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衆號 深氪新消費 (ID:xinshangye2016),作者:鄭欒,創業邦經授權轉載。
在京東、美團、阿里外賣大戰的硝煙裏,網易似乎成了存在感最低的互聯網公司。上次網易上熱搜,還是去年年底的股價大跌。
但如今的網易,其實在悶聲發大財。截至6月25日,網易的股價爲210.6港元,市值達到6668億港元,達到了市值最高峯。不久前,高盛發佈的《中國民營企業的迴歸:潮流已經逆轉》研究報告中,效仿美股“七巨頭”,列出了中國“十巨頭”,即高盛特別看好的十大中國民營上市公司。他們分別是:騰訊、阿里巴巴、小米、比亞迪、美團、網易、美的、恆瑞醫藥、攜程和安踏。
“遊戲二哥”網易擠掉了電商二哥拼多多和電商三哥京東,被高盛看好。要知道,在半年之前,網易股價近乎腰斬,業務模式飽受質疑,幾乎被所有投資者看衰。
就在創始人丁磊迴歸一線,開啓了數項大刀闊斧的變革後,網易迅速逆轉了頹勢。
新品頻繁翻車網易止步不前
2024年11月11日,網易港股開盤價爲112.372港元,此後的半年時間裏,網易的股價增長九成。網易做對了什麼,才製造出如此大的逆轉?
首要的大背景是,2024年的網易,過得太差了。2023年,依靠《蛋仔派對》《逆水寒》等爆款遊戲,網易年收入首次突破千億元。然而,來到2024年,網易遊戲突然面臨青黃不接的困局。
2023年12 月 22 日,國家新聞出版署網站發佈《網絡遊戲管理辦法(草案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消息迅速席捲整個社交網絡。網易的股價在當天暴跌24.6%,市值蒸發1283 億港元,並從此奠定了一年的衰敗基調。
遊戲收入佔網易收入的絕對大頭。2024年上半年,網易的遊戲產品青黃不接,導致其利潤出現下滑。SensorTower數據顯示,網易第二季度在iOS平臺流水按季跌15%,存量遊戲如《蛋仔派對》及《逆水寒》手遊流水分別按季跌45%及30%。
這兩款頂樑柱遊戲的營收下降,也直接反應到了財報上。2024年Q2,其歸母淨利潤68億元,同比下滑約18%,環比下滑約11%。
同時,2024年初,網易的《蛋仔派對》和騰訊的《元夢之星》兩款同類型手遊展開了激烈競爭,網易也爲此付出了大量的遊戲營銷和買量費用。
對一家遊戲公司來說,更致命是新品沒有獲得市場認可。
2024年3月,網易開發的武俠冒險RPG遊戲《射鵰》開啓公測,喊出“讓武俠真正自由”的口號。坊間傳聞,這款遊戲被網易寄予厚望,開發過程耗費六年時間、十億級資金。然而待真正上線後,《射鵰》不足數月便跌出了暢銷榜,實際表現遠不及預期。
丁磊也在2024年第一季度財報會議上直言對《射鵰》不滿意,並表示已經更換負責人和團隊。此後,《射鵰》便進入了回爐環節。
2024年下半年,另一款網易新品以“出道即翻車”的姿態引發熱議。8月30日,定位英雄射擊競技的手遊《天啓行動》正式上線;10月14日,其官方便發佈公告稱,由於表現不及預期,遊戲將停止運營。此時遊戲僅僅運營了 45 天。
對網易來說,2024年最好的消息可能是和暴雪的“複合”。但暴雪遊戲在國內的恢復步調並不算快,時至今日還有兩款遊戲未能恢復運營。
2024年,網易營收1053億元,同比增長1.7%;淨利潤297億元,同比僅增長1.0%。這是近20年來,網易業績增速最慢的一個財年。
四面楚歌的壓力下,丁磊決定重回一線。
權力回收,重拳反腐丁磊雷厲風行
丁磊的迴歸立竿見影。
自2024年下半年起,丁磊對網易一線業務的控制力度顯著加大。與此伴隨而來的,還有一系列人事變動、架構調整,以及一場備受行業關注的反腐大事件。
整體而言,丁磊在組織層面上表露出了相當強硬的態度。網易總裁辦的話語權有所提升,對一線決策的控制也在增加。當上線項目一次次令人失望後,網易的管理者們開始更直接地干預起在研項目,並對立項必要性、資源投入與否更爲審慎。
爲了運營效率,丁磊選擇壯士斷腕——2024年,網易停運了包括《漫威超級戰爭》《天啓行動》在內的十多款遊戲。11月13日,網易旗下的《寶可夢大探險》《泰亞史詩》《機動都市阿爾法》《戰爭怒吼》各自發布停運公告,一天內,網易停運了4款遊戲。
同時,網易陸續關閉了多家海外遊戲工作室,包括日本的Ouka、加拿大的Worlds Untold、美國的Jar of Sparks,並大幅縮減戰略投資部門規模。
11月15日,在網易三季報電話會上,丁磊公開表示:“網易不會在營銷方面再產生巨大費用”。後據媒體報道,丁磊聘請了一些金融專業的應屆畢業生擔任直屬下屬,監督遊戲部門的運營。
財報顯示,網易今年一季度營銷費用爲26.96億元,相比於去年同期的40.22億元,有了明顯壓縮,“一般及行政費用”也從11.96億元壓縮到了9.563億元。網易的員工規模也從2023年末的29128名,降至了2024年的26028名。一年時間內,減少員工3100人,裁員超過10%。
此外,丁磊還向內部腐敗出了重拳。
官方資料顯示,2024年下半年,網易內部發生5起刑事類案件,9起嚴重違規被辭退、永不錄用案件,共涉及27名員工,還公佈了新增58家永不合作主體清單。爲杜絕腐敗,丁磊要求在付款流程上加強審批,將審批權收緊到了總裁辦。
重壓之下,網易旗下的各大工作室逐漸重回正軌。2024年底,12月6日,漫威IP的第三人稱射擊競技遊戲《漫威爭鋒》上線。三週之後,歷經過跳票的動作角色扮演大作《燕雲十六聲》也正式公測。
這兩款PC端遊戲大獲成功。《漫威爭鋒》在72小時內吸引了超1000萬註冊用戶,《燕雲十六聲》目前也積累了超過3000萬玩家。
在今年發佈的9款新遊戲中,網易自研產品佔到了7款,2款爲代理。更關鍵的是,9款新遊中,PC端遊戲佔了5款。

6月20日,網易雷火旗下臨安24工作室《歸唐》公佈首部預告片,明確表明這將是一款登陸PC、主機平臺的普通買斷制遊戲。這部預告片在B站的播放量很快突破800萬,熱度還在持續上漲。遊戲科學創始人馮驥也捧場轉發,網易集團執行副總裁、雷火事業羣負責人胡志鵬感謝道,“是你們讓我們更堅定”。
由此也不難洞悉網易的另一大戰略調整,即放棄手遊端海量產品試錯養蠱的策略,將資金和資源投入精品PC端遊。
而在這一戰略之上,網易在AI領域的成長也不容忽視。
發力AI從遊戲落地現實
網易是國內較早在遊戲領域佈局AI的上市遊戲公司。2017年,網易雷火成立面向遊戲的 AI 實驗室 “網易伏羲實驗室”。2021年7月,網易伏羲發佈遊戲行業 AI 解決方案,包括反外掛、競技機器人、對戰匹配、劇情動畫製作四大方向,爲後續多數遊戲公司的 AI 佈局奠定了基調。
產品應用上,網易AI 探索始於 2018 年底,在《逆水寒手遊》中,伏羲實驗室爲遊戲中400多名NPC角色配置了智能AI系統,使其具有獨立的情感判斷能力,可以與玩家自由交互,還開啓了AI作詩、繪畫等玩法探索。此後《倩女幽魂》《忘川風華錄》《永劫無間》等遊戲也陸續接入網易伏羲 AI 系統。
當時,很多人對網易伏羲嗤之以鼻,認爲遊戲中的AI應用不過空中樓閣。但隨着伏羲對網易旗下海量遊戲中的數據與建模進行深度學習,其優勢開始逐漸體現。
2022年,網易伏羲挖掘機器人首次亮相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並與中建八局達成戰略合作,打造智能製造機器人。一年後,基於AOP技術思想及自研工業大模型,網易伏羲推出裝載機器人和挖掘機器人。遊戲內的海量數據最終轉化爲生產力,落地現實。
2024年4月,網易靈動還成功中榜“徐州市工程機械產業揭榜掛帥科技攻關項目”,與徐工集團在工程機械智能化領域進一步深化合作。
根據網易官方的數據,網易靈動目前已註冊68項工程機械智能化相關發明專利,並斬獲2024全球數字貿易創新大賽金獎等數十項獎項。產品矩陣涵蓋挖掘機器人、裝載機器人等多種工程機器人,服務場景覆蓋礦山、港口、攪拌站、化工、基建、應急救援、職業教育等領域。
同年,網易伏羲還發布自研美術服務平臺“有靈天工”,提供靈活用工的遊戲美術服務,進一步完善開發生態。平臺不僅提供AI遊戲美術服務的開發工具,還提供創作者畫像算法,根據需求內容,自動推薦合適的創作者,鏈接需求/製作兩端。
可觀的盈利能力加上被看好的AI產品落地前景,網易在短短半年時間裏市值幾乎翻倍。而丁磊的迴歸也再次證明,大部分的中國公司,一旦離開了創始人的掌舵,很快就會出現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