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源Sight 安然
北京時間2025年6月26日,對楊瀚森、李寧以及全體中國籃球球迷來說,都是意義非凡的一天。
在剛結束不久的NBA選秀大會上,NBA總裁亞當·蕭華(Adam Silver)宣佈楊瀚森成爲波特蘭開拓者的首輪第16順位選擇。
由此,楊瀚森成爲繼宋濤、王治郅、姚明、薛玉洋、易建聯、孫悅、周琦、王哲林後第9位被選中的中國球員,也是第3位在NBA首輪選秀中出現的中國球員,其他兩位分別是2002年被休斯頓火箭選中的1號位姚明,和2007年被密爾沃基雄鹿選中的6號位易建聯。
截圖來源於微博
值得一提的是,選秀當天也是楊瀚森的20歲生日。在生日前一天,楊瀚森已先行收到一份禮物——來自李寧的馭帥19V2;而生日當天,楊瀚森也身着印有李寧logo的白色西裝,在全世界觀衆面前亮相。
近年來,將推廣重心投入CBA球員的李寧受到不少質疑。許多球迷認爲,CBA賽事制度與球員技術都不夠成熟、籃球球迷的偶像大多是NBA巨星……相對而言,CBA的吸引力、關注度較低,大量找CBA代言並不會對李寧的影響力有太多提升。
但李寧依舊在CBA留下種子。2023年簽約楊瀚森後,2024年,李寧又把團隊款球鞋的代言全部交給CBA的一批00後新星。
儘管跑步領域熱度提升後,李寧順應趨勢將重心轉至跑步鞋,但在國內的籃球鞋領域,李寧仍佔據相當優勢。
當楊瀚森成爲第一位穿着李寧球鞋征戰NBA的中國球員,李寧的籃球業務乃至全品牌或也將迎來再度起飛的新機會。
結緣
2019年最後一舞后,德懷恩·韋德退役,李寧在NBA賽場上少了一個重要的代言人。
爲建立代言人矩陣,李寧曾煞費苦心,先後接觸或簽約了德安吉洛·拉塞爾、CJ·邁克勒姆、RJ·漢普頓、弗雷德·範弗利特、吉米·巴特勒等選手。
但是,這些運動員或是表現沒能達到預期,或是話題度不夠,或沒能發揮影響力打造出爆款,反而使李寧飽受眼光不佳、押寶失敗等質疑。
最近兩年多以來,相對於安踏和361°,李寧將簽約代言人重點轉向了CBA賽場。
官網顯示,自2012年開始,李寧已簽約成爲CBA 2012-2013年至2026-2027年15個賽季的裝備贊助商。根據李寧公佈的與CBA合作12年內的成果,李寧籃球裝備成爲了1160多位職業球員的選擇,經過了5020多場頂級賽事驗證,有47650多雙球鞋出現在賽事中。
在廣撒網的過程中,2023年7月,李寧簽下楊瀚森,使其加入“李寧籃球大家庭”。
截圖來源於公司公告
2024年,李寧再次官宣已簽約的4位新生代CBA球員,除了楊瀚森,其餘三位分別爲曾凡博、陳國豪、徐傑。其中,曾凡博、陳國豪、徐傑主推的包括閃擊11、空襲11和音速12等鞋款。
楊瀚森則代言迭代最久的馭帥系列,主要包括馭帥18、馭帥Ultra、馭帥18 V2等。鞋子系列設計採用簡潔風,馭帥Ultra更是有碳䨻一體的李寧碳核心助力系統,爲運動員帶來更佳的實戰體驗。
當時,不滿20歲的楊瀚森被外界視爲最有可能接近NBA的一名中國球員。這一次,李寧沒有錯過機會,讓品牌加強了與潛力運動員的深度綁定。
今年4月,在楊瀚森宣佈赴美選秀決定當天,李寧籃球官博發佈楊瀚森個人海報,隨後被楊瀚森轉發。在楊瀚森進行NBA官方聯合試訓與各支球隊單獨試訓的過程中,李寧也深度參與了其選秀試訓之旅。
終於,在美國紐約巴克萊中心,當聚光燈投向20歲的楊瀚森的那一刻,他身上穿着的李寧也被全世界媒體與觀衆映入眼中。
楊瀚森的入選影響無疑是巨大的,無論是對其自身,還是其背後綁定的品牌。
根據NBA薪資網站公佈的數據,開拓者通過交易獲得第16順位選中楊瀚森,合同爲“2+1+1”結構,四年合同薪酬高達2139萬美元。即是,楊瀚森2025-2026賽季薪資將爲442萬美元;2026-2027賽季薪資漲至464萬美元;2027-2028賽季增至486萬美元;2028-2029賽季將達到746萬美元。
從品牌方面來看,有業內人士表示,以往歷代中國男籃領袖幾乎未有和國產品牌代言合作。例如姚明、易建聯、孫悅、周琦等在征戰NBA時,基本都選擇了耐克、阿迪達斯、銳步、AND1等國際品牌。
近水樓臺先得月。李寧兩年前率先搶注簽下楊瀚森,可以說是中國運動鞋服品牌首次簽約擁有首輪秀潛力的NBA球員,其帶來的廣泛關注將反哺李寧的籃球運動乃至全品牌影響力的提升。
截圖來源於李寧籃球公衆號
得物平臺數據顯示,在發售不到48小時的時間內,楊瀚森同款的馭帥19 V2總共售出近200雙;天貓官旗有超200人加購。6月27日,李寧股價最高衝至17.14港元/股,漲幅接近3%,股價創近三個月來的新高。
再調整
事實上,李寧籃球在前些年也有過一段輝煌時期。
在新疆棉事件激起的國潮消費野性崛起後,以李寧、安踏爲代表的國產運動品牌迅速搶佔國際大牌的退出份額,影響力逐漸提升。
2021年4月,李寧韋德之道4全明星銀白款在被掛上得物貨架,標價48889元。據悉,該鞋參考發售價僅爲1499元,漲幅約達33倍。李寧籃球一時風頭無兩。
截圖來源於得物公衆號
在得物發佈的2024年度鞋王榜單上,於實戰球鞋榜,李寧伽馬射線暴成爲細分賽道第一,安踏歐文一代緊隨其後,第三才輪到耐克Air Zoom G.T. Cut 3。
然而也是在這些年,整個籃球賽事領域,尤其NBA聯賽受關注度日減。
尼爾森統計的收視數據顯示,今年ABC電視臺全美直播的NBA總決賽G1,平均收視人數僅891萬,收視率4.7,刷新本賽季NBA季後賽收視新低,創下自1988年尼爾森有完整記錄以來,NBA總決賽首戰的最低收視紀錄(受疫情影響的2020、2021年泡泡園區比賽除外)。
另據Sports Media Watch報道,本賽季總決賽G2觀看人數僅爲876萬人,自2007年以來首次出現G2收視率低於G1的情況,創下自2020年園區總決賽以來收視率最低的G2記錄。
而對國內籃球球迷來說,NBA中國球員身影越來越少,也是使比賽關注度下降的一個重要原因。另外,對於CBA,不少國內球迷詬病於賽制與裁判,或是球員技術水平限制,即便全明星賽上座率也堪憂。
此外,近年運動行業流行趨勢也在發生變化。籃球相對式微,跑步運動走俏。
天眼查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我國現存在業、存續狀態的體育賽事相關企業超70萬家。體育運動蓬勃發展的同時,因准入門檻更低,跑步運動參與的人羣更加龐大,市場也格外廣闊。
《2025中國跑者跑鞋使用年度報告》顯示,2024年中國跑步市場收入將達37億美元,2024-2029年預計年均增長率爲1.17%。
由於籃球運動在吸引泛體育觀衆和入門者方面存在更多挑戰,不少運動品牌也將開發、營銷重心逐漸轉向跑步運動產品,以穩住企業經營增長。
李寧自然也不例外。2024年年報提到,李寧集團年內推出了三大行業領先的創新成果,其中兩項爲跑鞋產品,分別是絕影3跑鞋和競速跑鞋龍雀;迭代升級了超輕、赤兔、飛電三大核心跑鞋IP,三大系列取得銷售突破1060萬雙的穩健成績。
截圖來源於公司公告
在籃球運動關注度產生變化後,李寧籃球業務有意收控。
數據顯示,李寧2024年的跑步零售流水同比增長25%,籃球零售流水同比下滑21%。在根據消費趨勢有意識調節核心產品比重的情況下,集團主要的鞋類收入實現同比增長6.8%至143億元,總營收增長3.9%至286.76億元。
轉向跑步賽道,讓李寧的2024穩住了。但商業世界裏形勢時刻在發生變化,在搶先拿下楊瀚森支“潛力股”,掌握先機之後,李寧的籃球業務再調整與新開拓或許可以抓緊提上日程。
可以說,在同樣以跑步實現增長的情況下,擁有楊瀚森的李寧比同行多了一把籃球突圍的大招。
6月26日,楊瀚森在個人微博上寫道,“20歲的第一天,追夢的故事迎來大結局……但我的征程,纔剛剛開始。”對於李寧來說,新階段的啓航或許也要開始了。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