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固特“蛇吞象”阿里系“棄子”浩鯨科技

環球老虎財經app
06-30

名不見經傳的節能環保裝備製造商德固特謀求變革,計劃併購註冊資本、員工人數數倍於自身的浩鯨科技。值得一提的是,浩鯨科技屬於阿里系麾下,近年來曾有意上市,但進展不明。而如今選擇“賣身”德固特,來實現“曲線上市”。

“鯨吞”交易再現A股。

629日,德固特發佈公告稱,公司擬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方式購買浩鯨科技控制權,並同步募集配套資金。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交易可謂是一樁“蛇吞象”事件。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年末,德固特員工人數爲566名,公司註冊資本爲1.5億元。而在2023年,浩鯨科技員工人數達4348人,註冊資本爲7.92億元。

目前,德固特初步確定的交易對手包括南京溪軟、嘉興歐拉、南京嘉彧騰、廈門悠昂、南京午宥五位。其中,南京溪軟是浩鯨科技大股東,持股達27.83%,從股權結構看,該股東具有濃厚阿里系屬性。

據瞭解,早在2018年,阿里系便依託南京溪軟通過受讓股權和增資的方式獲得浩鯨科技超45%股權。彼時,浩鯨科技擁有B端大客戶資源,而阿里雲對此十分注重,故引發了阿里系的入主意願。

此後,擁有了阿里系“靠山”的浩鯨科技也着手上市事宜。不過,自20237月浩鯨科技上市輔導備案獲證監局登記受理後,有關浩鯨科技衝刺資本市場的進展事宜未再出現;或正因此,公司才選擇賣身上市公司,曲線進入資本市場。

德固特欲“蛇吞象”浩鯨科技

629日,德固特發佈公告稱,公司擬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方式購買浩鯨科技控制權,並同步募集配套資金

德固特表示,本次交易預計構成重大資產重組,公司將在不超過10個交易日的時間內披露本次交易方案。經申請,公司股票自  6  30 日開市起停牌,最晚將於714日開市起復牌。

根據德固特公告,本次交易事項尚處於籌劃階段,初步確定的交易對方爲浩鯨科技的主要股東,包括南京溪軟企業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嘉興歐拉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南京嘉彧騰企業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廈門悠昂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南京午宥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後分別稱“南京溪軟”、“嘉興歐拉”、“南京嘉彧騰”、“廈門悠昂”、“南京午宥”)

企查查數據統計,嘉興歐拉的關聯機構爲賽富投資基金,持有浩鯨科技7.5%股份;廈門悠昂、南京午宥的關聯機構爲提樑投資、國瑞源基金,持有浩鯨科技3.8%3.3%股份。

同時,南京嘉彧騰持有浩鯨科技13.85%股份;南京溪軟則是浩鯨科技大股東,持股27.83%,而南京溪軟具有濃厚阿里系屬性。目前,該企業合夥人包括上海麒維投資中心(有限合夥)、上海麒鵬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與馬雲出資的雲鋒基金存在關聯,而另一位合夥人——杭州多項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則屬於阿里巴巴集團麾下。

往後看,倘若德固特全部買下阿里系、賽富投資基金、提樑投資、國瑞源基金、南京嘉彧騰所持浩鯨科技股權,那麼其持股比例至多可超過56%

資料顯示,德固特是一家節能環保裝備製造商,公司現有主營產品可以分爲節能換熱裝備、粉體及其他環保裝備和專用定製裝備,下游對應石化行業、煤化工行業。

財報顯示,2024年德固特實現營業收入5.09億元,同比增長64.21%,扣非淨利潤9344.16萬元,同比增長177.82%;截至2024年年末,公司員工人數爲566名。目前,公司註冊資本爲1.5億元,總市值約34億元。

浩鯨科技是雲計算企業,客戶主要是全球電信運營商、雲基礎設施服務商及政企,擁有電信軟件開發及服務、雲管軟件開發及服務和行業數字化解決方案三大業務線2023年,公司員工人數4348人,註冊資本爲7.92億元。

因此,從體量上看,此次德固特跨界收購浩鯨科技無疑是一次“蛇吞象”。

阿里系“棄子”

回溯歷史,阿里系最早是從中興通訊手中將浩鯨科技買來。

20182月,中興通訊發佈公告稱,公司12.233億元向南京溪軟轉讓浩鯨科技前身中興軟創43.66%股份,同時,南京溪軟對中興軟創增資1億元

彼時,南京溪軟以約28億元估值的標準收購中興軟創43.66%股份;算上增資,南京溪軟總計獲得中興軟創45.6%股份,而中興通訊對該公司的持股比例降至35.19%

緊接着,歸屬阿里系後中興軟創很快20188更名爲浩鯨科技

那麼,阿里係爲何要在當時將觸角伸向浩鯨科技?事實上,當時的浩鯨科技在全球80個國家爲超過140家運營商和政企客戶服務,擁有B端大企業業務經驗;而同期的阿里雲雖然位居全球IaaS服務提供商第3名,但爲之貢獻主要營收的是中小企業,其對於大客戶的拓展仍有較強渴求。

當然,更重要的是,隨着阿里系進入,浩鯨科技的底氣也更足了。據當時浩鯨科技副總裁兼CTO黃湘龍透露,浩鯨科技由此成爲業界第一家既有云服務商背景又有電信運營商服務背景的數字化轉型解決方案供應商。而副總裁楊名也對外表示,阿里的加入不僅帶來了資金、人才和技術等方面的擴能,也爲浩鯨科技注入了互聯網基因,整體能力獲得指數級提升。

隨後,浩鯨科技又在2020年發佈數據智能戰略,並於2021年升級“雲化”和“數智化”。完成一定的業務鋪墊之後阿里系很快着手準備浩鯨科技的上市議程。

報道顯示20212華泰聯合先是成爲了浩鯨科技的上市輔導機構隨後202374日,浩鯨科技上市輔導備案獲證監局登記受理,輔導機構進一步變爲了中信建投

與此同時,阿里系也引入衆多機構讓渡浩鯨科技股權,進一步爲後者的上市做準備

企查查,2023年浩鯨科技總註冊資本7.92億元未變,而南京溪軟認繳出資額減少1.23億元,持股比例下降17.7%與此同時,賽富投資基金提樑投資國瑞源基金安徽高投、招商局資本、招商局創投、紫金科創大小資本紛紛實現入股。

只不過,2024年開始有關浩鯨科技的上市進展未有更新,這意味着阿里系對於浩鯨科技的資本化謀局終章”遲遲未能敲定。

因此在浩鯨科技直接上市未果之下,現如今阿里系攜部分股東將浩鯨科技股權轉手德固特,相當於通過曲線上市”實現了最初的目標

浩鯨科技的坎坷身世

中興通訊,或許是最熟悉浩鯨科技的公司。

回溯歷史,浩鯨科技的過往最早可追溯至二十餘年前2003年,中興軟創正式成立中興通訊控股,彼時其主營爲向全球電信運營商提供BSS/OSS產品+服務2004年到2008年,中興軟創先是在國內成立廣州、長沙、廈門研發中心,再成爲東南亞主流運營商,將經營版圖從國內擴充至海外。

此後,中興通訊麾下的中興軟創又於2012年憑藉“ZSmart V8.0”產品率先通過TMFFrameworx12.0”認證,並在2014年通過“CMMI 5級”認證,成爲全球三百家通過CMMI最高級別認證的軟件企業之一。

進入2015年及2016年,中興軟創又連續被IT研究與諮詢公司Gartner評爲“通信行業領導者”,行業地位進一步提升。

與此同時,除了帶領中興軟創在行業內實現“蛻變”外,中興通訊其實也是前者資本運作的“開拓者”。

2015年,除了A股市場走出轟轟烈烈的行情外,身處“角落”的新三板市場也獲得了資本青睞。據不完全統計,當年新三板融資總額超過1200億元,部分掛牌公司從發佈預案到最終實施,短到僅需一個月左右時間便能夠完成。

在這基礎上,2016中興通訊也將中興軟創“送上”新三板掛牌201710月,中興軟創公告,爲配合公司戰略發展規劃,中興軟創擬申請公司股票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終止掛牌。

現如今,中興通訊仍持有浩鯨科技約27.62%的股份,且未參與德固特的交易。往後看,這一策略能否爲中興通訊帶來更大利益增值,值得市場關注。

責任編輯丨陳斌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