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香港中環霓虹依舊,新世界發展卻面臨半個世紀來最驚險時刻:50家銀行的簽字決定其875億港元再融資成敗,千億債務壓頂下,這座地產帝國正與時間賽跑。
鄭氏家族,急需875億救命
許家印背後的大佬,這回也挺不住了。
鄭裕彤家族旗下的新世界發展,曾作爲與李嘉誠家族比肩的香港傳奇財閥,正經歷着嚴峻考驗。
6月23日一早,鄭氏掌舵的新世界發展發出公告:就現有貸款的再融資,仍在與債權人進行積極磋商。
這份看似常規的公告背後,是香港超級豪門與債務危機的生死博弈。
截至2024年底,其借貸總額高達1510億港元,其中322億港元需在一年內償還,而賬上現金僅218億港元,根本不夠還債。
更致命的是,今年6月,公司宣佈延遲支付34億美元永續債利息(約7720萬美元),儘管未觸發違約,但也只能厚着臉皮說“再寬限幾天”。
這場關乎鄭氏家族存亡的生死局,在業內早已不是祕密。
月初,有媒體報道,新世界即將達成一項高達875億港元的貸款再融資協議。爲了湊錢度過危機,鄭家已經急賣資產,深圳的周大福大廈、香港的商場,估計連爺爺輩留下的家當都要拿出來賣了。
現在鄭氏家族面前就兩條路——若6月30日前能搞到875億,這筆資金將覆蓋2025-2027年到期的債務。
若失敗,這家由“珠寶大王”鄭裕彤創立的千億帝國,或將面臨資金鍊斷裂的至暗時刻,有可能成爲香港首個“爆雷”的頭部開發商!
遙想幾年前,作爲港資房企的代表之一,新世界是很多內地房企模仿的對象。
學的是,以多元化業務組合增厚利潤、低槓桿擴張模式。前幾年討論內地房企的“爆雷潮”,也總是以港資房企作爲正面例子。
現如今,曾經的“三好學生”也要坐到差生那一排去了,真是令人唏噓不已。
斷臂式的自救
據悉,爲應對這次流動性危機,作爲新世界集團主席的鄭家純,坐鎮後方,頻頻調兵遣將。今年4月,他將女兒鄭志雯,納入新世界核心管理層,後者獲委任爲提名委員會成員。
當下,新世界的日常運營管理,鄭家純仍倚重職業經理人。去年9月,在大兒子鄭志剛請辭行政總裁後,鄭家純立馬讓首席營運總監馬紹祥接手,後來又對黃少媚委以重任。
這位在內地負責開發業務的職業經理人,直接向鄭家純彙報,她上任後的一大要務,就是降槓桿。
此外盤活資產也是關鍵。其要在2025財年(截至今年6月30日止)要實現260億港元的資金回籠。爲此,新世界進行了多起大宗交易,包括出售香港數棟寫字樓。有消息指出,公司還計劃出售杭州一棟甲級寫字樓,估值約10億元人民幣。
百年模式的終極考驗
鄭氏家族的危機,本質是地產黃金時代的落幕。
1967年,香港動盪之際,許多人紛紛將土地、房產低價拋售。鄭裕彤卻反其道而行之,大肆收購土地。在囤積了大量土地後,1970年,鄭裕彤牽頭創立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全力進軍房地產市場。
1984年,他以18億港元拿下香港會展中心項目,並邀請英女王出席動工儀式,一戰封神。由此,鄭裕彤與郭得勝家族的新鴻基地產、李兆基的恆基地產以及李嘉誠的長和,並稱爲香港四大家族。
圖源:觀點
香港地產商的一大特點是囤地,但其錯判了市場。
2019年,長子鄭志剛以近百億拍下杭州地王;2022年恒大危機前夕,新世界仍在內地豪擲百億拿地。彼時,香港樓市已現頹勢,但鄭志剛堅信“逆週期抄底”。結果,新世界淨負債率飆升至57.5%,遠高於香港同行30%的負債率。
據說,當年中國恒大赴港上市前,是鄭家的鉅額投資才帶動了一批基石投資者,恒大得以成功掛牌。
如今,新世界發展面臨債務危機,誰能施以援手呢?現在命運懸於50餘家銀行的筆尖。即便875億融資驚險過關,其57.5%的淨負債率與千億債務仍需數年消化。
來源:21世界商業評論、觀點、攸克地產、不良資產頭條