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申萬宏源發佈研報稱,短期看,能源轉型推動需求拐點到來,礦山復產將作爲主要供給增量,受前10年資本開支低迷影響,新增礦山供給有限,天然鈾供需將維持緊平衡;長期看,人工智能及小型模塊化反應堆(SMR)技術爆發或支撐長期需求,現有礦山資源逐步衰減,復產產能釋放完畢後,一次供給缺口或將繼續擴大,二次供給或加速消耗。該行認爲天然鈾短期供需趨緊,長期供給缺口或將擴大,看好鈾價長期上行趨勢。
申萬宏源主要觀點如下:
天然鈾2003年以來兩輪牛市,目前處在第二輪中間階段
2003-2007年爲第一輪上行期,核電復甦推動鈾價上行,後因次貸危機和福島事故進入下行期。2021年-至今爲第二輪上行期,經歷前十年的鈾礦勘探資本開支低迷,鈾礦供應已逐漸緊張,隨着全球碳中和政策推進,核電作爲穩定的清潔能源迎來需求復甦,鈾價進入新一輪上漲週期。
一次供給剛性凸顯,二次供給消耗或加速
2011年福島事故發生,鈾價在此後10年間持續低迷,鈾礦勘探基本處於停滯狀態,鈾礦生產商也大多采取減產措施,2016年鈾礦產量達到頂峯,隨後逐年下行,近年來隨着核電需求復甦,一次供應缺口逐漸擴大,二次供給作爲主要供應補充消耗或迎來加速。此外,天然鈾一次供給集中度高且區域錯配嚴重,供應鏈風險加劇供應剛性。
能源轉型驅動需求拐點,人工智能及小型模塊化反應堆(SMR)技術支撐長期需求
核電能量密度高、環境友好、具備長期經濟性,1千克鈾-235產生的能量相當於燃燒270噸煤,發電小時數通常可達7000小時以上,能夠提供穩定的基荷電力,且幾乎不產生碳排放,碳中和背景下全球核電復甦有望拉動天然鈾需求。隨着生成式人工智能、雲計算等的發展,未來十年電力需求或將迎來高速增長,人工智能電力需求前景及小型模塊化反應堆(SMR)技術快速發展提供天然鈾需求新支撐。
風險提示:核電事故風險;核電需求不及預期;鈾礦開採或二次供應釋放超預期。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