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能智芯出品
在AI熱潮與高性能計算需求推動下,美光科技迎來了財務與技術的突破。
2025財年第三季度,實現創紀錄營收93億美元,同比增長37%,環比增長15%,得益於HBM、高容量DRAM及數據中心SSD的強勁增長。
我們將圍繞其財報核心展開分析,第一部分聚焦財務表現、產品線收入結構與市場份額變化,第二部分剖析美光在製造佈局與前沿技術方面的戰略執行。
Part 1
財務表現與核心產品增長:
HBM崛起與結構性轉變
2025財年第三季度財務表現:
◎美光的營收增至93億美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長超過37%,淨利潤達21.8億美元。在這背後,產品結構的調整與市場需求的變化起到了關鍵作用,
◎尤其是DRAM的貢獻達到了76%的歷史新高,收入同比增長51%,環比增長15%。DRAM業務中,位出貨量同比增長超過20%,而平均銷售價格(ASP)僅小幅下滑,顯示出高端產品結構的優化抵消了價格壓力。
◎推動DRAM營收爆發的核心引擎是高帶寬存儲(HBM)。第三財季HBM收入環比增長近50%,且在服務器領域實現突破,美光已經向四家客戶批量供貨,覆蓋GPU和ASIC平臺。
值得注意的是,HBM不再是少數高端客戶的專屬,而是逐步成爲AI服務器和大模型推理任務中的標配。
美光也首次明確披露,其HBM3E 12-high產品被AMD的Instinct MI355X GPU採用,而HBM4樣品也已交付客戶,具備60%以上帶寬提升與20%的能耗下降,顯示其技術代際的領先性。
◎NAND方面則相對平穩,第三季度收入爲22億美元,佔比23%,同比僅增長4%,但在位出貨量增長mid-20%的基礎上,ASP下滑幅度達高個位數。這表明NAND仍處於技術迭代與供需調整的早期階段。
即便如此,美光通過推出G9節點的2Tb QLC NAND新產品,加速推動消費級SSD向更大容量與更高性價比過渡,其客戶端SSD市場份額連續三個季度創新高。
按業務部門劃分
◎計算與網絡業務(CNBU)收入達51億美元,創季度新高,受益於HBM增長和LP DRAM批量出貨;
◎移動業務收入環比增長45%,表明客戶庫存壓力緩解後需求強勁回補;
◎嵌入式業務增長20%,工業與汽車市場的穩定性支撐了其收入彈性。
◎唯一表現平穩的是存儲業務(SBU),增長幅度僅爲4%,但依然從消費導向市場中獲取了持續動力。
在現金流方面
◎第三季度經營現金流爲46億美元,佔當季收入比重達50%,顯示出強勁的盈利能力。
◎調整後自由現金流爲19.5億美元,而資本支出爲27億美元。
美光財年第三季度的增長不僅來自AI帶動的終端需求擴張,更依賴於產品結構升級與高性能內存的逐步放量。
HBM從邊緣進入主流,LP DRAM維持壟斷供給地位,而客戶端SSD則通過技術差異化鞏固了市場份額。
財務表現的改善是技術戰略落地的直接體現,也爲後續資本開支和製造轉型提供了堅實基礎。
Part 2
製造擴張與技術節奏:
構建AI時代的供應護城河
爲支撐持續擴張的AI存儲需求,美光在製造層面啓動了一系列中長期投資規劃。
2025年6月,公司宣佈將在未來20年內在美國追加2000億美元投資,其中1500億用於製造,500億用於研發。
這些資金不僅聚焦於擴大晶圓產能,還涵蓋了先端封裝、研發共置與晶圓廠現代化改造,以形成技術與產能的“雙穩態”優勢。
◎美光正在愛達荷州博伊西建設第二座ID2晶圓廠,以共享ID1的製造資源和研發基礎,同時具備更高效率與更快投產週期。
◎與此同時,弗吉尼亞州馬納薩斯的晶圓廠也在擴建升級,特別面向汽車、航空航天和工業市場。
◎美光也計劃將先進封裝能力引入美國本土,以配合HBM產品未來的長線需求,預示其將對AI用內存市場的核心價值鏈進行更深層次的整合。
在DRAM技術方面,1-gamma工藝已實現量產出樣,標誌着EUV在DRAM製造中的大規模商用。該節點相較於1-beta,在位密度上提升30%、功耗降低20%、性能提升15%。美光已計劃將該工藝全面推向DRAM產品線,形成從移動端LP5X到數據中心DIMM的完整覆蓋。
NAND方面,G9 QLC節點持續推進,配合新的Adaptive Write技術,美光聲稱寫入速度可達傳統TLC的4倍。這將大幅擴展QLC的適用場景,並帶動消費SSD市場進一步替代更高成本產品。同時,美光也在準備新的高性能SSD系列,以支持如英偉達GB200平臺等AI服務器的超大容量存儲需求。
產品生命週期管理,對D4與LP4內存產品的EOL(生命週期終止)計劃已在多個市場啓動,未來將轉向提供更長尾支持的低容量市場(如工業與汽車),避免了技術落後節點佔用產能的風險,也爲轉向先進節點騰出資源。從全球視角看,美光製造佈局正從“全球多點分散”逐步走向“本土集中優勢”。
美光正以穩健節奏推進其製造與技術佈局,意圖打造AI存儲市場的基礎設施型能力。
從1-gamma DRAM與G9 QLC的快速迭代,到HBM封裝擴能、美國產線重構,美光試圖在技術上鞏固優勢,在製造上拉大差距,以穩住其在AI浪潮中的核心位置。
小結
2025財年第三季度的強勁表現標誌着美光已步入“AI賦能型內存週期”的紅利兌現階段。
從產品性能、技術節點到客戶結構、美光完成了從傳統存儲供應商到AI存儲解決方案的轉型,製造擴張並非簡單的產能堆積,而是圍繞AI場景做出的結構性配置調整。
從EUV節點推進、HBM封裝整合,到客戶端和移動端SSD技術升級,每一項舉措都圍繞提升帶寬、降低功耗和增強集成性展開,符合AI工作負載對存儲系統提出的新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