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後中國男生,成了醫美圈財神爺

虎嗅APP
06-29

出品|虎嗅商業消費組

作者|柳柳

編輯|苗正卿

題圖|AI生成

6月19日,就職於北京某互聯網大廠的95後男員工嚴強(化名)搭上了飛往首爾的飛機,爲了這趟平均一個月一次的“變美之旅”,特意請了半天假。爲了搶時間,嚴強特意預約了當晚在首爾的韓國醫生時間。讓嚴強不惜奔波也要去體驗的是一種聲稱可以“淡化細紋、收縮毛孔”的醫美項目。

在兩個月前,嚴強被朋友介紹認識了一名02年的女生,在“相親”過程中,女孩對嚴強的實力和事業都表達了滿意,但對其臉上明顯的痘坑表達了“擔憂”。爲了徹底贏得女孩芳心,嚴強特意去小紅書仔細學習“去除痘坑”的方法,最終對幾個男生賬號上“靠醫美變帥”的帖子深信不疑,通過各種關係找到了韓國的醫美機構,確定了項目。

“平均一次療程後,需要3~5天左右的恢復期,我利用週五和週末儘快恢復,週一正常上班。”嚴強向虎嗅表示,自己做醫美就是爲了愛情,他用了一句在小紅書上流行的話,說希望讓心愛的女孩對自己產生“生理性的喜歡”。

嚴強只是當下95後男生圈激增的“醫美用戶”一員,而這場由中國95後男生引發的醫美浪潮也正在影響國內醫美市場。  

一位連鎖醫美機構的聯創告訴虎嗅,他們在2024年專門招聘了多個針對95後男士的“市場開發專員”,產品手冊也針對男性用戶進行了迭代。

近兩年國內醫美技術和產品的飛速發展,也讓一波原本在日韓消費的95後男生將消費力轉移到國內。

98年出生的男生小武三年前第一次在韓國做了醫美,當時他選擇的項目是“麗珠蘭三文魚基礎水光針和juvelook”。小武告訴虎嗅,當時他被告知國內沒有麗珠蘭皮下注射水光針,所以選擇了韓國。但如今這些產品在國內已經有替代選擇,且價格更爲優惠。

虎嗅獲悉,最近一年,根據某知名醫美機構門店數據,5月到院顧客中,有7.3%的男性用戶。去年年初這一數字還是4.9%。而該機構APP男性註冊用戶數近四年持續上漲,男性用戶復購週期較女性更長,TOP3偏好品類分別爲緊緻提升(佔比17.8%),鼻頭整形(佔比13.5%)和下頜(佔比5.6%)。

醫美平臺新氧創始人金星告訴虎嗅,男女性在美學整形訴求上的差異很大,輕醫美尤其是抗衰的訴求區別不是很大,消費心理和高頻項目差異明顯。男性更不希望醫美痕跡被察覺,核心訴求是,追求自然、隱祕的微調效果,平均客單價更高。從北京一家新氧門店,虎嗅瞭解到,男性輕醫美羣體集中在20-40歲,做的最多的是基礎入門的皮膚清潔項目,比如淨顏精英(幾百元),除皺針(幾百到兩三千元)。通常不會一次性高消費,但會選擇抗衰項目多一些,其次是手術類植髮 、去眼袋,隆鼻。

男性醫美需求呈現明顯的年齡分層特徵。女性則在各個年齡段都傾向於抗衰和變美,如割雙眼皮、割骨削臉、打玻尿酸。

更有意思的是,做醫美這件事上,女性更願意爲自己的情緒買單。男性多想憑藉形象提升,搶奪更多的“擇偶權”。

“男性醫美羞恥症”

中國男性對顏值的追求,不只停留在男網紅比女性更在乎自己的毛孔膚色這一層面,對審美的研究和博弈發展,已經大大超出過去的認知。

“白幼瘦”,曾是多數中國女性受到的審美“規訓”,伴隨着女性話語權提升,這一現象有在被衝破。男性則在遭遇新一輪審美“規訓”,過去主流的陽剛霸權審美有被打破,更年輕一代的男性也會追求白嫩的狀態,有人甚至在臉上花了一棟房子的錢。

只不過,不同年齡段的男性醫美需求出現明顯分層。多個醫美機構向虎嗅表示,他們調查發現男性客戶之中00後更愛皮膚管理,80後熱衷抗衰與毛髮管理,各有側重。而其中95後男士,正是當下各家爭奪的焦點。

“這波人正處於擇偶的關鍵週期,事業上也普遍完成了職場菜鳥向職場骨幹的進化。有需求、有實力,這波男士又恰好趕上小紅書、抖音過去幾年針對男士護膚持續種草熱,所以他們心智上對於醫美、對於護膚接受度大幅度提高。”一位醫美品牌聯合創始人告訴虎嗅。

虎嗅從多個醫美機構和品牌瞭解到,95後男性祛痘、抗初老需求旺盛,在職場和擇偶競爭加劇的背景下,提升個人形象受到“顏值即競爭力”觀念的影響最大。95後男性醫美用戶韓子告訴虎嗅,他通常週五去打水光針,週一正常上班,很少選需要有恢復週期的項目,不想去貼面膜,塗各種東西,主打簡單高效,沒有那麼長的護理週期。

值得注意的是,95後男士的醫美需求,和80後男士用戶已經形成了較爲明顯的差異。除了一部分因年齡差異帶來的需求差異外,消費習慣和消費認知帶來的差異,也在突顯。上述機構和品牌向虎嗅透露,80後男性作爲中產及職場男性中的中流砥柱,消費能力較高,醫美需求多爲抗衰(比如做BBL光子嫩膚、童顏水光針或超聲線雕),去眼袋,防脫髮和植髮。他們更關注的是職場形象的維護,祛除“油膩感”。如果有吸菸、喝酒、熬夜的生活習慣,對皮膚管理的需求也會增加。

社交媒體對95後男性在醫美消費上的影響權重急劇放大。他們對美的追求不僅侷限於改善已有缺陷,也包括對未來皮膚潛在問題的“未雨綢繆” ——偏愛光子嫩膚、水光針等輕醫美項目,以維持少年感和解決祛痘等皮膚問題,更傾向於接受自然美效果的非手術項目,用玻尿酸和再生材料的輕醫美項目去解決對整形的訴求,達到骨相支撐的效果。一些剛剛高中畢業的年輕男孩還會去做點陣激光。很多80後男性第一次進醫美機構還會不自覺緊張。95、00後男性顯得豁達許多,頂多就是,做了醫美項目不會主動去社交平臺發佈相關動態。

上海一家連鎖輕醫美診所店長告訴虎嗅,20-30歲年輕男孩,追求顏值,幾乎每個月都到店消費,注重保養,復購反而更大。“男士做損傷性項目少,更在意尷尬的恢復期,有社會觀念壓力層面的羞恥。男女關注點也不同。男士做填充項目較少,他們不在意臉的飽滿度,更在意皮膚的清潔度,抗衰。大多數女性更期待看到面部從凹陷到圓潤的效果。”

95後男性的醫美消費祕密:更高的客單價+更高的獲客成本

一位醫美平臺型公司的市場分析團隊負責人告訴虎嗅,超過四成的中國男性選擇在過去一年增加醫美消費,從消費增量上看是高於女性羣體的。虎嗅獲悉,目前,中國醫美市場滲透率約爲11%,遠低於成熟醫美市場。韓國醫美滲透率是20.5%,美國爲17%。但中國男性醫美消費年增長率超20%,增長空間巨大,預計到2025年中國醫美市場規模將突破5000億元,其中男性消費者的比例突破30%。

然而,潛在消費力如果想進一步釋放,需要解決瓶頸,其中一個關鍵是:市場和大環境對醫美機構的信任度和包容度遠遠不夠。李佳琦前段時間建議“普通女孩不要做醫美”一事還登上社交平臺熱搜。即使當前很多輕醫美項目降至千元價位,但大部分人對醫美的認知還是“昂貴”的。而成本壓力,也正在影響市場。虎嗅瞭解到,醫美行業在過去一年多的時間裏,普遍面臨上游材料價格持續走高的情況,這正在蠶食平臺和機構的利潤空間。而2024年以來,一系列針對醫美行業的營銷、廣告新規,也在改寫這個賽道過去幾年爆炸式發展時的流量底層邏輯。

在這樣的局面下,醫美機構和品牌,都希望儘快找到新的增長點或者迅速滲透空白市場。這進一步讓男性用戶,尤其是已經展現出更高醫美消費慾望的95後用戶變得重要。

醫美平臺新氧創始人金星告訴虎嗅,絕大多數的醫美機構接近90%的用戶還是女性用戶,而男性用戶的平均客單價可能是女性的2.75倍。但潛藏的挑戰是,一家醫美機構如果想針對男性獲客,要承受的營銷成本很高,高客單價更需要通過更精準的投放方式。

簡言之,95後男性用戶正在提供更高的客單價,但也需要平臺和機構承擔更高的獲客成本。

最爲關鍵的命脈問題,正是獲客這個環節。上海一家時尚醫美從業者告訴虎嗅,到現在,很多男生還不知道光子是什麼。現在國內很多社交平臺已經刷不到醫美廣告信息,網紅沒有資質去營銷醫美產品。大多數醫美機構都在通過私域平臺教育消費者,這對男性新用戶來說,普及教育的時間會更長。

麻煩的是,男性很少去主動獲取醫美信息。上述人士告訴虎嗅,男性醫美需求更關注醫生的專業度和資質,選擇機構時更在意推銷尺度和治療前諮詢。簡單來講,男性來醫美門店問的時候就是有目標了,很少貨比三家,消費決策快,後期決策成本不是最大的困擾。

窗口期還有三到五年?

五年前,95年出生的男生韓子剛接觸醫美還是做超聲泡,每三個月打功效水光、光子項目,千元之內一次性打夠。四年前,他開始打瘦臉針,打肉毒提升,做單部位除皺,除皺抬頭紋、鼻皺紋、魚尾紋。

兩年前,他開始一年內做三次抗衰,做三層的韌帶筋膜皮下軟組織脂肪提升管理,下垂皮肉的脂肪管理,這些超聲(超聲刀、超聲線雕)、射頻(熱瑪吉)項目,均在千元及千元以上。今年,他又開始做萬元的美版熱瑪吉(索塔)項目。

但韓子表示,他選擇的輕醫美項目,主要集中在光電和肉毒毒素注射。雖然注射填充類項目(玻尿酸、再生材料等)的關注度提升空間大,再生材料(童顏針、膠原蛋白水光、三文魚水光)市場複合增長率很高,增量空間巨大。和他一樣持續做這些項目的男生在國內是少數。

國內男性輕醫美需求最大的,還是皮膚管理,做的更多的,還是脫毛刷酸、皮膚清潔項目,解決的是皮膚粗糙、毛孔大、油脂分泌旺盛困擾。比如,最近一年在輕美容行業紅海中突圍的洗臉熊,反而以男性消費羣體爲主。

從年輕醫美消費者的反饋來看,國內男性醫美髮展也比女性要落後五年左右。現在大多數男生熱衷的小氣泡,都是五年前女性玩剩的項目。

在韓國,男性醫美機構多爲服務所有年齡段的輕醫美機構,會設置各種解決痛點的套餐,直擊男士想要解決的問題。

現在國內也有專業的男性美容院,基於男性專屬審美與服務,部分連鎖醫美機構已開始將男性醫美業務單獨佈局,市場也出現了專門的男性醫美機構,涵蓋眼部整形、鼻部塑形、私密整形等業務,提供更符合男性心理私密需求的服務。

但其中,正在呈現爆發式增長趨勢的品類,不是輕醫美,而是男性植髮和腹肌塑形(傳說中的七塊腹肌)。尤其是針對男性毛髮管理(植髮、防脫)的細分領域和專業化機構已經崛起,業務成熟到延展至頭髮養護、毛髮移植、美學設計等等。

醫美平臺新氧創始人金星提出了他對未來男性醫美髮展的判斷:對比中日韓,未來三到五年,國內男性醫美佔到20%-30%的市場份額 ,市場纔會爆發針對男性的大規模動作。

有一個細節是,新氧已將線下輕醫美門店青春診所接下來的門店佈局標準之一,定爲對標優質人羣的互聯網大廠,其次是各大商圈商場。

男性醫美是一塊很大的寶地,但也要看怎麼教育開發。資深醫美機構從業者告訴虎嗅,對男性主動性的醫美教育現在來看作用收效甚微,還是要提升大家對形象打造的自發意識。“未來,國內男性醫美需求爆發以後,市場註定百花齊放。線下門店也會誕生各種男性定製方案。每家機構都將跑出自己的打法。屆時,男性醫美剛需不只有防脫植髮,目的也或將不只爲破解擇偶困局。”

但對於廣大男性用戶,尤其是95後男性而言,醫美絕非“求美”的唯一路徑:科學健身、合理作息等良好生活習慣,對年輕男士的顏值加持力其實更大。另有研究95後、00後情感的職業心理師向虎嗅表示,相比於臉,通過健身獲得的身材與氣質,在情感中更容易給男生帶來加分。“95後、00後女孩的審美趨勢,已經有多元化的現象,不存在通喫的臉,大家的審美因人而異。所以,95後男生不要過度關注臉這一單一要素的美醜。”

一位男性醫美助理資深從業者告訴虎嗅,即便在醫美行業從業近二十年,懂得很多皮膚科和美學原理,他也會有選擇的控制注射類醫美項目的次數。“目前醫美廠家新品迭代非常快。輕醫美項目儀器廠設備會有掃碼驗證,防僞碼很難作假。但是高頻去做注射類項目,皮膚容易敏感,也容易讓人產生容貌焦慮和心理落差。你會控制不住不停的再想去打。說實話,風險大於優勢。”

如對本稿件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繫tougao@huxiu.com

End

想漲知識 關注虎嗅視頻號!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