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IC導讀
◆申萬宏源黨委書記、董事長劉健表示申萬宏源作爲大型綜合證券公司,以服務建設與金融強國相匹配的現代資本市場體系爲己任,積極推動資本市場健康發展。
原標題:洞見 | 申萬宏源董事長劉健:強化專業能力 服務現代資本市場體系建設
今年5月,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持續穩定和活躍資本市場”目標,釋放出重大政策信號。隨即,三大金融管理部門迅速響應,打出一系列精準施策“組合拳”,標誌着資本市場改革邁向更深層次。
近日,申萬宏源黨委書記、董事長劉健在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專訪時分享了他對“持續穩定和活躍資本市場”的理解。他表示,上市公司質量的提升爲資本市場走穩走強提供堅實基礎,境內中長期資金的穩步入市帶來源頭活水,境外資金加速流入推動中國資產重估。申萬宏源作爲大型綜合證券公司,以服務建設與金融強國相匹配的現代資本市場體系爲己任,積極推動資本市場健康發展。
在劉健看來,資本市場作爲經濟運行的晴雨表,在金融體系和宏觀經濟運行中具有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作用。作爲我國企業投融資和居民財富管理的重要平臺,資本市場穩定運行不僅是提升居民財產性收入、改善社會預期的關鍵抓手,更是經濟健康發展的直接體現。
近年來,國家層面高度重視資本市場,資本市場的穩定運行成爲金融調控的重要目標之一。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健全投資和融資相協調的資本市場功能,防風險、強監管,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穩定發展”。2024年7月以來,中央政治局會議多次提及資本市場,圍繞維護資本市場穩定和提振資本市場活力進行系統部署。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中國證監會等部門持續推出增量政策,在推動資本市場穩健發展上逐步形成政策集成合力。今年二季度,面對外部因素衝擊,5月7日多部門又及時推出一攬子政策,全力鞏固市場回穩向好勢頭。
從基本面來看,劉健認爲,上市公司質量的提升爲資本市場走穩走強提供堅實基礎。上市公司是資本市場之基,2024年A股上市公司合計實現營業收入72萬億元,近六成上市公司實現營收正增長,合計實現淨利潤5.22萬億元,近八成上市公司實現盈利,有力支持資本市場企穩回升。分行業領域看,代表中國經濟新動能的人工智能、先進製造、生物醫藥等行業盈利快速提升,其中芯片設計和集成電路、消費電子、創新藥2024年分別實現淨利潤同比增長19%、13%、13%。與此同時,市場現金分紅的穩定性、持續性和可預期性均持續提升,2022年至2024年間,A股上市公司現金分紅規模分別爲2.1萬億元、2.2萬億元、2.4萬億元,分紅公司的平均股利支付率持續提升,當前滬深300指數成分股年化股息率重新回到3%以上。另外,2024年有超過2000家上市公司實施了股份回購,累計回購金額超1500億元。
從資金面來看,境內中長期資金成爲市場穩定的 “壓艙石”。近十年來,專業投資機構持股市值佔比逐年提升,特別是2022年以來,各類中長期資金持有A股市值和佔比進一步上升,對維護資本市場穩定貢獻了力量。截至2024年末,各類境內專業投資機構持有A股流通市值已達約13萬億元,持股市值佔比超過16%,交易量佔比接近25%。社保基金作爲最重要的中長期資金,近年來也不斷加大入市規模,2024年末社保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規模已接近5000億元,是維護資本市場穩定運行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在資本市場“1+N”制度框架下,近年來我國持續加大中長期資金入市力度,《關於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的指導意見》和《關於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工作的實施方案》相繼推出,重點引導保險資金、社保基金、養老金、公募基金、銀行理財、信託等中長期資金入市,推動A股市場逐步形成長錢長投的制度環境。
資本市場對境外投資者的吸引力也在逐步提升。EPFR數據顯示2024年四季度以來,跨境資金,尤其是境外資金加速流入我國權益市場。今年5月,高盛、摩根士丹利、野村證券等境外投行相繼上調中國2025年經濟增速預期。展望未來,中國科技實力和產業競爭力的不斷增強將進一步提升我國資本市場對境外投資者的吸引力,以DeepSeek爲代表的AI技術生態快速發展,成爲資本市場的新投資熱點,推動中國科技資產迎來價值重估。市場表現上,2024年9月末以來,恒生科技指數已上漲超過40%。近年來,人民幣國際化程度的提升也將推動境外資金積極尋找更多的優質人民幣資產,A股市場有望成爲全球資金配置的重要場所。
作爲行業頭部券商,申萬宏源以服務現代資本市場體系建設爲使命,從四大維度強化專業服務能力:
在研究能力上,堅持專業先行,加快打造與新質生產力發展需求相匹配的研究體系,通過“投研、產研、政研”三位一體的研究體系爲各類客戶提供專業研究服務。
在機構服務上,圍繞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保險公司、社保基金、銀行理財等各類專業投資機構的全方位需求,打造了集銷售、做市、衍生品、融資融券、跨境交易及產品配置於一體的機構綜合服務體系,更好助力中長期資金做大做強。
在財富管理上,持續提升“渠道力、產品力、服務力、數字力”,大力發展買方投顧業務,並根據投資者風險偏好創造更多低波動、低迴撤的穩定收益產品和大類資產配置產品,更好地服務居民財富保值增值需求。
在投資交易上,立足衍生品定價和交易的專業優勢,加快發展多資產、多策略、資本中介性投資交易業務,爲市場參與者提供更多做市、流動性管理、交易對沖等服務。
劉健表示,申萬宏源將持續以“一流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爲目標,強化功能定位,立足具有中國特色的資本市場建設需要,聚焦主責主業,打造特色業務模式和品牌影響力,助力資本市場更好發揮內生穩定機制作用。
本文來源:上海證券報
作者:徐蔚
微信編輯:胡聞哲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命脈,金融穩則經濟穩。金融安全事關國家、區域企業發展大局,需要對金融風險時刻保持高度警惕,增強風險防範意識,科學應對,防範於未然。
由中國金融信息中心出品的《風險預警·金融版》在政府權威部門指導下,依託先進的大數據輿情監測系統和專業的分析師團隊,對金融業不同領域、不同類別的風險輿情進行總結梳理和分析研判,爲金融監管部門、要素市場、金融機構、上市公司、行業協會、各類企業、高等院校、研究機構等提供權威、專業、實用、及時、有效的金融風險輿情監測、研判、預警與應對建議。
1.8萬/年,每週一期,每週五發布。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