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大學報告揭示全球AI數據中心高度集中
牛津大學最新研究顯示,全球190多個國家中,僅32國擁有AI數據中心,美國以87座遙遙領先中國的39座,其餘150國幾乎無AI基礎設施。美中主導全球算力分佈,非洲與南美地區因缺乏數據中心和高性能芯片,被排除在AI浪潮之外,加劇全球AI發展落差。報告警示算力分佈不均將進一步威脅數字主權與國家競爭力。
▌ASML與蔡司聯合研發Hyper NA EUV設備
ASML與蔡司正合作研發新一代Hyper NA EUV光刻設備,目標實現單次曝光下5納米級芯片製造,滿足2035年後先進工藝需求。該系統數值孔徑將提升至0.7或更高,顯著增強分辨率與生產效率。ASML已向英特爾、臺積電交付首批High NA EUV設備,新平臺有望推動全球半導體制程持續進步。
▌法國里昂推進開源替代微軟軟件實現數字主權
法國第三大城市裏昂宣佈將用OnlyOffice、Linux和PostgreSQL等開源軟件替代微軟產品,減少對美企依賴,提升數字主權。此前丹麥哥本哈根和奧胡斯等歐洲城市已啓動類似舉措,推動公共部門IT自主化進程。
▌印度躍居全球科技初創融資第三 融資放緩下展現韌性
市場投資研究平臺Tracxn報告顯示,2025年上半年印度科技初創企業融資總額達48億美元,雖同比下降25%,但全球排名升至第三,僅次於美國和英國,超越德國與以色列。融資主要集中於交通物流、零售與企業科技領域。種子、早期和後期融資均有所下滑,但併購活躍,達73起,創歷史新高。班加羅爾和德里爲融資主力城市,顯示印度科技初創生態在市場調整中依然展現韌性與成熟。
▌英國MRC新設卓越中心推進腦刺激器械研發
英國醫學研究委員會(MRC)宣佈投入最多5000萬英鎊,設立“修復性神經動力學卓越研究中心”,聯合牛津大學等機構,研發腦刺激裝置用於帕金森病、癡呆、中風和兒童癲癇等疾病。中心將以神經動力學爲基礎,開發可植入及可穿戴設備,改善患者運動、記憶和睡眠,提高生活質量,並推進裝置進入NHS常規醫療,助力精準個性化治療。
▌紐約大學開發首個專門用於芯片設計語言的AI模型
紐約大學坦頓工程學院團隊開發出VeriGen,這是首個專爲芯片設計語言Verilog訓練的AI生成模型。研究團隊通過彙集5萬份公開Verilog文件和70本教材,構建了有史以來最大的數據集,並在開源大模型基礎上微調。VeriGen在功能正確率和效率上均超越商用模型,爲AI輔助硬件設計奠定基礎,並已在業界推廣應用,推動芯片設計自動化與普及。
▌美日團隊培育出可自發長血管的類肝組織
美國辛辛那提兒童醫院與日本科學家合作,利用iPSC幹細胞在多層空氣-液體界面培養系統中,首次成功培育出具有自發血管生成能力的類肝器官。該組織不僅形成了與人類肝臟相似的竇狀血管,還能分泌關鍵凝血蛋白(如第VIII因子),在血友病小鼠模型中實現止血效果。研究成果爲未來肝臟再生移植和血液凝固障礙治療提供了新方向,並有望發展爲生產多種凝血蛋白的生物工廠。
▌加州大學伯克利團隊發佈開源3D打印人形機器人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工程師推出完全開源、低成本的人形機器人Berkeley Humanoid Lite,旨在讓初學者輕鬆入門機器人領域。該機器人採用3D打印部件和現成零件組裝,成本不足5000美元,無需專用設備即可構建和維護,損壞零件可隨時打印更換。所有硬件設計、代碼和培訓資源均免費開放,支持教育者、愛好者和學生自主開發,推動人形機器人技術的普及和協作創新。
▌新加坡研發出世界最高效率柔性鈣鈦礦-有機串聯太陽能電池
新加坡國立大學太陽能研究所(SERIS)團隊開發出一種超薄、柔性串聯太陽能電池,效率達26.4%,創造同類電池世界紀錄。這一電池採用鈣鈦礦作爲上層、定製有機材料P2EH-1V爲下層,有效提升近紅外光吸收,解決傳統串聯電池效率瓶頸。新結構實現高自由載流子收集率和低能量損耗,兼具輕薄、可彎曲、易大規模生產等特點,適用於無人機、可穿戴設備、智能織物等領域,加速高性能柔性太陽能技術市場落地。
▌Meta擬收購語音AI公司PlayAI加速智能語音佈局
Meta正與語音AI平臺PlayAI洽談收購,計劃獲得其核心技術和部分員工。此次交易有望增強Meta在AI助手與智能眼鏡領域的語音功能。PlayAI此前開發出多項語音克隆、無代碼語音代理與對話API等產品,並獲2100萬美元種子輪融資。Meta近期正加大AI領域投入,持續吸引高端AI人才,加速其智能語音與大模型技術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