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科技前沿、論證材料性能、拓展創新應用,這些科學研究都離不開電子透射顯微鏡這種高端精密儀器。6月28日,位於蘇州吳江、主營自動化設備與智能化產線的科創板上市公司博衆精工旗下子公司——蘇州博衆儀器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博衆儀器”)正式發佈國產首臺商用200kV場發射透射電子顯微鏡(TEM)。
上證報記者瞭解到,不管是從熱場電子槍、高穩定電源,還是熱場電子源系統、精密加工鏡筒、納米級測角臺等,產品的核心零部件、技術鏈全部由公司自主研發生產,新款透射電鏡突破了多項電鏡製造技術壁壘,有望解決行業內對國產高端精密電鏡儀器的迫切需求。
位於蘇州吳江的博衆精工總部
從“人有我無”到多項突破,產學研協同發力
在高精度透射電子顯微鏡領域,國外先進廠商一直占主導地位。與此同時,隨着數字時代浪潮與AI技術爆發性增長,國內前沿科技研究領域、高端製造業領域對透射電鏡等關鍵性高端精密儀器的需求愈發迫切。
“博衆儀器BZ-F200透射電鏡的順利研發與商業化迭代,不僅是中國企業在高端科研儀器領域持續創新的縮影,也是產學研多方協同發力的典範。”博衆精工董事長呂紹林介紹說,高端電鏡儀器屬於“人有我無”的科學儀器,2019年,企業選擇這條自主研發之路,立項以來遇到了很多困難,但越挫越勇,一項項核心技術被突破,一個個精密儀器零部件研發製造,研發團隊由最初的幾人擴展到今年的近百人。
“這條透射電鏡領域創業的路途是異常曲折的,沒有人才、沒有技術、沒有供應鏈,缺乏客戶與資金,困難重重下團隊也曾迷茫。面對困難,曾幾何時,我和團隊在夜晚都悄悄抹淚,但一想到這是挑戰‘卡脖子’技術,解決行業重大科研難題,團隊憑着這份堅韌信念,相互打氣走到了今天。”新品發佈會上,博衆儀器總經理唐愛權講述說,好在母公司博衆精工的鼎力支持,以及產學研協同發力,科研項目迎來了一次次轉機。
在技術突破方面,博衆儀器自主研製的國內首臺商用200kV場發射透射電鏡,突破了多項“從無到有”的技術瓶頸,同步打通產業化落地路徑。“在電子顯微鏡這條‘長征路’上,博衆儀器已邁出了第一步,然而前方必定還有無數困難。”唐愛權介紹說,電鏡如何與不同科研領域結合、如何應用到不同場景、配套的國產工業軟件等方面還待完善,希望團隊保持百折不撓、迎難而上的作風,持續在高端透射電鏡領域勇往直前。
“從原型機到如今商用產品正式發佈,短短兩年時間,博衆儀器實現了產品的快速迭代、性能的顯著提升,充分體現了民企在國產儀器研發方面的獨特優勢。”清華大學段文暉教授表示,博衆儀器高效結合了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對儀器的基礎研究,這種深度的產學研合作模式,爲我國的高端科研儀器發展闖出了一條新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人才是支撐高水平自立自強的重要力量。蘇州校企協同的創新生態,爲博衆儀器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瓶頸注入了強勁科研動能。發佈會上,蘇州大學校長張橋表示,“在調研過BZ-F200場發射透射電鏡的研發歷程後,其技術壁壘高度、背後體現的‘爲民造儀’情懷,以及全鏈條核心零部件的自主化實力,令人感到震撼。”張橋表示,作爲戰略合作伙伴,蘇州大學將繼續攜手博衆儀器,全力支持中國科研儀器產業高質量發展。
博衆儀器BZ-F200 透射電鏡原理樣機
將“技術突圍”轉化爲“產業優勢”,核心性能對標國際先進
透射電鏡作爲高端科研儀器,是服務重大科研任務、推動前沿基礎研究的重要基石。發佈會上,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祕書長吳愛華作了題爲《我國分析儀器發展態勢分析》的主題報告,分享了我國分析儀器的技術現狀,以及我國分析儀器發展面臨的新機遇、新挑戰。她表示,受國家政策引導等方面影響,越來越多的國產分析儀器走進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業研發實驗室。有數據統計,近年來,國產分析儀器的市場銷售份額已從2011年的32.2%上升至2024年的45.5%,且這個增長幅度仍在穩步提升。
“如果將透射電鏡比作材料科學的‘眼睛’,那麼高分辨成像與電子衍射技術便是這雙眼睛的‘瞳孔’。”重慶大學教授張大梁作爲透射電子顯微領域專家、BZ-F200 透射電鏡產品用戶代表分享說,“場發射高分辨透射電子顯微鏡作爲現代材料研究的核心工具,在複雜晶體結構解析、微區結構表徵和納米尺度形貌分析等領域發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BZ-F200透射電鏡的發佈,標誌着中國高端透射電鏡產業終於走過了從圖紙到商業化產品的‘長征路’。”博衆儀器技術總監梁晶博士在介紹產品特色功能及亮點時說,團隊陸續實現了熱場電子槍、超高穩定度電源、熱場電子源、精密加工鏡筒、納米級測角臺等核心零部件的自主生產,並在用戶相關設備中得到長期驗證。據介紹,BZ-F200透射電鏡主要圍繞集成電路、材料研發以及前沿科學領域,適用於晶格尺度的結構解析、缺陷分析、界面表徵以及成分分析等研究。
業內人士表示,以“鏡”爲媒,隨着BZ-F200透射電鏡在多個行業的深入應用,這場始於技術攻堅的突破,正在從“技術突圍”轉化爲“產業優勢”,未來將成爲撬動多個戰略性新興產業升級的支點。
新品發佈、合作簽約
當天,博衆儀器作爲技術攻堅核心力量,還與蘇州大學分析測試中心、尚水智能等國內高校、產業鏈骨幹企業及頭部科研機構達成重要合作。這些合作將以企業爲紐帶,整合電子光學系統、超高穩定度電源、超精密加工等核心環節資源,圍繞“創新鏈-產業鏈-生態鏈”建立自主可控的產業創新聯合體,推動國產高端電鏡技術標準建立與市場滲透。
(文章來源:上海證券報·中國證券網)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