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正值農業新時代“拐點”,“三農”政策利國利民已然成爲全國上下的發展共識。
對於這一發展共識,近期華源證券也發佈了關於德康農牧(02419)順應行業大勢助農利農的系列研報——即《德康農牧:又見穿雲箭》。在這些研報中,華源證券以德康農牧(02419)分析樣本,深刻闡述了德康在不與民爭利的價值觀驅動下,已由生產型企業轉型爲服務型企業,在國家和農民之間建立起一個可持續的技術傳播體系。
而於德康農牧來說,公司能夠切身響應三農政策,成功向服務型企業轉型,這並非是一蹴而就的事,而是德康農牧戰略初心、轉型能力及文化基因等多方面因素作用使然。
一是,以價值觀爲引擎、企業初心爲根本,快速實現從傳統型企業向服務型企業的高質量轉型。
據悉,德康農牧董事長王德根出生於重慶合川的一個農民家庭,草根出身的他立志改變農業現狀。在這一價值觀的驅動下,德康深刻認識到未來農牧的主要增值空間在提升養殖效率和養殖產品品質,故此德康也以“打造高端食品生態圈”爲戰略初心,着眼於“普通養殖戶做不到、一般企業做不好,而養殖戶又真正需要的環節”,實現了由傳統型企業向服務型企業的轉型。
而德康農牧所謂的向服務型企業轉型,則主要是圍繞模式創新、技術賦能、生態協同等方面將德康發展爲一個技術驅動、服務型的生態平臺公司。具體來講,則是用新的生產關係和組織模式,用更低的資本投入,獲得更優的投資回報,實現向輕資產、高效化轉型,同時通過技術賦能,以數字化平臺和育種技術形成核心競爭力,實現服務標準化,整合產業鏈資源,放大服務價值,形成多方共贏的產業鏈生態。
德康農牧志在通過專業技術服務和組織模式創新,未來服務於年出欄4億頭豬的1800萬專業養殖戶,幫助其成爲擁有先進技術和管理能力的現代農場主,協助農場主提升約300元/頭的養殖效率,實現企業和農戶共同良性發展。
二是,通過強勁的轉型能力以及良好的企業文化,打造核心競爭優勢、擁抱長期主義。
當然,德康農牧能夠在行業轉型之際成功實現模式升級和公司變革並非偶然,而是公司強勁的轉型能力以及卓越的企業文化共同作用所致。衆所周知,企業的戰略轉型是建立在準確的行業認知基礎上,轉型就是“革自己的命”,從思維到執行均充滿阻力,但唯有行業洞察者才能克服阻力,抓住行業變革下的機遇。
基於這一認知,德康通過不斷獨創模式,前瞻性逆週期佈局,多方面加固公司核心競爭優勢。舉例來說,在模式創新下,早在2015年德康即獨創並落地“養殖綜合服務平臺”以及“德康家庭農場發展模式”,向服務型企業轉型。在逆週期佈局上,德康幾乎所有資本佈局和運營動作均逆週期且早於行業一年以上。譬如在2019年10月行業逐步進入狂熱時,德康則前瞻性放慢發展速度,冷靜思考在市場狂熱下的利與弊,避免公司出現潮水退潮後的“裸泳現象”。
更進一步來看,德康農牧能夠深刻洞察行業趨勢、積極變革,這亦與公司始終堅持長期主義的企業文化不無關係。據悉,德康的文化是對外踐行“聯農帶農”的社會責任,對內追求“員工價值”,這亦是公司“大舍大得、不難不做、艱苦奮鬥”的長期企業價值觀的顯著體現。
正所謂,每一次主動求變,都是對未來最好的投資。在德康農牧前瞻性的戰略佈局下,公司也將快速邁入高質量成長的發展道路。
據華源證券研報測算,綜合德康響應國家戰略、技術領先、食品安全規格高、發展速度快、輕資產高回報、逆週期佈局能力、“平臺+生態”戰略轉型速度等方面均已領跑行業,預計未來公司自由現金流與利潤比值有望維持較高水平。具體到盈利水平上,預計2025-2027年,公司生物資產公允價值調整前歸母淨利潤爲36億元、54億元、76億元。而基於上述優異表現,華源證券也將給予德康“買入”評級。
綜上來看,不難看出,伴隨着德康農牧盈利水平大幅提升,公司顯然不失爲農業板塊中的變革成功的參考樣本——即在當下資本過剩的存量博弈時代,德康通過在技術驅動、模式創新、生態協同實現了向以技術驅動、服務型的生態平臺公司轉型。以此爲樣本,公司的平臺戰略事業也可以向農業其他細分板塊拓展,例如黃雞、牛、羊等,進而爲中國農業的發展提供了參考價值。
正所謂,穿越週期迷霧,唯有持續進化者方能抵達彼岸。在公司積極變革、強勁的核心競爭力及逐步提升的盈利水平等因素助力下,德康顯然已經構築了強大的穿越週期能力,促使公司未來業績及估值邁上一個新臺階。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