身免疫疾病領域擁有總共超過 100 年的科學研究和臨牀經驗。

針對血液腫瘤治療領域,西比曼還在開發的另一款 CAR-T 細胞療法 A-CAR028,官網管線未透露具體靶點,公開信息查詢得知其爲一款自體 CLL-1/CD33 CAR-T 細胞療法,被開發用於治療復發/難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

目前,全球針對 AML 開發的 CAR-T 療法主要集中在 CD33、CD123 和 CLL-1 等靶點,大多處於臨牀早期,已有 CLL-1 靶向 CAR-T 在小規模臨牀試驗中展示出良好的治療結果,並且多靶點 CAR-T 也呈現出增強的療效,展現出更爲持久的腫瘤控制。因此,A-CAR028 不失爲一位潛力選手。

爆款矩陣突圍:從血液瘤到實體瘤

強生成就了傳奇生物,但強生不僅有傳奇,還有西比曼;而西比曼也不只有強生。其創新管線正多點開花,構建強大的“爆款矩陣”。

▲圖片來源:公司官網

針對實體瘤,西比曼在與阿斯利康展開了深度合作,開發了靶向 GPC3(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 3)的自體 CAR-T 細胞療法 C-CAR031,靶向 STEAP2 的 CAR-T 細胞療法。

今年 4 月,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胸科醫院宣佈,由腫瘤科學科帶頭人、上海市肺部腫瘤臨牀醫學中心主任陸舜教授作爲主要研究者(PI)發起的全球首個靶向 GPC3 自體 CAR-T 細胞療法C-CAR031 治療晚期鱗狀細胞肺癌的臨牀研究已順利完成首例患者給藥。2024 年 11 月,C-CAR031 用於治療 GPC3+ 晚期/複發性肝細胞癌(HCC)的 I/II 期臨牀研究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完成了首例受試者給藥。

C-CAR031 是一種自體、裝甲靶向 GPC3 的 CAR-T 細胞療法,其設計“裝備”了 TGFβ 以抵抗免疫抑制微環境,以增強其效力。2023 年 12 月,西比曼與阿斯利康就 C-CAR031 簽署簽署聯合開發協議,根據協議條款,西比曼和阿斯利康在中國共同開發和商業化 C-CAR031,西比曼獲得一筆首付款。

2024 年美國臨牀腫瘤學會(ASCO)年會上,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梁廷波教授團隊口頭報告了 C-CAR031 的首次人體 IIT 研究成果,該療法在經過多線治療的晚期 HCC 患者中展現出初步可控的安全性和積極的抗腫瘤活性。數據顯示,截至 2024 年 3 月 14 日,24 名晚期 HCC 患者疾病控制率(DCR)高達91.3%,ORR 達56.5%。

從單一產品到管線生態構建,西比曼似乎從不爲自己設限,將 CAR-T 細胞療法的幾大重要版圖通過過硬的產品管線一一鎖定。而這份勇氣與魄力的背後,是其最核心的創新力。

技術 + 產業鏈同步佈局”鑄就創新力的底層代碼

如果說管線佈局是一家企業的顯性競爭力,那麼創新力則是驅動所有業務的底層代碼。然而創新力不是天馬行空、紙上談兵,對於一家創新藥企來說,創新力來自研發、生產、合作的每一個環節。

2010 年成立的西比曼距今已 15 歲,《論語・爲政》稱這一年紀爲“志學之年”,曹植在《武帝誄》一文裏講,“年在志學,謀過老成。”

從靶點選擇的前瞻性、技術平臺的突破,到生產工藝的高標準,再到跨領域協同的開放,西比曼將“解決臨牀未滿足需求”的核心邏輯,滲透到技術 + 產業鏈的同步佈局裏。

以 5 年作爲一家公司發展歷程的時間軸節點,西比曼的成長過程還是很有看點。其在成立 5 年後成功登陸納斯達克,成爲“中國細胞療法第一股”;上市 7 年後又私有化退市從美股迴歸;時至今日也成爲全球僅有的同時獲得強生、阿斯利康和諾華認可的細胞療法公司。

在美股上市期間,西比曼先後與 GE 醫療、賽默飛、諾華等簽訂了合作協議。

2017 年 4 月,西比曼與GE 醫療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在西比曼的上海張江 GMP 生產基地成立聯合實驗室,共同開發 CAR-T 細胞和幹細胞的高質量工業生產工藝,旨在聯合研發高度整合且自動化的細胞製備體系。同年 11 月,西比曼又與賽默飛世爾科技合作開設“聯合細胞治療技術創新和應用中心”,率先在國內啓動 CAR-T 細胞工業化自動化系統,打造國際領先的多元化細胞治療生物醫藥產品研發平臺。

這兩項戰略合作充分展現了西比曼在細胞治療及 GMP 生產製備領域的領先地位和強大實力。通過與 GE 醫療和賽默飛的合作,西比曼不僅增強了自主生產能力,還爲其細胞治療產品從實驗室研發到工業化生產的快速轉化奠定了堅實基礎,有力推動其在細胞治療領域的持續創新和發展。

2021 年,西比曼從美股退市,隨後在當年 9 月完成由紅杉資本、阿斯利康中金醫療產業基金和雲鋒基金共同領投的 A 輪融資,共計 1.2 億美元。該輪融資主要用於推進 C-CAR039(CD20/CD19 CAR-T 療法)在中美臨牀的研究等。

在 2023 年 5 月,楊森製藥與西比曼達成一項2.45 億美元首付款的全球獨家合作,共同開發和商業化下一代新型 CAR-T 細胞療法 C-CAR039 和 C-CAR066,用於治療非霍奇金淋巴瘤。並在當年 12 月對合作條款進行了擴充修訂。如今強生擁有這兩款領先的細胞療法在全球(包括中國)的商業化權利,並在官網宣佈其年銷售額超 50 億美元的預期,可見強生對其未來商業潛力的篤定與信心。

當然這份信心並非憑空而來,更多的底氣是來自產品優異的臨牀表現以及成熟的工藝體系。

2024 年 4 月,西比曼 CAR-T 商業化生產基地 Ⅱ 期開工建設,擴建後,其GMP 生產設施總面積將突破 20,000 平方米,用於承載西比曼未來產品的商業化生產,滿足市場對 CAR-T 療法快速增長的需求。

結語

當行業仍困於技術單點突破時,西比曼以“雙靶點創新+全產業鏈能力”實現突圍:從強生 50 億管線的商業驗證,到阿斯利康實體瘤合作、自免領域 RMAT 認定;從 GE/賽默飛的自動化工藝開發,到諾華的戰略入股;西比曼的 15 年“志學之路”,正是中國創新藥企從技術追隨者蛻變爲標準定義者的縮影。

在創新藥分化時代,西比曼以全產業鏈能力編織的價值網絡,或許正預示着細胞治療從“實驗室奇蹟”走向“普惠醫療”的下一個產業拐點。

參考資料:

1. 西比曼公司官網等公開信息

聲明:本文旨在於傳遞行業發展信息、探究生物醫藥前沿進展。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並不代表醫麥客立場,亦不構成任何價值判斷、投資建議或醫療指導,如有需求請諮詢專業人士投資或前往正規醫院就診。

版權說明:歡迎個人轉發文章至朋友圈,謝絕媒體或機構未經授權以任何形式轉載至其他平臺。如需轉載請在文章下方留言獲取授權。

封面來源網絡,如有侵犯版權,請聯繫刪除

點點“分享”、“點贊”和“在看”,給我充點兒電吧~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