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集團股份:自主乘用車放量與商用車復甦共振驅動新拐點

申萬宏源研究
06-29

持續佈局自主乘用車,逐步降低合資依賴度。公司前身成立於1969 年,早年擁抱外資車企快速提升利潤,2000 年前後陸續與雪鐵龍、日產、本田等外資車企成立合資品牌,實現深度綁定。逐步由依賴合資轉向聚焦自主乘用車轉型,2007 年起開始佈局自主乘用車,2020 年起陸續推出嵐圖夢想家,FREE 等高端車型,同時在主流車市場佈局納米品牌,疊加2020 年以來合資銷量快速下滑影響,利潤來源逐步由合資切向自主乘用車,自主崛起下2024 年乘用車毛利率提升至12.9%。

合資品牌經歷動盪,自主品牌柳暗花明。公司合資品牌下車型佈局全面,產品覆蓋從緊湊型轎車到中型SUV 的主流細分市場,2020 年前合資體系一度成爲公司收入和利潤的主要來源。

自2020 年起,合資品牌因電動化滯後與產品更新緩慢,銷量與盈利持續承壓。東風集團自2007 年佈局自主乘用車,自2021 年逐步形成“奕派”“納米”“嵐圖”“猛士”四大品牌協同格局,覆蓋A00 至中大型新能源SUV 全價格帶。其中高端品牌嵐圖與猛士定位中大型新能源MPV 與硬派越野純電細分市場,在智能化、平臺化與技術力驅動下展現出更強的盈利能力與品牌溢價潛力,成爲自主體系中價值貢獻的重要組成。

商用車佈局全面,有望進入溫和復甦階段。東風集團商用車板塊涵蓋重卡、輕卡與輕客三大品類,產品覆蓋東風天龍、凱普特、多利卡等核心品牌。商用車受益於2025 年以舊換新啓動更快及基建回暖,2025 年整體市場有望擴容至400 萬輛,東風憑產品與產能優勢持續穩固份額,有望隨銷量的增長實現扭虧。

盈利與估值。公司商用車即將進入復甦週期,嵐圖爲首的自主品牌也不斷推出新車,銷量及盈利增長可觀,選取PB 作爲可比公司估值指標,選取同樣在港股上市的傳統車企比亞迪股份、長城汽車、吉利汽車作爲可比公司,三家可比公司2025-2027 年平均PB 爲2.66/2.19/1.80x。

考慮到2024 年起,公司以嵐圖爲代表的自主品牌展現銷量及毛利率的快速改善,後續盈利將快速回升,我們給予其2025 年0.25xPB,較目前仍有45%漲幅空間,給予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原材料價格波動、合資品牌淨利潤貢獻大幅下降、自主品牌拓展不及預期。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